毕业论文

打赏
当前位置: 毕业论文 > 会计论文 >

過度投资的动因研究【3290字】

时间:2023-01-18 21:56来源:毕业论文
過度投资的动因研究【3290字】

过度投资的动因研究

中图分类号:F832。48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5)16-0102-02

一。过度投资概念


过度投资的动因研究

中图分类号:F832。48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5)16-0102-02

一。过度投资概念

企业价值的创造体现在企业以其自身所需的生产要素创造一定的经济利益,以提高企业价值。而企业的投资决策在财务决策中占据着核论文网心地位,也就是说,企业价值的增值或是再创主要是通过企业的投资活动是实现的。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企业投资受到内外部因素的双重影响,企业的投资效率也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由此,国外学者对最优投资“开展了相关的研究,进而引入了非效率投资。过度投资。投资不足的相关问题。

过度投资起源于Lang和Lizenberger提出的过度投资假说“,并界定了过度投资“公司,即指由于公司拥有较大的自由现金流,以使其依然能够接受投资净现值小于零的投资机会,表现为托宾Q<1的公司。

近年来,上市公司过度投资的普遍现象,国内学者进行了相关的研究。他们认为,企业为增强其市场竞争力,盲目扩大企业规模,将资金投放到对于企业的实际情况来说并不理想的新项目上,甚至是涉足与企业主营业务无关且企业并不熟知的领域,从而进行过度投资;由于现代企业制度的两权分离形成的委托代理冲突,管理层优先考虑个人利益,从而选择利于自身利益最大化的项目,放弃对于企业来说最优的投资机会,即使是投资净现值为负的项目。

综上所述,过度投资是指接受对公司价值而言并非最优的投资机会,超出或偏离了自身的能力和成长机会,尤其是净现值小于零的项目,从而导致企业资金配置效率低下的一种投资决策行为。但是要排除一点,在制定投资决策时企业可能会以牺牲短期收益为代价,而投资于净现值为负的项目,但是该项目能够为企业带来长远的利益,这种情况不属于过度投资。

二。过度投资动因

(一)经营者偏离所有者目标

在资本市场的结构下,企业在制定相关财务决策时,尤其是投资决策,股东。管理层和债权人都会从自身利益的角度看待问题,三方间的利益冲突是造成企业非效率投资的根源。

第一,股东―管理层冲突。现代企业制度的两权分离,股东和管理层之间的利益存在冲突,股东更倾向于股东权益最大化,企业价值最大化,而管理层可能更多的追求其自身的发展或是个人收益最大化,股东。管理层间的代理冲突油然而生。而管理层作为企业经营活动的直接负责人,会倾向于投资有利于自身发展的项目,尽管这个项目的投资净现值为负或是与企业价值最大化。股东权益最大化的经营目标相悖,管理层也会利用其信息完全的优势,提供股东有利于项目决策的相关信息,促使企业投资于非企业价值最大化的项目,造成企业过度投资。

第二,股东―债权人冲突。很多专家学者研究债务融资对投资行为的影响但并未达成统一的结论。一般来说,在企业负债较多的情况下,股东和管理层将会统一战线,与债权人形成对立面,股东有强烈的动机将企业的资产投放于高风险。高收益的投资项目,若成功则会分取大部分的投资收益,若失败大部分的投资损失将会由债权人承担。企业过度投资,往往选择高风险。高收益的投资项目,这样会侵害债权人利益。但是,当项目的投资净现值不足以偿还企业债务时,股东无法分享投资收益,尽管项目投资净现值大于零且成功的可能性很大,股东也会放弃投资,此时是投资不足的表现。债权人在企业治理中会发挥一定的积极作用,企业按期偿还债权人本息,同时债权人的监控使得管理层面临控制权转移的风险,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抑制管理层的过度投资行为,而短期债务更能够地降低代理成本。由于企业的举债程度。投资收益等因素的作用,会引发企业的非效率投资,导致股东和债权人之间的利益冲突,可能会造成投资过度,也可能是投资不足,但是由于债权人在公司治理中的积极作用,能够抑制企业过度投资。

第三,控股股东―中小股东冲突。委托代理理论,企业委托代理问题主要是指股东与管理层之间的利益冲突,但当企业股权集中到达一定程度后,代理问题将会转移到控股股东和中小股东之间的利益冲突,大股东往往会为获取私人控制权收益而牺牲中小股东利益,控股股东可以通过低效率投资。过度多元化等方式谋取收益。相关专家研究表明,现阶段的资本市场情况,公司很难保护中小股东的权益,往往被大股东所控制,这样就会导致股东间冲突,大股东往往会选择对自己有利的公司决策。

(二)信息不对称

信息不对称理论是由美国经济学家迈克尔?斯彭斯。约瑟夫?斯蒂格利茨和乔治?阿克尔洛夫提出来的,该理论认为,由于参与市场经济中的各方对于信息的接收量是不一样的,而且由于信息传递的不及时。信息传递过程中传递者有意隐瞒部分信息造成的信息丢失等客观的因素,各经济主体或是利益相关者对信息的掌握程度也是有变化的,那么对于信息获取较多的一方就会得到更多的利益,但是也正因为这种不对称性导致了经济主体不能够获得最全面的信息而影响其做出正确的判断,这说明中国的资本市场目前的发展是不够健全的,相关的机制还有待进一步的完善。

在企业的管理过程中,两权分离的制度增强了所有者和经营者之间的信息获取不对称性,为企业管理层实行过度投资以增加个人收益提供契机,从而促使企业过度投资的现象越发普遍。经营者会对企业经营活动。市场的投资环境和相关的有效信息。动态等等投入更多的关注,因为他们的目的是通过投资来获取利益,然而所有者则很少直接参与企业的经营活动,对一些有效信息的获取能力不强,在不太了解实情的情况下,所有者接收的都是经营者反馈的信息,而这些信息基本都是对管理层所期望投资的项目比较有利“的信息,如具有经济潜力。有广阔的发展空间等,管理层往往会不顾及企业的整体利益而有意向所有者隐瞒一些至关重要的信息,不及时说明投资项目可能会给企业带来的负面影响,盲目投资于一些净现值为负的项目,扩大企业规模以提高个人薪酬,谋取私利。(三)公司治理结构不规范

公司治理的核心是通过建立有效的管理机制,以适应企业所处的动态环境,实现企业管理的科学。有效,促进企业价值最大化目标的实现,确保企业利益相关者的合法权益。

公司治理贯穿于企业所有的经营活动,而投资决策占据着企业财务决策中的核心地位,公司治理在投资决策过程中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体现在对公司投资行为的监督上。所以,企业治理结构的不规范是导致过度投资的重要原因之一。公司治理有外部治理和内部治理之分,针对于中国上市公司股权结构独有的特征―股权集中度较高,公司治理目标主要是解决各股东。管理层之间的利益关系。外部治理主要是通过市场机制。外部竞争的市场体系。法律机制来实现公司治理,维护利益相关者的合法权益。内部治理是指通过制度安排的形式在所有者(主要是股东)与管理层之间构建监督。制衡机制,合理地配置所有者与管理层之间的权利与义务,实现股东。债权人和管理者之间的相互制衡,防范和约束企业过度投资。但是,股权结构不同,约束效率是不一样的。如果公司被某大股东所控制,往往会选择有利于自己的决策,而忽视所有股东的利益需求。在这样的情形下,一个公司的治理机制是否有效也深受影响。

(四)管理者特质及认知偏差

委托代理。信息不对称等理论都隐含了一个前提条件,即在假设企业管理层为理性经纪人的情况下,管理层行使其权利制定相关决策。但是在实践中,管理者往往不是完全理性人,还会受到其主观心理因素的影响,主要体现在管理者过度自信。从众心理等等。

过度自信也可以说是自傲的一种表现,是指人们因为高估自己的实力,而认为其成功的可能性较高,而忽视了失败带来的心理偏差。在上市公司特有的股权安排和治理结构下,由于管理层的过度自信导致企业过度投资的可能性会更大,管理层过度自信通常会低估项目风险。高估项目收益,对于项目的真实收益难以判断,选择不科学。不合理。对于公司从众心理主要体现于人们常常提到的跟风行为,在看到其他企业因投资某项目而获取丰厚的投资收益时,企业管理层并未切实地针对企业自身实际的经营情况和竞争实力,对投资项目进行相应的市场分析。合理策划,而是盲目地追随和效仿,导致企业投资过度的一种非理性的行为。

总之,过度投资动因由以下四个因素构成。经营者偏离所有者目标,信息不对称,公司治理结构不规范,管理者特质及认知偏差。通过对过度投资动因进行研究,对过度投资动因进行研究,人们对过度投资进一步加强认识。

过度投资的动因研究

過度投资的动因研究【3290字】:http://www.youerw.com/kuaiji/lunwen_125917.html
------分隔线----------------------------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