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F27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913X(2016)01-0143-02
一。问题的提出
目前经济增长速度放缓,整体市场消费需求与投资需求不足,处于买方市场状态。世界银行预测中国201论文网5年的经济增长速度为7。1百分号,低于2014年的7。4百分号,与此同时2014年全社会电子商务交易额达16。39万亿元,同比增长59。4百分号,交易总额占全社会消费品总额的10百分号。电子商务因其较低的成本,更准确的掌握市场需求的变化以及得益于高效的物流配送适应了整个市场需求个性化。讲求经济性同时变化速度快的整体形势。国家也于2015年提出了互联网+“行动计划,大力促进电子商务的发展。
从事电子商务的企业面对高速增长的市场,对电子商务以及营销类人才需求大幅增加。同时不得不面对一些现实问题:一是行业高速增长,人才缺口大;二是行业现存熟练人力资源稀缺,招聘难度大,存在企业之间相互挖角现象;三是电商企业人力成本高,薪酬压力大,招聘成本高;四是人力资源管理者压力大,80。90后等新新人类是电子商务企业的主流员工。企业文化缺失,工作压力大。节奏快。加班频繁造成人力资源流失严重。
校企合作既能够解决学校营销。电子商务等专业学生的就业以及职业生涯发展问题,又能够一定程度的解决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方面的问题。阿里巴巴公司以及黑龙江省俄速通等公司就表现出了与各地地方院校合作的强烈愿望。因此有必要对校企合作相关培养模式问题进行分析。
二。校企合作的内涵及模式选择
(一)校企合作的内涵
校企合作是院校与企业组织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两者通过配置资源,共同进行人才培养的行为与过程。是一种组织间共生式依赖的关系,关键资源都具有不可替代性,各自诉求都能得到实现。这种资源优化配置与互换使双方深度合作成为可能,能够改变合作中企业积极性不高的现状。
通过企业和院校的合作,企业希望获得院校提供的人才资源。技术资源。交易成本的降低。得到政府政策支持以及人力资源培养。使用方面的合法性资源。企业可以向院校提供的资源支持主要有:资金支持,奖助学金。项目资助等;平台。设备资源,主要有电商企业的交易平台以及交易的相关设备等;信息资源,企业可以向企业提供市场信息,以利于院校调整专业。优化课程体系设置;师资资源,企业中骨干员工可以作为兼职教师,提供具体问题解决的技能的培训与提高;文化资源,学生接受真正企业文化的熏陶,有利于学生缩短职业生涯初期的适应时间。[1]
(二)校企合作的模式选择
1。共同制定校企合作模式下电子商务人才培养机制
院校与企业处于不同的系统,组织结构。目标。运行机制各不相同。院校以学科知识体系为内容,班级授课为基本形式,属于结构性知识构建;企业采用的是具体的项目驱动下,由技术人员指导,直接参与具体的开发与营销项目,通过工作来进行锻炼,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属于非结构性知识。所以需要建立合作模式下的整合机制,有效整合资源,预防与解决一些不适合因素。可以设立校企合作项目组,企业提供信息与相应的实践项目,共同制定院校的电子商务人才培养方案。[2]
2。校企共建培训基地
院校应当对现有的教学资源以及企业资源进行积极的整合,结合企业实际情况,建立校外。内实训基地。校外实习基地多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工作实训环境,合作项目组中电商企业人员负责,帮助学生实现理论与实践的融合。校内实训基地要注意体现出营销以及电子商务教学的实践操作以及体验等功能,既可以满足校内实习实训任务,又可以承担企业员工以及针对企业客户的培训任务。
3。订单式培养
从事电商的企业在人力资源成本压力越来越大的情况下,可以根据自身的人力资源规划,与采用较为深入的合作办学。校企设定专门的培养方案和教学模式,在培养的过程中,将企业的文化与相应的有针对性的岗位技能融入到课程内容中,实现学生毕业与就业的无缝对接。这种模式对于企业的社会责任感。经营规模。管理上的长远眼光有要求。
4。项目嵌入“式合作
在学生进入企业参观。认识实习过程中,对电商企业文化和运作流程有一定的认识,可以从事一些易上手的基本业务;同时可以将一些项目引入校园,嵌入课程教学,例如网页设计。营销策划。产品设计与包装等课程。项目管理运作,在全真的实践实训环境中经营,实现学中做,做中学“。这样学生毕业后入职适应期短,对于企业也有一定程度的认同。同时,也为教学改革和教学资源建设提供了素材,凸显了设备水平高,资源共享的培训基地的作用。
5。企业与院校的双师型“队伍建设
对于电商企业来讲,派出一线技术骨干进入校园课堂与实验室,讲解工作心得,传授技能。能获得经济与社会两方面的利益。既宣传了企业,也可以在培训中发现一些有潜力的人力资源。提供良好的激励机制,员工也可以获得心理与经济方面的补偿。院校教师进入电商企业,通过挂职锻炼。短期培训获得直接实践经验。就可以将本企业的经验带入课堂,指导校内实训基地进行实践。企业和院校通过合作,建立起综合性的双师队伍,为学生提供既有理论基础又有实践经验的指导。
三。需注意的问题
(一)利益机制的合作动力
企业是经济组织,利益是存在和发展的基础。院校更多地追求社会效益,两者的利益结合点是人力资源的培养与社会形象的塑造。两者都要在人才培养中承担相应的责任,所以双方合作时首先要构建责任和利益相一致的利益机制,这也是校企合作顺利进行的保证。有的企业在合作过程中由于市场原因而中断了和院校的合作,说明了企业与院校目标的区别,也说明确立双方长期利益共同点,确保合作动力的重要性。(二)教学管理体制问题
院校现有的人才培养方案已经在长期的人才培养实践中固化,并在不断的以管理科学化。规范化的名义完善。基本的教学组织形态围绕着班级授课制构建,教学日历。教学进度也相对固化。难以适应企业运营灵活性的需要,而且电商企业除了个别提供服包后台服务的劳动密集化企业,很少能够提供规模相当的技术岗位。企业因此需要在合作模式上进行分层次设计。
(三)师资队伍的问题
从事电子商务的企业师资队伍主要是处理好自身业务与指导实习,校内。外培训的时间分配问题,而院校师资队伍存在激励不足的问题。双方在合作的必要性认识上没有问题,主要是院校师资队伍在制度上没有保障,选聘。工作量。薪酬设计。职称评定等方面依然还是按照研究型人才培养模式要求教师,且还有加强的趋势。而与企业开展合作,需要院校能有实际项目工程特性的师资队伍。由于师资队伍是目标实现的主体,所以关系到校企合作能否实现的现实问题。[3]
(四)学生的认识问题
根据建构理论,学生能力知识结构的搭建不取决于培养方案的设计实施,也不取决于从事电商企业的实践,而是依靠学生自身对所接受的知识进行筛选和过滤之后的固化。学生不是生产加工的产品“,视之为物是不正确的。作为电商企业和院校利益的结合点,学生的认知非常关键。没有对电子商务实践的兴趣,自主意识的主动学习与思考,合作培养人力资源队伍难以实现。但作为90后的新新人类和家庭的核心,家长和学生很多都没有把生产与服务的一线作为择业的优选,对于加班。高压力的工作也不愿意接受。[4]所以,学生对电商企业与院校合作的认知程度。合作程度都是需要加以关注和解决的问题。
四。结论与展望
企业电子商务人力资源需求增加,存在一些难以克服的困难。院校营销。电子商务等经管类专业学生存在知识能力方面的与企业要求的差距,毕业就业压力大,企业和院校的合作前景广阔。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企业与的合作符合社会分工的要求,能够实现资源优化配置。充分利用的目标,未来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
企业电子商务人才校企合作培养模式研究
企业电子商务人才校企合作培养模式研究【3013字】:http://www.youerw.com/kuaiji/lunwen_13203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