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件会计下的两个统一“
背景
事项法会计是由美国学者乔治?索特于1969年最早提出的。和传统价值会计相比较,两者能实现不同的会计目标,但就某些方面来说事项会计更能弥补传统价值会计的不足。价值法以已知的会计报告信息需求为标准,将会计信息进行处理和整合,并以通用财务报告的形论文网式提供给信息使用者以满足其决策的需要。但与之相反,事项会计法认为我们无法预知会计信息使用者的需求,因而需要通过经济活动的属性来定义事项会计的基本单位―事项。并从经济活动的属性中获取相关信息构成事项,避免事项被主观地整合与报告,避免失去事项重组能力“(Sorter,1969)。事项会计向会计信息使用者提供的未被人为整合处理过的原汁原味“的会计信息,信息使用者根据自身的决策需要获取信息。
二。事件会计下实现相关性与可靠性的统一
(一)相关性与可靠性的关系及矛盾冲突
相关性和可靠性是会计信息质量的基本特征,是会计信息质量的生命,是会计信息质量研究永恒不变的主题。
简单来说,相关性要求会计信息系统提供的会计信息要和决策相关,相关的会计信息应同时具备预测价值。反馈价值和及时性的特征。可靠性则要求会计信息如实反映相关的交易和事项。可靠的会计信息应同时具备可验证性。如实反映和不偏不倚的特征。
在理想状态下,两者是对立统一的,高质量的会计信息必须是相关和可靠的。
但在现实中两者经常存在着矛盾冲突。相关性强的会计信息,可靠性差;可靠性强的会计信息,相关性较差。理论上,相关性与决策相关,即为未来服务,而可靠性则在于真实地反映过去的信息。相关性的会计信息具有预测价值。反馈价值和及时性的特征,但容易导致会计信息出现失真“的现象,从而丧失可靠性。相反地,可靠的会计信息要具有可验证性。如实反映和不偏不倚的特征,因此过分追求信息的完全可靠又容易忽略信息对决策的及时性,那么再可靠的信息也因丧失时效而失去存在的价值,从而大大降低相关性。可靠的会计信息必须真实,但过分强调真实又会影响会计信息的相关性。由此我们可以看出会计信息质量的可靠性和相关性两者存在矛盾冲突,在传统价值法会计下,可靠性和相关性虽然都是会计信息质量的基本要求但是两者无法统一于会计信息质量中。
(二)事项会计下实现相关性与可靠性的统一
在传统价值会计下,相关性和可靠性存在矛盾,但事项会计法能很好的解决这个问题实现两者的统一。
事项会计是针对传统价值会计存在的缺陷而提出并大力倡导的。现行财务会计是价值法,它对原始数据进行一系列的分类。汇总。确认和计量,从使用者需求的视角论证会计理论,为不同的决策者提供通用的会计信息。而事项会计则是以事项“为基础提供原汁原味“的会计信息,使用者从中选择自己需要的信息,因而信息的相关性和可靠性更高,能更好的为使用者的决策服务。
1。事项会计提供的会计信息具有更强的相关性。
能更好的实现预测价值。
事项是事项会计记录的经济活动的多种属性特征的集合,它能帮助信息使用者从多个角度。多维立体了解经济活动。同时事项会计采用多种计量属性进行计量,这就克服了传统会计以历史成本计量的局限性,使得会计信息更好的反应经济活动的全貌,这就使得会计信息不仅与过去相关还能和未来相联系,从而使会计信息具有更好的预测价值。
更好的实现反馈价值
事项会计不再像传统会计一样向信息使用者提供经过整合处理的通用会计信息,而是提供事项数据库的查询访问线索,会计信息使用者直接从数据库中选取所需的信息,并以自身的需要为依据自行对事项数据进行分类。汇总。显示和处理。事项会计的信息系统可以使信息使用者根据自身的个性化决策需求,对经济活动的各个方面形成自己的判断。
(3)更好的实现及时性
只有在决策前获得的会计信息才是相关的。在传统价值会计下,会计人员要对相关的交易和事项进行一系列的会计处理并以会计报表的形式向外提供给信息使用者,整个处理会计信息流程较为漫长,因而用于决策的会计信息总是存在一定的滞后性。相反,在事项会计法下,企业的计算机系统就会对经济活动信息进行收集和储存。事项会计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来实现及时报告机制,突破了传统价值会计下会计信息的时空界限。因此,我们可以看到事项会计法下会计信息具有更好的及时性。
2。事项法下的会计信息能同时满足真实性。中立性和可验证性,从而更好的保证会计信息的可靠性。
(1)更好的满足真实性。在传统价值会计下,会计人员以会计准则为标准对会计信息进行处理,同时加入自己的职业判断,一些不满足会计确认计量基础的信息被人为的过滤“,这使得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受到破坏。与之相反,只对经济活动事项进行传递。储存,不进行相关处理,这使得使用者获得的信息更加的真实完整。
(2)更好的满足中立性。事项会计很少进行会计信息处理,尽量保持信息的原貌,使信息不偏不倚地表述经济活动的过程和结果,从而能更好的满足中立性。
(3)更好的满足可验证性。事项会计下的事项是各种相关经济活动的属性特征集,全面。真实的反应经济活动,我们只要对其加以验证就可以复原经济活动的真实全貌,从而复制出经济活动的本质。所以,事项会计信息天然满足可验证性的要求。综上所述,事项会计以事项为日常核算的基本单位,而事项反映是会计主体某一经济活动的各种属性特征集,真实的反映经济活动的全貌。会计人员不对会计信息进行会计处理,而仅仅是对会计信息进行传递和储存,会计信息使用者根据自身的决策需要选取自己所需的各类事项信息并自行对事项进行处理。因此以信息使用者自身决策需要为前提加工处理的会计信息具有更高的相关性,同时事项会计如实反映经济活动本质的特点使得信息具有更高的可靠性,从而实现了会计信息相关性和可靠性的统一。
三。事件会计下实现受托责任观和决策有用观的统一
(一)价值会计下,受托责任观与决策有用观矛盾
在国内研究中,受托责任观“和决策有用观“都是财务会计基本目标。受托责任观“委托代理关系(只要存在委托代理管理,受托责任就存在。),财务会计只反映经营者受托责任的履行情况,而忽视投资者使用财务报告的情况;决策有用观“强调财务会计提供的信息要能为决策者决策服务。
现行财务会计构筑在价值法基础上,价值法假设信息使用者“的信息需求是具体已知的,但是,这个假设是与现实相背离的(乔治?索特,1969)。价值法会计以货币计量为基础,以通用会计准则为前提,以财务报告的形式对外提供会计信息,提供经处理过的会计信息,人为过滤“一些可能对决策者决策有用的会计信息,使会计信息失真“。同时,会计信息以报表的形式对外提供,使不同的使用者被动的接受相同的信息,忽略了信息使用者的多样化,决策模型的多元化。因此,可以说财务会计无法真正满足决策有用观“的要求。
(二)受托责任观和决策有用观统一
现行财务会计信息系统构筑于以价值法为基础,强调货币计量和报表揭示,只能履行受托责任(但我们知道只要存在委托代理关系,就存在受托责任)。但在现行财务会计下决策有用观的“目标无法实现。决策模型的多元化无法保证通用的会计信息都能为决策者所使用。但事项会计自身的特点决定了事项会计能满足决策有用观“的要求。因此,只有以事项“为基础的事项会计,才能同时履行受托责任观“和决策有用观“的会计目标。
四。总结
在传统价值法会计下,会计信息的可靠性和相关性是矛盾的,同时会计目标的受托责任观和决策有用观也是矛盾的。但是,事项会计自身的独特性,它不同于价值法会计,它不对会计信息进行整合处理,只提供原汁原味“的多重属性和特征的会计信息供决策者自行选择。处理,同时依托信息技术进行及时报告机制,很好的实现了相关性和可靠性。决策有用观和受托责任观的统一,具有传统会计无法比拟的优越性。(作者单位:山东财经大学)
事件会计下的两个统一“
事件會计下的两个统一”【3121字】:http://www.youerw.com/kuaiji/lunwen_1507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