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被菊耐涝性研究+文献综述(2)
时间:2018-04-15 18:16 来源:毕业论文 作者:毕业论文 点击:次
4.讨论 19 4.1 形态指标结果分析 19 4.2 生理指标结果分析 19 4.2.1 涝渍胁迫与地被菊叶片叶绿素含量的关系 19 4.2.2涝渍胁迫与地被菊叶片抗氧化酶活性的关系 20 4.2.3涝渍胁迫与地被菊叶片丙二醛(MDA)的关系 21 4.2.4涝渍胁迫与地被菊叶片可溶性蛋白质含量的关系 21 5.结论 22 致谢 23 参考文献 24 1.绪论 1.1 本论文的背景和意义 1.1.1 菊花背景介绍 菊花(Chrysanthemum×morifolium)为菊科菊属多年生草本植物,原产中国,是传统名花之一。菊花在中国已有2000多年的栽培历史,其种质资源丰富,变异繁多,被中外花卉界誉为“世界两大花卉育种奇观”之一,国内现有栽培品种约3000个。特别是夏季,田间或花盆积涝和雨后高温往往导致菊花大面积死亡,涝渍胁迫是导致菊花品质低下和生产中损耗的要因之一,已成为实现菊花规模化生产和拓展其园林应用的瓶颈。 1.1.2 地被菊品种:雨花系列 地被菊(Ground - cover chrysanthemum) 是适于露地栽培的菊花品种群之一, 具有抗性强、花色丰富、花期集中、花多而密、植株低矮、易管理等特点,在园林中广泛应用。 四种地被菊品种株高均在20-25 cm,冠幅均匀,介于45-60 cm 之间,分枝性强,长势旺盛,花色艳丽,初花期10月中旬,盛花期11月中旬。 (1)雨花金华:株高12cm,冠幅35cm,分枝性强,黄色,盛花期11月15日。 (2)雨花金桂:株高20cm,冠幅45cm,分枝性强,黄色,盛花期11月15日。 (3)雨花金星:株高15cm,冠幅30cm,分枝性强,黄色,盛花期11月15日。 (4)雨花落英:株高20cm,冠幅40cm,分枝性强,黄色,盛花期11月15日。 1.1.3研究意义 所谓涝害,是因降水过多、土壤含水量过大,使作物生长受到损害的现象,是田间水分过多,出现“渍”、“淹”、“涝”,致使作物生长受到危害的现象。 水分条件是植物生长的重要环境因子之一,影响着植物形态、生理生化代谢及地理分布范围。据统计,全球涝渍性土地面积约800万km2,,占地球陆地面积的6% 左右,我国有63万km2的涝渍土地,占陆地面积近6.6%。黄淮海平原、长江中下游、东南沿海、松花江和辽河中下游等地区是我国洪涝灾害的易发地区。尤其是南方地区的降雨量高,季节分布又不均匀,经常会出现短暂或较长时间的水涝灾害。 因此,为了适应可能出现的水涝灾害, 提高植物的耐涝性, 越来越多的学者对植物涝害问题的研究给予了极大的关注。因为植物与人们的生活、生产息息相关, 它们不仅是重要的物质生活资料, 也是重要的绿化和改善生态环境的物质基础。面对如此的形势, 选育抗涝植物种类、进行涝害研究已经成为一项重要的任务。 1.2 耐涝性研究进展 淹水引起植物形态、解剖、生理和代谢的变化是多种多样的,已得到广泛研究并向分子水平不断深入。但目前我国抗逆性机理及生物技术研究与世界先进水平相比有较大差距,特别是植物抗涝性方面。近年来,涝渍对植物生理代谢的影响在小麦、玉米中的研究较多,但对观赏植物的研究较少。 目前, 耐湿涝性研究还主要集中于耐逆性机理研究和建立耐逆性指标体系, 耐湿涝性育种主要是现有高耐逆性品种的选择和推广应用。园艺植物耐湿涝性育种和其它耐逆性育种一样, 还需兼顾其它重要性状。逆境条件下除了抵御逆境的影响, 还要兼顾高产、优质、速生的生产需要。园艺植物耐湿涝性育种也要涉及亲本选配、优良家系、优良个体、区域化试验以及大规模推广应用的问题。亲本选配首先要抓住耐逆性育种的主要目标, 其次双亲要优缺互补。今后, 园艺植物耐湿涝性育种工作应该着重于解决以下问题: (责任编辑:q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