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樟柯电影中的县城情结(5)_毕业论文

毕业论文移动版

毕业论文 > 文学论文 >

贾樟柯电影中的县城情结(5)

贾樟柯力求塑造人物原生态的本质,聚焦中国县城文化,创造了崔明亮、郭斌斌、小武等打动人心的人物形象。文献综述

“小人物”顾名思义就是生活在生活底层的民众。他们的性格含有一个共同特征就是:渴望生存。面对苦难时有的人落泪、有的人沉默、有的人愤愤不平,这些不同的表现都是他们“渴望生存”强烈内心的外化。影片《世界》描述了一对老夫妇从汾阳一路跋涉到北京领取儿子赔偿金的故事。他们面对意外身亡的儿子表现出的麻木、冷漠让人难以置信。贾导把这一情节当作平常的生活来处理,淡化了小人物的悲哀,冷静的让人感觉到残忍。底层的生活本来就是悲哀的,“不幸”在小人物的命运里是如此的平常。他通过对人物性格的判断,力求真实的展现了县城的土与民。淡然冷漠的处理激起人们内心的不满、唤起人们对县城民众的关注。从这一角度,可以侧面理解到贾导深沉的县城情结。

与《世界》相比,影片《小武》不是通过生死来展现人物的渴望生存的内心世界。在这部影片当中,生存有了更深一层的含义——尊严。主人公小武是一个以小偷小摸为生的惯犯,他渴望得到别人的尊重就是他渴望生存的外化表现。小武在故事中受到两次生存威胁:第一次,友谊丢了。小武和小勇是曾经的患难兄弟,一起去北京发展。小勇后来改邪归正做起了正当生意当上了贸易公司的经理,而小武依然是一个小偷。小勇准备结婚的时候大摆宴席,却惟独没有通知小武。小武质问他为何没有告诉自己,见小勇犹豫,小武便自嘲的说也许是忘了。小武的话一语双关,小勇表面上是忘了告诉他,其实也是忘了两人曾经有过的友谊。此时,小武的友情丢了。第二次,爱情跑了。小武去歌厅认识了歌女胡梅梅,经过一天的相处,小武陷入了对其的爱情并开始真心实意的追求。但是后来胡梅梅跟煤老板跑了。她心怀明星梦,这是小武无法替她实现的,同是漂泊之人,和小武一样有一种身不由己的宿命,如何能够在一起相互取暖慰藉。最后小武锒铛入狱之时,她轻声说了一句 “万事如意”。简单的四个字好似是对有情人的祝福,实则在祝福的背后囊括了胡梅梅所有的歉疚和感伤。天不遂人愿,就此别过。此时小武的爱情冷了,尊严也没了。时代在发展,社会在进步。小武作为一个不学无术之人只能徘徊在社会的边缘,与其说是命运,不如说这是时代使然。八九十年代是一个抛弃“小武”的时代,这些人失去尊严,无数次挑战法律和道德的底线,苟且的生活,却无人营救。大家普遍站在道德的制高点嘲笑、鄙视他们的人格,却无一人伸手相助。社会匆匆赶路向前发展,奔跑中无意撞到了“小武”,“小武”苟延残喘再无生还之希。他是被社会抛弃的小人物。贾导通过《小武》,替社会上千千万万渴望被尊重的底层人物呐喊。虽然他们有着不被尊重的职业,但是他们有着值得被尊重的人格,跌倒的人社会要把他扶起来,而不是用千军万马来践踏。

(责任编辑:q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