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新媒体时代网络新闻语言的轻浮化倾向(4)_毕业论文

毕业论文移动版

毕业论文 > 文学论文 >

论新媒体时代网络新闻语言的轻浮化倾向(4)


     ③男子因厌世持斧砍死父母妻子
    (以上摘自2013年3月28日搜狐社会新闻)
     ④女子网恋怀孕宾馆产下女婴后顺窗抛出
     ⑤老汉因家庭矛盾将儿子打死后抛尸河中
     ⑥灭门案凶犯被判死刑 一家三口被杀最小者4岁
     ⑦男子街头抡摔女婴 三次摔地致其颅骨骨折
     ⑧5岁女童因记不住课文被亲生母亲打死
    (以上摘自2013年4月新浪社会新闻)
这些词汇充斥于社会新闻板块,令人触目惊心,有些报道更是详细描写这些恶性事件的作案过程,把这些社会丑恶现象作为一种新奇、刺激、有趣的噱头,除了能满足少数人偷窥、幸灾乐祸的阴暗心理外,并不涉及新闻事件的影响、社会背景和深层次的思考,同时把读者当成了冷漠无聊的看客,易诱发人性之恶,对伦理道德造成极大的冲击,这样的报道早已偏离了新闻事实的本质,几乎毫无报道价值。
其次,语言暴力还体现在对歧视性词汇的过度运用上。如在时下众多网站、媒体的眼中,“河南人”一词是一个贬义词。一些人因一小部分河南人的素质不佳,便把所有河南人都否定了,这种人为的不平等意识,伤害了大部分河南人的尊严,也不符合现代社会和市场经济的平等原则。语言歧视还体现在性别差异上,其实质是对女性的歧视。儒家思想中的“男尊女卑”思想具有深远的影响,因此,“诸如‘女强人’‘女省长’一类的‘女+职业’式的词语都有一个预设,即男性才是这些职业的中心,女性担任这些职业时便显得另类,这样有意或无意中已把女性设定在了附属地位,更有甚者,将‘女博士’这一称呼作为古怪刻板的嫁不出去的老女人的代名词,具有极强的贬义色彩”。[6]
语言暴力还体现在某些恶搞性质的语言中,其实质是在严肃事件中挖掘所谓的娱乐元素,报道角度偏激,缺乏基本的人文情怀,是一种病态的冷幽默。如:
C组:
①无聊男子将20厘米钢丝插肛门
      ②男子驾照被扣54分称“不活了”
    (以上摘自2013年3月29日搜狐社会新闻)
      ③乡纪委上班看黄网被查到抱电脑逃跑
      ④女子租宝马扮贵妇在路上借钱行骗 多人上当
      ⑤妻子红杏出墙为情人生女 丈夫获赔万元抚慰金
      ⑥女子被高空落下大便砸晕获赔500元
      ⑦17岁少女网恋被对方骗至家中拘禁性侵
      ⑧做好事被警方拷住女孩:警察很恶劣 全身打肿
      ⑨男子网上贩卖淫秽图片获刑三年二个月
    (以上摘自2013年4月新浪社会新闻)
 此类报道早已背离了新闻报道的初衷,在无形中沦为了“语言的狂欢”。还有的报道多用“盛传”“好像”“似乎”“有望”等模糊的存疑性词语,如“那英有望上春晚”,“赵本山清明‘被死亡’”,“传三亚海天盛宴涉聚众淫乱 孙兴汪小菲卷入”等。真实性是新闻安身立命的根本,如果报道失实,媒体就成了谣言的散布场,是对受众的不尊重。对于受众来说,宁可不知道一件事,也不愿意被误导。
(二)语言媚俗化
“媚”是“有意讨人喜欢、巴结”。“媚俗”即“媚世”,迎合世俗。米兰•昆德拉认为:“‘媚俗’这个词描述了那些想要不惜一切地取悦于最大多数人的态度,为取悦于人,而使自己听凭被普遍接受的思想的支配,把公认思想的愚蠢翻译为美丽的语言和情感,令我们为平庸的东西抛洒同情之泪。”[7]网络新闻语言媚俗化是指网络媒体在新闻报道中,忽视社会价值,一追求轰动效应,以低级庸俗趣迎合受众需求的行为和现象,严重影响了网络媒体的形象,也削弱了网络新闻的公信力。 (责任编辑:q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