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析食品安全危机事件中网络舆情引导策略(6)
时间:2017-01-09 10:57 来源:毕业论文 作者:毕业论文 点击:次
当一些食品安全危机事件发生后,政府部门应该在第一时间公布事件详情,给公众了解事情的渠道,媒体也能得到可靠、准确的信息,建立稳定且有分量的信息源。政府信息的公开,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让公众了解事情的真相,有利于节制谣言眼的传播。网络美腿的舆论平台较为开放,能在最短的时间内发布信息,政府发布的信息情况也会很快传播出去,给信息公开带来不可估量的影响。以往在食品安全危机事件发生后,,政府迟迟拿不出调查结果,导致政府的公信力一再下滑,在这种形势下,只有扩大信息透明度,在食品安全危机事件发生后能够尽早公布真实情况,才能逐渐确立自身的地位。 (二)加强网络媒体的自律 随着新闻业的快速发展,各种问题也浮出了水面,尤其是网络媒体,发展迅速,竞争激烈,可借鉴的经验很少,又有经济利益的牵绊。为了赢得点击率,大肆炒作新闻,但是这些泡沫新闻只能在短时间内吸引受众,很快就会被忘记。网络媒体从业者恶意炒作新闻,报道假新闻,接受经济贿赂屏蔽相关负面新闻,如注纸箱肉包子事件,就是个别媒体制造出的假新闻。2009年国家对《新闻工作者职业道德准则》进行了重新修订,强化了新闻工作者与媒体的义务,对新闻来源要认真核实,不虚构新闻事件、制造虚假新闻、歪曲新闻事实,出现失误及时改正等。媒体从业者在日常工作中就应当遵守相应的规定,做好和政府的喉舌,为人们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 食品安全是专业性知识,在媒体行业里食品安全专业的人比较少,媒体从业者仅凭过往的一些经验与了解的皮毛,在报道中很容易出现错误,从而给公众带来恐慌。媒体从业者在专业素养的缺乏主要表现在报道时将量的界限混淆。要完善食品安全危机事件的网络舆情,媒体从业者就必须在科学素养上有所提升,多看专业书籍,大量搜集资料,也要请教专家学者,保障信息的真实性,把事情的真相展现在公众面前。 (三)提高网民的媒介素养 大众网民是新闻报道的受众,网络传播的效果将在他们身上体现,对专业知识的缺乏使他们只能接受新闻报道的内容,无法辨别真假。当食品安全事件报道出来后,若公众没有辨别能力,无法对报道正确的分析,以为相信新闻,对新闻报道产生依赖,假新闻就有可能在大众之间传播。 想要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我们应该做到四点,第一,要在日常生活中学习食品安全知识,提高自身的专业素质。这样在面对庞杂的网络信息时,才能有甄别信息的能力,能够判断信息的准确性;第二,不要轻易相信网络上的传言,要关注权威性的网站,不要偏听偏信。很多信息是没有经过核实考察的假信息,一旦轻信网络,假信息散播,有可能带来很大的负面影响;第三,我们在享受互联网言论自由时,自由和义务是相对的,公众也要履行好自己的责任,不盲目相信网络,不发布不真实的信息。我国《宪法》规定,每个公民都有利用互联网的权利和自由,但同时要遵守法律法规,文护国家、集体的利益;第四,学习法律,用法律武器武装自己,监督自己也监督别人,没有经过调查的信息不要相信,不要散播,在别人散播信息是也要加以制止,从自身做起,文护社会稳定与和谐。 网络舆情是对食品安全监督的一个重要手段,它有优势也有缺陷,面对报道应该冷静分析,不要偏听偏信。民众应该自觉学习网络方面的法律法规,用法律约束自己,秉承为社会负责的态度,提供真实有效地信息。民众的责任感将为食品安全危机事件的网络舆情提供最后一道安全屏障。 (责任编辑:q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