绍兴师爷对当代秘书工作的借鉴意义_毕业论文

毕业论文移动版

毕业论文 > 文学论文 >

绍兴师爷对当代秘书工作的借鉴意义

摘  要:“绍兴师爷”是我国明清时期出现的秘书群体,曾对当时的基层政治制度产生了重要影响。由于工作具有相似性,“绍兴师爷”与当代秘书工作也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本文通过研究和分析“绍兴师爷”群体的历史和特征,并将之与当代秘书工作的现状相结合,阐明“绍兴师爷”群体这一历史存在对当代秘书工作的借鉴意义。92548

毕业论文关键词:“绍兴师爷”;秘书工作;借鉴意义   

Abstract: “Shaoxing Shiye” is a secretary group stem from Ming Dynasty and Qing Dynasty。 It had been a significant impact on the elementary political system at that time。 “Shaoxing Shiye” and modern secretarial studies also inextricably linked by many things。 This article tries to do research and analysis of the history and characteristics of “Shaoxing Shiye”, meanwhile, to compare with modern secretarial studies。 The idea is to clarify in what ways and how “Shaoxing Shiye” inspires the modern secretarial studies。

Key words: “Shaoxing Shiye”; Secretarial studies; Referential significance

“绍兴师爷”作为明清以来重要的政治文化现象,在回顾明清基层政治时是绝对无法忽略的。虽然今天的“师爷”群体已不复存在,但这个群体在当代仍然有着重要影响。事实上,如果我们深入分析“绍兴师爷”的历史就会知道,它与现代社会的秘书工作在诸多层面上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因而加强对“绍兴师爷”现象的研究,也可为当代秘书工作提供着可贵的借鉴作用。源F于K优B尔C论V文N网WwW.youeRw.com 原文+QQ752^018766

在以往的研究中,多数学者认为“师爷”群体是明清时期基层政治生态的重要组成部分,如在中国政法大学博士陈晨的《清代师爷与地方政治》中,就认为“师爷”现象是当时一个重要的特色,是弥补官吏专业知识不足,维持基层行政机构之“一隐一显”的存在。[1](P162)在明清时期,浙东绍兴地方科举文人气息浓厚,产生了大量的秀才和科举士子,逐渐形成极具地域和时代特色的“绍兴师爷”群体。这些“绍兴师爷”在全国范围内的基层行政多处活动任职,并对日常官府事务工作产生了很大作用,几乎代表了“师爷”在人们心中的印象。目前,对“绍兴师爷”的研究,许多集中在历史研究上,即对“绍兴师爷”现象做了来龙去脉的历史分析,以及阐述对其实行政体系的作用和影响。这方面的研究代表有朱志勇、李永鑫主编的《绍兴师爷与中国幕府文化》、王振忠的《绍兴师爷》、项文惠的《绍兴师爷》、郭建的《绍兴“师爷”》、冯建荣的《一个特殊的幕僚群体——绍兴师爷略论》、何宝梅的《绍兴师爷散论》等等。他们等人在这方面的研究相当重要,因其对“绍兴师爷”产生的历史政治文化条件做了有益的分析和整理,让我们得以更全面地以历史的眼光看待这一过去被污名化为“封建残余”的特殊群体。

“师爷”这样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从职能和功用来看,其最早的来源甚至可以追溯到春秋战国时期的幕友、门客。作为处理文书、批阅案卷、联络内外、出谋划策的特殊行政职位,类似的单位存在贯穿了中国政治文明史,一直延续到民国时期军政大户门下的幕僚和顾问。其中,以明清两代为重,又以清代最为兴盛,产生许多历史上有名的幕客,而“师爷”这一称谓也因此产生。

同时,“绍兴师爷”几乎等同于我们在明清两代提到的“师爷”群体。在清代,“无绍不成衙”一语广为流传,就连并非绍兴籍的“师爷”也加入所谓“绍兴师爷”的队伍中。根据著名的“绍兴师爷”龚萼的说法,“吾乡之业于斯者,不啻万家,”[2](P6)缪全吉的《清代幕府人事制度》中也提到,“京吏既以绍兴人为多,京吏又渐出而为外幕,则外幕依比例亦以绍人多也。”[3](P2)曾经有人做过推测,清代1358个县共需要一两万人之多,而其中绍兴籍人所占比例非常高,“刑名钱谷之学,竟以此横行各直省。”[4](P317)从前人的记载中,我们能看到当时绍兴人从事师爷一职之多,规模之大,影响之巨。因此,“绍兴师爷”成为一个后世津津乐道的群体也就不足为奇了。 (责任编辑:q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