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扰素γ基因的鉴定分析+文献综述(2)_毕业论文

毕业论文移动版

毕业论文 > 生物论文 >

干扰素γ基因的鉴定分析+文献综述(2)


干扰素γ是由在机体发挥免疫作用的免疫细胞分泌而产生,主要在免疫反应的后期阶段发挥重要的功能[3];干扰素γ主要由活化的T淋巴细胞和自然杀伤细胞(NK细胞)合成分泌,是一种具有多种功能的细胞因子。猪干扰素γ基因序列全长约为5568bp,编码由166个氨基酸残基组成的前体蛋白。它由4个外显子和3个内含子构成,其中第1外显子编码5′端的非编码区(UTR)和信号肽以及成熟肽的部分氨基酸;第2外显子和第3外显子编码成熟肽的部分氨基酸;第4外显子编码包含终止密码子的部分氨基酸以及及3′端非编码区(UTR)。干扰素γ基因的开放阅读框(ORF)序列全长约为501bp,其中信号肽为23个氨基酸,其功能是引导IFN-γ分泌到细胞外,在细胞外将信号肽切去之后便成为成熟的IFN-γ。它总共包含有143个氨基酸,其分子量为17KD[4]。在现在规模化的养猪生产过程中,生产性状与对疾病的抗性性状之间存在着一定程度上的遗传拮抗作用,表现为一定的负遗传相关,如果单纯追求高产通常会导致猪只对疾病的抵抗性降低,同时猪场中的各种疾病,特别是病毒性的传染病,会严重威胁到猪只的健康。尽管疫苗预防接种发挥了重要的疾病防治作用,但是却不能完全控制和消灭传染病的流行。从更长远的利益来看,利用分子遗传学的方法从遗传本质上来提高猪只对病原的抵抗力,开展抗病育种工作是最根本的解决方法。因此,以猪IFN-γ基因作为免疫抗性相关的候选基因进行相关的研究,探索其在免疫应答机制中的关键作用,同时筛选出与抗性性状相关的分子遗传标记,应用于标记辅助选择,对培育具有抗性的猪新品系具有十分重要的科学意义。
1    实验材料与方法
1.1 实验材料 
1.1.1实验动物
    猪群来自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猪试验场,包括158头大白猪仔猪;74头松辽黑猪仔猪,共计232头。所有实验用仔猪均在相同且稳定的室内条件下饲养,并于21日龄注射猪瘟疫苗(猪瘟兔化弱毒牛体反应冻干疫苗,中国农业科学院哈尔滨兽医研究所研制1份/头)。在20日龄及35日龄分别采血,并采集所有样本猪的耳部组织以提取DNA。样品现场液氮保存,然后转移至-80℃低温冰箱保存。用酚氯仿抽提法提取耳组织基因组DNA,-20℃保存于冰箱中备用。 (责任编辑:q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