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ECO78前噬菌体蛋白的重组表达及血清制备(2)
时间:2018-09-20 16:28 来源:毕业论文 作者:毕业论文 点击:次
大部分的大肠杆菌是禽类和哺乳动物肠道内的正常菌群,少数大肠杆菌能致病,称之为致病性大肠杆菌禽类 (Pathogenic E.Coli)。根据毒力因子、发病机制及病变的不同,大肠杆菌又可分为肠道致病性大肠杆菌(Intestinal Pathogenic E.Coli)和肠道外致病性大肠杆菌(Extraintestinal Pathogenic E.coli,ExPEc)[4]。大肠杆菌抗原主要有荚膜抗原(K)、菌体抗原(O)、菌毛抗原(F)、鞭毛抗原(H)四种,已经确定的K抗原80种,O抗原有173种,F抗原不少于17种, H抗原56种。大肠杆菌有繁多的抗原种类,自然界中存在的血清型可能高达上万种,但是禽致病性大肠杆菌的血清型数量是有限[5] 。现大多数国家和地区的流行血清型为O78:K80、O1:K1、O2:K1和O35[6-8] 。 1894年,ligniers首次报道了鸡的大肠杆菌病后,世界许多国家和地区逐渐报道了该病不同病型[9]。该病是2至12周龄鸡、火鸡的常见传染病[10], 在系统性全身感染的情况下,可能对家养禽业造成毁灭性的经济损失。研究表明,禽类和人类大肠杆菌在基因组结构上非常相似,具有高同源性;在遗传进化和生态分布上也具有很高的相似性[11]。2010年,Tivendale 等[12]试验证明APEC也可引起包括人在内的哺乳动物疾病,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APEC是人畜共患病病原体,APEC对人类公共健康造成了更大的潜在威胁,因此对APEC的调查和研究,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在NCBI基因组数据库中已公布的完成全基因组测序的大肠杆菌共67有株,其中有14株是肠外致病性大肠杆菌,而禽致病性大肠杆菌仅有2株,分别为分离自美国的APEC O1菌株和APEC O78菌株[11]。 DNA测序技术在各研究领域的普遍应用,微生物基因组序列测序后,仍有大量的基因组编码区的基因功能未知,对这些未知功能的基因进行鉴定,可以挖掘到在生物体生命活动中起重要作用的新的因子,这在一定程度上对基因组的深入研究具有更重要的意义。 噬菌体是地球上种类和数量最多的生物体,分布极广[13]。噬菌体与宿主细菌之间的关系可分为裂解和溶源两种类型,其中能够使宿主细胞迅速裂解、释放子代噬菌体颗粒的噬菌体,称为毒性噬菌体或裂解性噬菌体。裂解性大肠杆菌噬菌体能够杀灭细菌,其编码的裂解酶(lysin或endolysin)具有抑制或杀灭细菌的活性。抗生素治疗细菌有一定效果,但长期使用导致细菌耐药情况严重,抗生素的滥用导致药物在动物食品的药物残留。因此利用裂解性噬菌体的裂解酶作为新型生物抗菌制剂已成为研究热点[14]。 本实验通过基因组比较得出了,APEC O78和DE099有两个噬菌体共有基因 AGC87669.1-phage encoded lysozyme和AGC87680.1-putative integrase(NCBI上200多株全基因组测序的E.coli全都没有),对南京农业大学实验室的保存的144株O型大肠杆菌进行这两感染基因的PCR鉴定,对其编码的蛋白进行分离纯化并制备了免疫血清,为后续蛋白免疫原性和保护性抗原的研究打下基础。 (责任编辑:q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