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媒介融合背景下电视新闻传播的问题与对策(9)
时间:2017-02-08 21:07 来源:毕业论文 作者:毕业论文 点击:次
3.5电视新闻传播中人文精神的失落 人文精神一词最早源自于西方。它是指以人为本,对于人的本性、平等、自由及精神追求的尊重。从新闻传播角度来审视人文精神,它要求媒体在新闻传播过程中,不仅要确保新闻信息的真实性,而且还要尊重人的生命、价值和尊严,对人的追求和关切持一种审慎的态度。然而,在一些灾难报道和突发事件的报道中,电视媒体一追求新闻价值,追求时效性和收视率,在报道中缺乏人文关怀和理性思考。 3.5.1新闻镜头缺少人文意识 2011年10月13日,佛山2岁女童小悦悦被2辆车3次碾压,18路人见死不救,引发了国人的震惊和反思,也引起了各大媒体的竞相报道。各大电视台对监控录像中小悦悦不幸遭遇的事件全过程进行一遍又一遍的播出。汽车一次次地碾过,小女孩血肉模糊的形象,路人漠视地路过,一览无遗地反复展示在全国观众的眼中。在笔者的观察中发现,很多电视台的播报是画面直接播出,没有经过任何技术处理。只有极少数台的新闻报道,如凤凰卫视,对于汽车碾过的镜头,进行了马赛克处理或适时剪切;南方电视台《米线社区》在播出前主播有提示让小朋友回避,但画面还是直接播出。这样的画面如果被小朋友或未成年人一次次看到,会对他们的心灵产生很大的负面影响。 除此之外,在灾难报道中,一些记者将表现通信、残酷场面的新闻图片,如排成一排的遇难者尸体、废墟下孩子们扭曲的身体、母亲痛哭流涕的样子等不加掩饰地呈现在受众面前,给人以巨大的心灵冲击。 3.5.2新闻采访缺乏换位意识 在灾难事件的报道中,为了在“第一时间”抢发新闻,为了“挖掘”新闻事件背后的故事,有的记者就忽略了被采访对象的感受,经常以追问式、刨根问底式的采访逼迫被访者在镜头面前说话,这无疑加深了当事者对悲伤、痛苦的回忆,揭当事人的伤疤。综观小悦悦事件中的人物采访,很多记者恰恰缺乏这种换位意识。 在此次事件中,伤害最大的莫过于小悦悦的父母了。在南方电视台《今日最新闻》和《米线社区》的新闻画面中一度出现两位哭泣的镜头,特别是作为母亲,曲女士曾敲打自己,长跪不起。然而,我们的记者却一遍又一遍地提问为什么没有看管好孩子甚至是事发几天后还有记者问她当天的情形,这无异于再次揭开别人的伤疤,在其伤口上又撒了一把盐。曲女士表示已经不愿意回忆当天的情形。如果不愿开口就不要进行采访,强行采访不但得不到好的效果,还会对受访者造成极大的心灵伤害。 (责任编辑:q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