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拟植物光合系统的新型材料对水体中有机污染物的降解效应(2)_毕业论文

毕业论文移动版

毕业论文 > 生物论文 >

模拟植物光合系统的新型材料对水体中有机污染物的降解效应(2)


碳纳米管(英文Carbon Nanotube,缩写CNT)是碳的一种同素异形体,是日本筑波NEC实验室的物理学家饭岛澄男在1991年1月通过高分辨透射电子显微镜从电弧法生产的碳纤文中发现的。它是一种管状的碳分子,管子的半径方向非常细,只有纳米尺度。它的物理性质很强,例如很硬的强度、磁阻力和热导率。它的物理性质也会随着结构的变化而发生变化,它会由绝缘体转变为半导体,由半导体变为金属,它良好的导电性可以作为本实验发生反应的电子传递链[6-7]。
光系统(photosystem),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功能单位,是由叶绿素、类胡萝卜素、脂和蛋白质组成的复合物。每一个光系统含有两个主要成分:捕光复合物(light -harvesting complex)和光反应中心复合物(reaction-center complex)。两个光系统存在于类囊体膜上,它们是具有互补功能的存在。光合系统能利用取之不尽的太阳能进行光合作用,因此用BiFeO3/AgI/CNTs复合体模拟植物的光合系统来进行光催化反应具有重要意义。
亚甲基蓝是一种吩噻嗪盐,深绿色,有光泽的结晶(三水合物),可溶于水或乙醇,不溶于醚类。亚甲基蓝在自然条件下较为稳定,溶于水呈碱性,有毒。其广泛应用于生活生产、实验研究的各个方面,例如化学指示剂、染料、生物染色剂和药物等方面。由于亚甲基蓝能够与多数无机盐生成复盐,渗入土壤中会影响植物生长,流入水体中会危害水体中的生物,甚至渗入地下水源,从而危害人类的日常生活。
本研究采用凝胶-溶胶法制备高效光催化剂BiFeO3,并进一步制成模拟植物光合系统的BiFeO3/AgI/CNTs复合体,研究其对亚甲基蓝溶液的降解效应,从而为水污染的治理提供参考[8-10]。
1 实验部分
1.1 主要实验材料及器材
实验材料:光催化剂:BiFeO3(溶胶-凝胶法),模拟植物光合系统的 BiFeO3/AgI/CNTs复合体;亚甲基蓝溶液。
实验器材:
     表1 实验所用仪器和设备
      名称    型号              厂商
电子天平                                             扫描电镜
  台式高速冷冻离心机
  X-射线粉末测试仪            
  恒温加热磁力搅拌器
   723可见光分光光度计    AL204
    JSM-670
GTR16-2
 BR-AXS-D8-A
CL4型
  (V5000)         梅特勒-托利多仪器有限公司
苏净集团苏州安泰空气技术有限公司
    上海天呈医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丹东通达科技有限公司
   巩义市英峪予华仪器厂
   青岛扬中仪器有限公司
    烧杯;量筒;锥形瓶;玻璃棒;容量瓶;试管;离心管等。
1.2 光催化剂的制备
1.1.1 BiFeO3的制备(溶胶-凝胶法)
在室温大约为25 ℃的条件下,按照相应的体积比,无水乙醇:冰醋酸=1:1 配制好混合溶剂,将2.0201 g Fe(NO3)3•9H2O溶解在100.0 mL混合溶剂中得到 0.050 mol/L的Fe(NO3)3溶液,将2.4254 g Bi(NO3)3•5H2O 溶解在100.0 mL混合溶剂中得到 0.050 mol/L 的 Bi(NO3)3溶液。在快速搅拌下,将 Fe(NO3)3溶液滴入到 Bi(NO3)3溶液中,然后用 0.050 mol/L 的 NaOH 溶液调节体系pH=4.5,得到暗红色、稳定的前驱体溶液。将前驱体溶液用保鲜膜密封好后放至 80 ℃的烘箱中,让前驱体溶液缓慢反应得到溶胶,经约 70 h 陈化、干燥后得到干凝胶。将干凝胶在马弗炉中 600 ℃煅烧 1 h(N2气氛保护),再自然冷却至室温,取出样品在研钵中研磨 30min,得到实验样品 BiFeO3粉体。在得到粉体后加上AgI和CNTs即得到BiFeO3/AgI/CNTs复合体。 (责任编辑:q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