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MATLAB的维特比译码算法的仿真研究+程序(2)
时间:2019-09-19 20:56 来源:毕业论文 作者:毕业论文 点击:次
3.4.1 “File”菜单 15 3.4.2 其他菜单 15 3.5 MATLAB编程 15 3.5.1 比较运算 15 3.5.2 逻辑运算 16 4 基带BPSK调制的卷积码在高斯信道中的性能 18 4.1 文特比编码原理 18 4.2 文特比译码原理 19 4.3 文特比译码器模块介绍 21 4.4 仿真 22 4.4.1 仿真模拟框图 22 4.4.2 各部件配置 24 4.4.3 运行程序和运行结果 30 5 结论 33 6 致谢 34 7 参考文献 35 8 附录 36 1 绪论 信息论理论基础的建立,一般来说开始于香农(Shannon)在研究通信系统时所发表的论文。随着研究的深入与发展,信息论有了更为宽广的内容。 信息在早些时期的定义是由奈斯特(Nyquist,H.)和哈特利(Hartley,L.V.R.)在20世纪20年代提出来的。1924年奈奎斯特解释了信号宽带和信息速率之间的关系;1928年哈特利最早研究了通信系统传输信息的能力,给出了信息度量方法;1935年阿姆斯壮(Armstrong)提出增大宽带可以使抗干扰能力加强。这些研究工作都给香农很大的影响,他在1941年至1944年对通信和密码进行深入研究,并用概率论的方法研究通信系统,揭示了通信系统传递的对象就是信息,并对信息给以科学的定量描述,提出了信息熵的概念。还指出通信系统的中心问题是在噪声下如何有效而可靠地传送信息,而实现这一目标的主要方法就是编码等。 这一成果于1948年以“通信的数学理论”为题公开发表。这是一篇关于现代信息论的开创性的权威论文,提出了著名的有扰信道编码定理,为信息论的创立作出了独特的贡献,奠定了纠错码的基石。以后,纠错码受到了越来越多的通信和数学工作者,特别是数学家的重视,使纠错码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在实际中都得到了飞速发展。 20世纪50年代信息论在学术界引起了巨大的反响。20世纪60年代信道编码技术有了较大发展,成为信息论的又一重要分支。信道编码技术把代数方法引入到纠错码的研究,使分组码技术的发展到了高峰,找到了大量可纠正多个错误的码,而且提出了序列译码和Viterbi译码方法,并被美国卫星通信系统采用,使其成为真正具有真实意义的科学理论。Viterbi译码由于充分利用信号序列统计概率的特性而具有最佳性能。在卫星通信中,码率为1/2和1/3的卷积码己经成为商业卫星通信系统中的标准编码方法。在无人机测控中,与传统的信道改善控制指令传输误码的方式比较,利用卷积码对无人机遥控信道进行编码,在一定信道条件下,其控制指令传输误码有明显下降。在码速率不增加的条件下,无人机系统控制指令传输可靠性得到明显改善[3]。 随着数字通信系统业务的不断拓展,随着卷积编码理论的不断发展和完善,卷积码的应用必将越来越广泛,卷积码在现在通信系统中的作用必将越来越大。 2 理论介绍 2.1 通信系统概述与组成 通信系统(Communication System)是用以完成信息传输过程的技术系统的总称。现代通信系统主要借助电磁波在自由空间的传播或导引媒体中的传输机理来实现,前者成为无线通信系统,后者成为有线通信系统。由于人们对通信容量要求越来越高,对通信的业务要求越来越多样化,所以通信系统正迅速向着宽带化方向发展,而光纤通信系统将在通信网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2]。 (责任编辑:q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