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周期诱导菊花成花过程中代谢物质的变化(2)_毕业论文

毕业论文移动版

毕业论文 > 生物论文 >

光周期诱导菊花成花过程中代谢物质的变化(2)


2.3.4 实验数据收集    10
2.3.5 实验数据的统计分析和处理    10
3 结果与分析    11
3.1不同光周期处理实验    11
3.1.1  生理指标    11
4 讨论    16
4.1  不同光周期对植物成花的影响    16
4.1.1光周期实验分析    16
4.1.2生理代谢物质含量分析    16
4.2  生理指标结果分析    17
4.2.1 可溶性糖,淀粉含量结果    17
4.2.2蛋白质含量结果    17
5 结论    18
致谢19
参考文献20
1    绪论
1.1    本论文的背景和意义
1.1.1  菊花背景简介
菊花学名:Chrysanthemum morifolium,别名黄花,节华,鞠等,原产于中国,现世界各地均广泛栽培,分布较广。菊花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早在3000多年前就开始有关于菊花的书面记载。菊花又名菊华、秋菊、九华、黄花、帝女花等。菊科。菊属有30余种中国原产17种主要有野菊、毛华菊、甘菊、小红菊、紫花野菊、菊花脑等。
多年生宿根草本,株高30-150cm,茎基部半木质化,茎青绿色至紫褐色,被柔毛。叶互生,有柄,叶形大,卵形至广披针形,具较大锯齿或缺刻,头状花序单生或数朵聚生于枝顶,由舌状花和筒状花组成。菊花花色丰富,有白、黄、紫、粉等,花序直径为2-30cm。
1.1.2菊花生物学习性
菊花为菊科,菊属多年生宿根亚灌木植物。菊花为多年生草本植物,喜凉爽,较耐寒,生长适温18—21℃,15-20℃花芽分化,但因品种不同临界温度不同,遇27℃以上高温花芽分化受到抑制。地下根茎耐旱,最忌积涝,喜地势高、土层深厚、富含腐殖质、疏松肥沃、排水良好的土壤。在微酸性至微碱性土壤中皆能生长,而以pH6.2-6.7最好。叶为完全叶,单叶互生,多数品种在叶柄下有托叶或无。叶长5—17厘米,宽3-11厘米。叶片呈卵圆形或广披针形,叶缘有粗大的锯齿或深裂。菊花为短日照植物在每天14.5h的长日照下进行营养生长,每天12h以上的黑暗与10℃的夜温适于花芽发育。
1.1.3‘金陵红莲’菊花
本论文的研究对象为菊花‘金陵红莲’。‘金陵红莲’为盆栽菊,盆栽菊按培养枝数不同分为:a、独本菊:一株只开一朵花,养分集中,能充分表现品种优良性状;b、案头菊:一株仅开一朵花,株矮,株高仅为20cm左右,花朵大,常陈列在几案上欣赏;c、立菊:一株生着数朵花,又称多头菊。金陵红莲为立菊的一种,花为红色,花期10-11月。叶小型,披柔毛。
1.2     本论文的主要方法和研究进展
1.2.1 实验方法
本论文通过蒽酮硫酸法和考马斯亮蓝法测定菊花开花过程中叶片内可溶性糖,淀粉和蛋白质含量。分析得出这三类代谢物质对植株开花过程的影响。植物在个体发育的各个时期,代谢活动也发生相应的变化,碳水化合物和蛋白质的代谢也不例外,其含量也随之发生变化。了解可溶性糖,淀粉和蛋白质含量的变化,在生理上和实践上都有重要的意义。
1.2.2实验原理
蒽酮试剂可以与游离的已糖或多糖中的已糖基、戊糖基及已糖醛酸起反应,形成一种蓝绿色的络合物,颜色的深浅与糖含量有关。在620nm处有最大吸收。
考马斯亮蓝G-250(Coomassie brilliant blue G-250)测定蛋白质含量的方法属于染料结合法的一种。考马斯亮蓝G-250在游离状态下呈红色,最大光吸收在488 nm;当它与蛋白质结合后变为青色,蛋白质-色素结合物在595 nm波长下有最大光吸收。其光吸收值与蛋白质含量成正比,因此可用于蛋白质的定量测定。蛋白质与考马斯亮蓝G-250结合在2 min左右的时间内达到平衡,完成反应十分迅速;其结合物在室温下1h内保持稳定。 (责任编辑:q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