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中国好声音》看电视音乐评论节目的发展(4)
时间:2016-12-04 22:38 来源:毕业论文 作者:毕业论文 点击:次
(三)倡导主流价值观,传递正能量 早在以前,电视荧屏上的一些节目总是搞出很多噱头来吸引关注,以一些恶搞、偏激、无厘头的观点来吸引观众,从根本上欠缺对精神文化的修养,对社会只有造成无限大的负面作用。 中国音乐评论节目从2004 年《超级女声》开始,发展了近 10 个年头,在“想唱就唱”口号的鼓动下,一追逐“草根性”、低门槛入选,在全民狂欢式的热闹中取得不菲的收视率,但是,对于大陆流行音乐的发展而言作用有限。节目在制作后期受节目高收视率的诱惑,同质化竞争愈演愈烈,节目或靠嘉宾噱头,或靠选手煽情式诉说家史而每况愈下,后来,虽有不同面孔的音乐选秀节目出现,如云南卫视的《完美声音》、青海卫视的《花儿朵朵》等节目也提出“选拔声音”的理念,但是其节目中缺乏一种价值观的支持,没有突破和创新,收效甚微。 一个受到广泛欢迎而且能够坚持下来的选秀节目,需要有激励向上的精神主导节目的各个环节,它为公众提供一种文化鼓励,实现节目动态良性发展。《中国好声音》秉承不受外在条件限制、不受任何形式的歧视,凭声音实力获胜的原则,为真正喜欢音乐的人打造一个追求梦想、实现愿望的舞台。节目中虽然有淘汰有晋升,但是在公平的原则中,在音乐的领域里,这种原则体现出对音乐的尊重,是对所有热爱音乐的人的尊重和激励。节目所追求的目标是为中国发现新的好声音,是让好声音响起来,这一点在节目的宣传带中不断被重复:“发掘出中国新一代的好声音”、“发掘未来之星的时刻到了”,这个理念包含的激励因素是有追求、要上进。其实,大众文化的诸要素中一直没有失去对高尚的追求,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从普通人身上经常看到高尚的道德行为。因为,“人从其本质上讲具有移情、共鸣等情感享受的,这是获得基本价值认同和生成道德追求的根本”。 古人曰:名正言顺。这名正自然是指一种有价值的目标,名正了,整个节目的环节和彼此的逻辑关联也有了一致性。在“发掘出中国新一代的好声音”这个口号的激励下,使所有参与选拔好声音的嘉宾获得一种社会认可,使他们的参与行为高尚化,即他们在节目中的所作所为与中国乐坛(流行)的发展、为中国乐坛培养新的声音联系在一起。这应该是一名歌手成名之后想继续从事的事情,也已经超越了个人的功名利禄索取的范畴。从超女的“想唱就唱”到“发掘中国下一代歌手”,中国大陆电视娱乐节目在成长,倡导主流价值观,传递正能量在娱乐节目中逐渐为社会所认可。 (四)引进海外版权,降低收视风险 《中国好声音》的节目模式是引进荷兰的《The Voice》节目,它的节目模式非常成熟,无论是在背景分析、节目内容的可看性,以及节目运作方面,早已经过了市场的考验。《中国好声音》引进了成熟的节目形式后,严格按照节目内容进行创作,同时版权方还派了一些电视节目方面的专家在节目录制现场亲自指导,就是为了防止一些错误的发生;随后,节目组根据实际情况也进行自主创新,使之动态良性发展,适应本地化发展的要求,降低了节目的收视风险。 其次,《中国好声音》采用制播分离这种模式。将节目的制作与播出分成两个机构来完成。对于《中国好声音》来说,制播分离是浙江卫视将这个节目交给星空传媒旗下的星灿制作公司来制作,这是中国电视产业化的标志,意着电台电视台的运作方向开始以市场需求为转移。但对于中国传媒业来说,媒体的发展除了技术手段的整合,更是对传媒行业整体和体制的改善,除了这些对收视平台有要求之外,节目高昂的推广费用与制作费用才是不少卫视无法承受其播出的真正原因。《中国好声音》节目高达8000万的对外播出费用也是电视台一方无法承受的,于是节目制作方跟播出方的分离,降低了各自的风险,这在中国的娱乐节目中实现了第一次风险与收益的均衡,降低了收视风险。 (责任编辑:q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