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氏原螯虾经济性状的遗传力估测(2)
时间:2021-08-30 21:56 来源:毕业论文 作者:毕业论文 点击:次
克氏原螯虾雄虾体长约10cm左右,体重50g上下;雌虾体长约有16.5cm,体重50~70g。其头胸甲较大,螯足粗壮,腹部短小,含肉率20%~25%,但营养丰富[3]。 克氏原螯虾,1929年由日本引入江苏省(盱眙)后因人工养殖和自然传播分布到很多省市[4]。作为渔业产品,天然克氏螯虾被开采过度,现已在世界各地广泛养殖。其在四大洲均发挥了重要的经济价值[5]。自1929年从日本引进后,其已成为中国许多省份的最重要的水产养殖品种之一,如江苏省、浙江省和湖北省。2011年中国渔业统计年鉴显示,2010年红色沼泽小龙虾在的总产量达563281吨[6]。然而,人工养殖的幼年小龙虾需从野外水域捕获的或通过自然繁殖获取。近年来,通过在土池或室内水泥池内对人工繁殖红色沼泽小龙虾的研究,逐步生产出越来越多所需的幼年小龙虾。但是,无论自然繁殖或人工繁殖,对繁殖种群进行的系统性遗传改良仍然缺乏[7-9]。 狭义遗传力又称狭义遗传率,指显性遗传方差在总方差(表型方差)中所占的比值,可以作为杂种后代进行选择的一个指标。数量性状受到环境因素的影响很大,那么表型的变异可能有遗传的因素,也有环境的因素,甚至还有环境和遗传相互作用的因素[10]。 克氏原螯虾之所以近几年市场需求量不断增大,有比较好的经济效益和发展前景[11],是因为因其肉质鲜美,含肉率相对较高,所以值得研究。本文介绍了近几年来对克氏原螯虾的研究的各方面的成果。以此展开探索克氏原螯虾经济性状的遗传力估测。 2材料与方法 2.1材料 2.1.1苗种繁育池 本次实验的苗种繁育池为长方形,面积为4~10亩,池深为1.5m左右,池埂坡比1:3,池中和池埂水草丰富,水源充足,无污染[12]。 2.1.2克氏原螯虾 实验中使用了三个不同种群体的虾,分别取自官滩群体盱眙县官滩镇、大浦群体宜兴市大埔镇、洋河滩群体宿迁晓店镇。 2.2实验方法 2.2.1双列杂交 双列杂交设计包括完全双列杂交和不完全双列杂交。完全双列杂交是指一组亲本间进行所有可能的杂交。有四种方法,方法一:包含亲本自交系及正反交组合,共P2个试验材料;方法二:包含亲本自交系及正交组合,共1/2P(P+1)个试验材料;方法三:不包含亲本自交系,仅包含正反交组合,共P(P-1)个试验材料;方法四:仅包含正交组合,共1/2P(P-1)个试验材料[13]。 2.2.2家系的建立 分别选取了3个不同地里种群养殖的克氏原螯虾,即官滩镇盱眙县官滩群体,宜兴市大浦镇大浦群体和宿迁市晓店镇洋河群体。从上述群体中分别选取发育好、个体大、健康的个体。采用完全双列杂交模式和人工授精技术建立家系。按不同性别的育雏小龙虾分开,在室内混凝土水池(2米96米91米)培养,水深20厘米,饲养密度30个/平方米。随后进行1个月的产卵前养殖,用40%的粗蛋白质市售罗氏沼虾颗粒饲料,每天喂一次,喂食量为小龙虾总重量的10%。每天用虹吸管清扫小龙虾粪便。文献综述 2.2.3苗种的培育及养成 交配后,每10天从水池收集抱卵雌虾。对每只抱卵雌虾进行编号,分别置于45升的圆形塑料箱(直径28厘米,高33厘米)中培养。水池底部放置一块瓦片。使用空气石块保持通风。水深为约30厘米,水温为24-25LC,由空气本身的热量提供。食物残渣和小龙虾粪便每天用虹吸管打扫。仔虾刚孵出时,将育雏雌性小龙虾从圆形水池中取出,并对其体重、腹节深、腹节宽、大螯长、腹长、尾肉重进行称重和测量。收集新孵化出来仔虾,统计其数量,将其放置于500升的矩形水池中,一个全同胞族群放同一水池。水池底放置瓦片和网,为仔虾提供隐蔽场所和攀爬物。通过空气石块保持通风。在市售虾粉中添加2-3%螺旋藻粉喂养仔虾。在仔虾饲养期间,食物残渣和粪便每2天用虹吸管清扫;每周往水池加入清水。60天的仔虾饲养阶段后,将幼虾放置于500升的水池中,使用160尾/平方米的标准化养殖密度,在初始阶段用市售颗粒饲料喂养。使用空气石块保持通风。水池底放置瓦片和网,为幼虾提供隐蔽场所和攀爬物。食物残渣和粪便每天用虹吸管清扫,每周往水池加入清水。直到幼虾达到标注尺寸(大约长3厘米、重2克、5个月大)时,幼虾饲养阶段结束;届时对所有族群的幼虾的生长特性(体重、腹节深、腹节宽、大螯长、腹长、尾肉重)进行称重和计量[14-18]。 (责任编辑:q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