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漕运与淮安地方文化
时间:2021-09-28 20:28 来源:毕业论文 作者:毕业论文 点击:次
摘要:明清时期,伴随经济中心的南移,封建王朝在经济方面越来越倾向于富足的江南地区,使之日益成为全国的经济重心。作为连接我国南北地区的交通纽带的京杭大运河,有着尤为重要的作用,体现在巩固封建统治、推动经济与社会发展、架起文化交流的桥梁等方面。当时的漕运总督府设在淮安,使淮安一跃成为全国五大城市之一。漕运对淮安影响深远,包括经济、文化教育、城市变迁等方面,在此基础上,形成了极具运河特色的经济与地方文化。72427 毕业论文关键词:京杭大运河;漕运;淮安;地方文化 Abstract: Ming and Qing dynasties, with the economic center of the south, the feudal dynasty in economically prosperous southern region increasing tendency to make increasingly become an economic center of the country。 As a transportation link connecting the north and south of the Beijing-Hangzhou Grand Canal, has a particularly important role, reflected in the consolidation of feudal rule, promote economic and social development, cultural exchanges and other aspects of building bridges。 The then Governor water transport located in Huai'an, Huaian making became one of the five cities。 Water transport in Huai'an far-reaching impact, including the economy, culture, education, city changes, etc。, on this basis, the formation of a highly distinctive canals economy and local culture。 Key words: The beijing-hangzhou grand canal; Grain transportation;huaian;Local culture 引言 众所周知,京杭大运河被认为是世界上最长的人工挖掘的运河。在明清,由于经济重心的向南移动,政府在经济方面更大程度上倾向于富足的江南地区,作为连接我国南北地区的交通纽带的京杭大运河,有着尤为重要的作用,体现在巩固封建统治、推动经济与社会发展、架起文化交流的桥梁等方面。 漕运是我国古代的一项政治、经济制度,是国家组织的以运粮为主来维护社会安定、促进经济繁荣的一项措施。水路不通处辅以陆运,多用车载,故水路运又合称“漕转”或“漕辇”。 明清时期,京杭大运河畅达的漕运,促进了沿岸区域经济的繁荣,运河的流经对商品经济的发展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作为沿岸城市之一的淮安,运河的通塞关系着城市发展荣辱。没有运河就没有淮安,两者相互依存,同时二者也是共荣共存的状态,主要体现在,没有运河的畅通,就没有淮安城市发展的繁荣;没有淮安城市的发展,就没有运河的畅通。明清时期,淮安运河区域的发展主要得益于漕运和民间商运的兴盛,在此基础上,形成了极具运河特色的经济与地方文化。 一、明清淮安段运河河道变迁及其漕运发展情况 京杭运河迄今已近2500年的历史,与淮安有着密切的关系,可以说它承载了淮安千年的兴衰,也寄托着淮安这座城市的发展梦想。里运河是京杭大运河最早修凿的河段,介于长河和淮河之间,北接中运河,南接江南运河,史称邗沟,始见于北魏史册《水经注》。邗沟路线据《水经·淮水注》起于邗城,出广陵过陆阳、武广二湖间,下注樊梁湖。旧道东北出,至博芝、射阳二湖,西北出夹耶至山阳末口入淮,后经吴王濞、东汉陈登、东晋哀帝、隋炀帝等多次裁弯整治,已具一定规模。 由于黄河泛滥成灾,高处水源短缺等原因,到了元代末年,海运的比重仍很大。明清的掌权者将治理的重点放在京杭大运河上,首先解决缺水问题,确保漕运的畅通;其次是开凿运河,使黄运分离;为了确保河道安全,在湖中修筑堤坝,开挖月河等,后又为疏泄水势,开其他河流…… (责任编辑:q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