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晋南朝士庶婚姻特点(6)_毕业论文

毕业论文移动版

毕业论文 > 文学论文 >

两晋南朝士庶婚姻特点(6)

到了东晋时期,门阀制度高度发展,士族的地位越来越高,在士族内部也有了不同的等级,等级观念逐渐严格。在每种等级的内部也有高低的分别。其中每个等级内部也区分了不同的层次,“士族可分为大士族(高门)和一般士族(次门),大士族又可分为名门望族和一般大族;庶族即寒门又可分为小姓和寒素。”[4] 严格的等级成为士族婚姻了严格的标准。到了东晋,政局逐渐稳定,世家的地位也慢慢地固定,士族以家族的形式参与朝政。世家大族为了维护自己本身的特权,更加严格地不与庶族通婚。可以说士庶婚姻在东晋时期是相当少见的,但也有少数因为士族子弟自身缺陷太大,品行过于恶劣,而在士族无法找到与之成婚者,最后不得不与庶族通婚,如表二中王文度弟娶孙兴公女,在《世说新语·假谲》载:“王文度弟阿智,恶乃不翅,当年长而无人与婚。孙兴公有一女,亦僻错,又无嫁娶理……文度欣然而启蓝田云:‘兴公向来,忽言欲与阿智婚。’蓝田惊喜。既成婚,女之顽嚚,欲过阿智。方知兴公之诈。”[1] (1135)

王文度的弟弟阿智,不仅品行恶劣而且年纪大了,所以在一个寒门出身的孙兴向王文度说起自己有一个女儿愿意嫁给阿智时,“文度欣然而启”,很快就同意了这门亲事。士族子弟的自身缺陷也是士庶通婚的一个重要特征。来~自,优^尔-论;文*网www.youerw.com +QQ752018766-

在东晋时期,士族门第婚姻达到鼎盛,除了士族子弟因本身资质问题而不得不与庶族通婚,就再没有士庶婚姻的发生,所以据表二可知,在整个东晋,仅仅只有4例士庶婚姻的发生,而到了南朝,这一情况得到了极大的改变,。

南朝时期整个政局有了巨大的变化,皇权逐渐增强,统治者大多出身庶族寒门,为了维护统治,统治者重用庶族,将世家大族的架空。这在根本上将改变了士族势力与庶族势力在政局上的力量对比,随着士族的日渐衰弱,在婚姻方面,士族婚姻的门槛逐渐地降低,门第婚姻的严格性也变得宽松起来,到了南朝时期,庶族与士族通婚开始变为常态。

到了刘宋时期士庶婚姻的事例越来越多,“自宋氏失御礼教雕衰,衣冠之族,日失去序,姻娅沦杂,罔计厮庶。”[5] (75)宋孝武帝大明五年 “是岁,始坏士族离婚者补将吏,于是民多逃亡。”[6] 《魏书》卷九七《岛夷刘裕传》也记载这一年事: “是岁,凡诸郡士族婚官点杂者悉黯为将吏,而人情惊怨,并不服役,逃窜山湖,聚为寇盗。”[7]从上面三段话可以看出朝廷颁布政令都不能阻止士庶通婚的发生,在刘宋时期士庶婚姻已经到了屡禁不止的程度,士庶通婚者已经形成了一定的规模,导致了朝廷特地颁布诏令来处理士庶通婚的问题。

(责任编辑:q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