暗黄青霉氯代次级代谢产物研究(2)_毕业论文

毕业论文移动版

毕业论文 > 生物论文 >

暗黄青霉氯代次级代谢产物研究(2)

因此,TNBC是当前乳腺癌治疗的瓶颈,尚无针对性的标准治疗方案。目前依然采用外科手术结合放疗、化疗(铂类、蒽环类以及紫杉醇类),但并不能显著改善TNBC患者的无病生存率(Disease-Free Survival / DFS)与总生存率(Overall survival / OS)。

与传统化疗不同,分子靶向治疗针对的是肿瘤的特异性分子变化,精确性高,副作用小,因此实现传统疗法联合分子靶向治疗以及多靶点联合治疗已成为癌症治疗的趋势。然而,目前针对TNBC的靶向治疗尚处于研究阶段,虽然PARP(poly ADP-ribose polymerase)抑制剂[4-6]、EGFR(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靶向疗法[7]以及VEGF(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抑制剂[8]等已经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但其临床应用(包括其有效性及安全性)尚未达到预期的效果。因此,治疗TNBC急需寻找新的靶向药物和分子靶标。

我们在前期研究中从暗黄青霉的培养物里分离到一类倍半萜化合物,活性评价显示其中暗黄青霉经喂饲NaBr产生的溴代产物PC-A具有选择性抑制三阴性乳腺癌细胞(MDA-MB-231)的增殖(IC50: 5。41 ± 0。17 μM)[9,10],而对其他肿瘤细胞(A549、KB、KB-VIN 等),甚至对非TNBC乳癌细胞株MCF-7均没有明显的抑制活性。文献综述

通过流式细胞仪分析PC-A对MDA-MB-231细胞周期的影响,结果显示PC-A能够使MDA-MB-231细胞周期阻滞在G2/M期。对于TNBC这种尚无针对性治疗方案的恶性肿瘤而言,这是一个重要发现。

   

    这类倍半萜化合物主要来源于植物、微生物以及人工合成。本文主要针对艾里莫芬烷倍半萜化合物的研究进展作简单地综述:

1 完整的艾里莫芬烷型倍半萜(Eremophilane) 

Masahiko Isaka等从Xylaria sp。 BCC 5484中分离得到3个新的艾里莫芬烷型倍半萜(1-3)[11]。 Masahiko Isaka等从腐木真菌Xylaria allantoidea BCC 23163中发现了一个艾里莫芬烷型倍半萜eremoxylarin(4),活性测试显示化合物4对恶性疟原虫K1有活性(IC50=3。1 mg/ml),同时对NCI-H187细胞有细胞毒性(IC50=6。7 mg/ml)[12]。Masahiko Isaka等从Berkleasmium nigroapicale BCC 8220的腐生真菌中分离得到五个新型艾里莫芬烷倍半萜类化合物(5-9),其中化合物7和9细胞毒活性测试结果显示其对抗癌症细胞系(NCI-H187, MCF-7, and KB)以及良性的维洛细胞的IC50值为1。1-7。5 mg/ml,而这些化合物还显示各自的抗疟活性,其IC50值分别为3。1 mg/ml和2。8 mg/ml [13] 。Yong Fu Huang等从海洋真菌Penicillium sp。 BL27-2中发现六个艾里莫芬烷型倍半萜,分别为3-acetyl-9, 7 (11)-dien-7a-hydroxy-8-oxoeremophilane (10), 3-acetyl-13-deoxyphomenone (11), Sporogen-AO 1 (12), 7-hydroxypetasol(13), 8a-hydroxy-13-deo -xyphomenone (14) 和6-dehydropetasol (15),活性测试显示三元氧环对于艾里莫芬烷型倍半萜的生物活性必不可少,并且证实乙酰化作用能够提高这类化合物的生物活性,其中含有乙酰基的化合物10细胞毒活性最强[14] 。Shuang Wang等从Basidiomycete Polyporus ellisii中发现四个新的艾里莫芬烷型倍半萜(16-19)但所有的化合物没有表现出显著的活性[15]。Duy Hoang Le 等从Sarcographa tricosa中分离得到3个新的艾里莫芬烷型倍半萜烯3-epi-petasol (20), dihydropetasol (21) 和 sarcographol(22) [16]。Taiji Hatakeyama等从Microdiplodia sp。 KS 75-1的体内寄生菌中分离得到两个新的艾里莫芬烷倍半萜烯化合物23和24,化合物23和24显示对铜绿假单胞菌抗菌活性[17]。Sergio Martı′nez-Luis等从真菌Malbranchea aurantiaca中分离得到艾里莫芬烷倍半萜化合物1-hydroxy-2-oxoeremophil-1(10),7(11),8(9)-trien-12(8)-olide(25),活性测试显示此代谢物25能显著抑制Amaranthus hypochondriacus的幼根生长,IC50值为6。57 μM,此外该化合物25还可抑制激活calmodulin-dependent酶cAMP磷酸二酯酶(IC50=10。2 μM) [18]。Aiqun Lin等从南极深海衍生真菌Penicillium sp。 PR19 N-1中发现了5种新的艾里莫芬烷型倍半萜(26-30)和一个内酰胺型艾里莫芬烷(31),倍半萜化合物来:自[优.尔]论,文-网www.youerw.com +QQ752018766- 26,27,29-31用HL-60和A-549人类癌症细胞系来评估它们的细胞毒性,其中30对A-549细胞的活性最强,其IC50值为5。2 μM [19]。Mingzi Wang等从内寄生真菌Tubercularia sp。 TF5中发现了一个名叫tuberculariols的新型艾里莫芬烷型倍半萜(32) [20]。Totsaporn Srisapoomi等从朽木菌Xylaria feejeensis 2FB-PPM08M中发现integric酸(33),为完整的艾里莫芬烷型倍半萜 [21]。Leonard A。 McDonald等从marine-derived xylariaceous真菌LL-07H239中发现一个新的艾里莫芬烷倍半萜07H239-A(34),这个化合物的特征显示对各种癌症细胞系有细胞毒性,对CCRFCEM白血病系有一些选择性(IC50=0。9 μg/ml) [22]。Charuwan Daengrot等从土壤真菌Penicillium copticola PSU-RSPG138中发现两个新的艾里莫芬烷型倍半萜penicilleremophilanes (35) 和 (38),化合物35对P。恶性疟原虫(falciparum)大约只有一半的有效性,其IC50=3。45 µM,显示较弱的细胞毒性活动 [23]。Juliana R。 Gubiani等从Alibertia macrophylla中分离到的Camarops sp。内生真菌中发现两个新型艾里莫芬烷型倍半萜,xylarenones(36)和(37) [24]。Paulina Del Valle等从粪便真菌Penicillium sp。 G1-a14中发现一种植物性毒素艾里莫芬烷型倍半萜3R,6R-dihydroxy-9,7(11)-dien-8-oxoeremophilane (39)和3个已知的衍生物isopetasol (40), sporogen AO-1 (41), and dihydrosporogen AO-1 (42),活性测试显示化合物41和42对苋属(Amaranthus hypochondriacus)和稗属(Echinochloa crus-galli)的幼根生长有显著的抑制作用,这两个化合物作用于苋属的IC50值均为0。17 mM,作用于稗属的IC50值分别为0。17 mM、0。30 mM [25]。Masahiko Isaka等从真菌Xylaria sp。 BCC 21097中发现7个艾里莫芬烷型倍半萜(43-49),活性测试显示Eremophilanolides拥有α亚甲基-γ-内酯(43-45),而其类似物(48) 具有环内双键,没有细胞毒活性[26]。Yunbao Liu等从有毒植物Gelsemium elegans的内生真菌Guignardia mangiferae中分离得到了3个新的艾里莫芬烷倍半萜烯(50-52),活性测试显示化合物50-52抑制BV2细胞内脂多糖介导的NO生成,其IC50值分别是15。2 μM、6。4 μM、4。2 μM时没有生产BV2细胞,而当IC50=3。9 μM时则可以有效控制姜黄素 [27]。Dan Sørensen等从罗克福尔青霉菌DAOM 232127中分离得到3个艾里莫芬烷倍半萜烯(53-55) [28]。 (责任编辑:q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