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红外光谱技术用于桑叶中毒死蜱残留的定量分析研究(2)
时间:2022-08-28 18:59 来源:毕业论文 作者:毕业论文 点击:次
1。5。5 近红外光谱技术的应用 7 1。6 国内外近红外光谱技术的发展 。 8 1。7 课题的研究现状 。 9 1。8 展望 10 1。9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10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12 2。1 样品与设备 12 2。1。1 样品 。 12 2。1。2 设备 。 12 2。2 实验步骤 12 2。2。1 样品采集与处理 。 12 2。2。2 样品检测 。 13 2。2。3 校正模型的建立 。 13 第三章 结果与讨论 。 15 3。1 预处理方法的选择 15 3。2 数据分析 16 3。2。1 模拟毒死蜱溶液的分析 。 16 3。2。2 桑叶毒死蜱残留的分析结果 。 17 3。3 讨论 20 结论 。 21 致谢 。 22 参考文献 。 23 第一章 绪论 1。1 引言 进入新世纪以来,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力度不断加大,人们基本上都不再为温饱 问题而担忧。不仅如此,越来越多的人们开始关注食品生态安全。在食品安全、生态 保护这一领域,农药残留的严重危害性得到了大家的一致认可。那么人们应当如何应 对农药污染这一影响食品安全的主要因素呢?在这层面,最好的方法是寻找一种行之 有效的检测手法。如此,我们才能防患于未然,对污染程度了然于胸。本文以毒死蜱 为代表,依托近现代化技术手段对其进行定量分析研究。在过往的研究中,我们已经 发现化学方法具有消耗大和耗时长的缺点。而近红外光谱技术在这一阶段的兴起无疑 是十分可喜的,它可以用于取代传统化学方法,且较之以往方法在各个方面都有了很 大提升,那么它在农药残留检测方面的应用是否也会有令人期待呢?近红外光谱在现 在的发展已趋于稳定,不但已经出现了各式各样、各种型号的光谱仪,而且对近红外 光谱的研究已经较为透彻。基于此目的,本实验尝试对桑叶中有机磷农药毒死蜱残留 量进行定量分析的可行性研究。 论文网 1。2 研究背景 随着社会生产力的不断提高,农业经济的不断发展,使得我国基本解决了食物 供应的问题,但同时也引发了愈来愈多的食物安全事故。人们在解决温饱问题之 余,也越来越关心食品生态安全这一新世纪广受关注的话题。在这之中,农药污染 对食品生态安全的影响是极其巨大的。农药是由生物、某种天然物质或者几种物质 的混合物制备而成。发明农药的意义在于它能够针对性的杀灭相对应的害虫,提前 使用也可用作预防,此外,其对一些破坏植物生长的病原微生物也能起到抑制效 果。不仅如此,农药还能影响植物体内某些激素的化学合成从而达到控制成长的目 的。喷洒农药固然能够杀灭害虫, 但随着农药在农业产业中的逐渐普及, 滥用或过 量的施用也将致使其在农产品中的残留量超过标准,并且使食源性疾病的数目与种 类不断累积。长期食用农药残留超标的农副产品,虽然不会导致急性中毒,但可能引起人和动物的慢性中毒,导致疾病的发生,甚至影响到下一代[1]。有许多国家为 此纷纷明文规定了农药最大残留量,设定相关法律不允许超过标准的果蔬产品进入 本国市场,以免本国国民身体健康受到侵害,另外也有保护本国农业经济的目的在 里面。因此,人们迫切地需要一种能够对果蔬农药残留进行准确、实时监控的有效手 段。许多专家学者也都加入到了这个行列,为农业经济健康发展奉献出自己的心血 与努力。毒死蜱正是在这样的背景环境下在世界范围内的到广泛应用,用来防止粮 食,果蔬和其它经济作物。目前,毒死蜱仍属于全世界生产和销售最多的杀虫剂种 类中的一员。《家蚕农药中毒图谱》一书中有机磷农药毒死蜱对家蚕毒性被排在第七 顺位。所以施用毒死蜱必须远离桑树种植区。此外,还需小心施用,避免沾染到皮 肤。 (责任编辑:q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