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外许多学者对中华新米虾的胚胎发育[7]、生活习性[8-9]、形态特征[10]等做了深入的研究,但是在对中华新米虾与铜绿微囊藻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至今还没有什么研究。为了给中华新米虾养殖业中水环境的调控和管理提供重要的科学依据,促进我国虾类养殖业的健康发展,本文将国内外的有关研究进展做了进一步的概括,供将来从事中华新米虾的研究者参考。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中华新米虾又名草虾,虾的体型大、生长迅速、养殖周期短、其生活的环境范围广、所食食物的种类很多、耐高温、抵抗疾病的能力很强、产量高、长时间运输也不会大量死亡等特点。在世界上所有养殖虾类品种当中,它的养殖面积和产量都是最大的。通过掌握中华新米虾的生活习性,以及铜绿微囊藻对中华新米虾存活率的影响,对虾类养殖业在处理虾的生活水环境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并且在对维持水体生态系统平衡方面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11]。
为了增强中华新米虾、水资源的自然保护及虾的人工养殖,掌握并了解中华新米虾的各种生活习性、M.aeruginosa与中华新米虾存活率的养殖密度的关系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相关研究表明,在自然水体中,不仅水的温度会发生一些变化,而且水体中某些可食性藻类食物的浓度及浮游动物种群的密度也会发生一些变化[12],这些变化也会影响到M.aeruginosa与浮游动物种群之间的相互作用[13],因此本文探究了M.aeruginosa与中华新米虾存活率密度效应之间的相互影响。其目的在于促进和发展我国水产学这一新兴学科,为我国虾类和其它水产动物补充新资料,进一步减小与国际间的差距。与此同时也可以为中华新米虾的资源保护、增殖、养殖等方面提供更多的借鉴资料。
2 材料与方法
2.1 供试材料
实验所用的中华新米虾来自江苏师范大学的玉泉河,徐州汉王镇的拔剑泉以及徐州市文沃市场。均为健康活泼的个体;蓝藻(经鉴定为铜绿微囊藻)来自于睢宁金桥特禽养殖厂池塘。血球计数板(25格×16格)、光学显微镜、解剖镜、塑料水族箱(50cm×40cm×40cm)、长方形塑料小水箱(24cm×13cm×8cm)1000mL烧杯、500mL烧杯、胶头滴管、100mL量筒、20mL量筒、培养皿、盖玻片、5mL试管、滤纸。
2.2 中华新米虾的生物学特性及饲养
2.2.1 生物学特性
中华新米虾全身的颜色大多为墨绿色,在虾的背面中央有棕色斑纹,大多是呈不规则形状。虾一共有5对步足,其中前2对步足大多是呈钳状,并且螯的两指内侧凹陷,稍微呈匙状,尾端的丛毛好似刷子模样。主要生活于淡水池沼的水草间。
绿微囊藻与中华新米虾存活率密度效应的实验研究(3):http://www.youerw.com/shengwu/lunwen_432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