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打赏
当前位置: 毕业论文 > 生物论文 >

基于红豆杉皮培养木蹄层孔菌过程中化合物的分析(2)

时间:2020-05-21 21:26来源:毕业论文
5 2.1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多糖浓度 5 2.1.1葡萄糖浓度标准曲线的绘制 5 2.1.2红豆杉皮培养的木孔菌与红豆杉皮的多糖浓度测定结果 6 2.1.3木孔菌多糖浓度测定

5

2.1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多糖浓度 5

2.1.1葡萄糖浓度标准曲线的绘制 5

2.1.2红豆杉皮培养的木孔菌与红豆杉皮的多糖浓度测定结果 6

2.1.3木孔菌多糖浓度测定 6

2.2 HPLC测定样品三萜化合物含量 6

2.3 对木孔菌的石油醚组分进行GC-MS分析后的结果 8

3 讨论与分析 10

3.1多糖浓度测定结果分析 10

3.2 红豆杉皮在培养木孔菌前后三萜化合物Sinenxans A、Sinenxans B、Sinenxans C的含量变化原因以及转化途径 11

致谢 12

参考文献 12

前言

红豆杉是250万年前冰川世纪的遗留物,在业内被专家和学者称为植物界的活化石 [1]。红豆杉在全球范围内的分布稀少,因此在许多国家红豆杉是作为珍贵的保护植物来对待的。稀少的原因有很多,它自身在自然状态下生长极其缓慢,一旦其受到伤害,自我恢复能力差,这些特性限制了红豆杉的生长与繁殖,在世界范围内,很长一段时间内都没有规模很大的红豆杉林业资源基地。红豆杉在中国的分布同业较少,因此中国政府将红豆杉列为国家保护植物,称它为“国宝”,同时联合国颁布了法令,禁止胡乱开采、砍伐红豆杉。红豆杉其实也是一种药物,它在药用方面具有价值,我国的多部典籍中都有记载,其中在我国著名中医、中药学家李时珍所编著的《本草纲目》中编著了利用红豆杉为材料进行疾病治疗的一些内容。近代医学和药学研究表明,红豆杉中的活性成分主要为紫杉醇,英文名Paclitaxel,又被称泰素。它最早是从一种被称为太平洋短叶红豆杉的树皮中分离、纯化,是世界上最早发现能够对肿瘤细胞具有杀死作用的天然产物物质,同时也是第一个利用到临床治疗癌症的天然药物[2]。它在医治转移性的卵巢癌与乳腺癌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优势,是最有成效的药物之一[3],这其中还包括肺癌以及食道癌等疾病,它的抗癌特性以及数量稀少的特点,让它成为了世界公认的珍稀抗癌物种。另外对于癌症之外的肾脏炎症以及其它细小的病毒性炎症也有明显的疗效[4]。

    木蹄层孔菌(以下简称为木孔菌)是一种多年生长的大型真菌。它没有柄,颜色大致为灰、灰褐,以及由浅褐渐变成黑色的几种。它的子实体大至巨大,面积约为8~42×10~64 cm2,厚度大约为5到20 cm。它有一层明显的角质状皮层,皮层上具有明显的环状带以及环梭状,子实体的边缘部位钝实。如果菌种的生活环境阴暗潮湿或者极度黑暗,子实体会发生变异,形状呈现为棍状。它具有多层的菌管,颜色分层有些会非常明显,每层的厚度大约是3到5 cm,木孔菌的颜色主要层现出锈褐色,存在许多0.5到5 cm的软木栓质的菌管,菌管的颜色与菌种颜色基本一致,每个菌管的管口中每毫米分布3到4个,形状为圆形。木孔菌生长时间长,生长在木头桩上或者阔叶类树木的树干上,是一类木腐菌,源)自(优尔+文=论]文]网[www.youerw.com,会使直立的树木、歪倒的树木以及枯萎的树木产生白色状腐朽[5]。经药理实验研究证明它在消瘀活血方面具有一定的药理作用,也可以用于治疗咽喉食管类癌症,胃部癌症,子宫类癌症等疾症[6-7]。

三萜烯以及三萜皂苷都是三萜类物质的一种[8],它的普遍化学构造为多个去除-OH的异戊二烯头尾相连接,其中大多数三萜类物质有30个C,少数含有27个C[9]。三萜类化合物广泛存在于真菌、蕨类植物、单子叶及双子叶植物,在一些陆生和海洋生物中也有存在[10],双子叶类植物是三萜类物质分布最广的物种,它们通过以游离的状态或者以与和糖结合为糖苷的形式或者合成酯类之类的结构存留。三萜类物质经过药理实验研究后证明,它具有保护肝脏、抵抗癌细胞、加强身体免疫功能等诸多功效[11]。基于社会进步带来的日新月异的分析手段,比如色谱技术、波谱解析等检测手段,我们能够更加方便的分离和研究三萜类物质[12-13]。 基于红豆杉皮培养木蹄层孔菌过程中化合物的分析(2):http://www.youerw.com/shengwu/lunwen_52279.html

------分隔线----------------------------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