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农杆菌介导转化法。农杆菌是一种革兰氏阴性细菌,它在土壤中无处不在,它可以在自然条件的趋势下感染大多数双子叶植物的受伤部位,并诱导产生冠瘿瘤或发状根。Ti质粒和Ri质粒分别存在于根癌农杆菌和发根农杆菌的细胞中,其上有一段T-DNA,农杆菌通过侵染植物伤口进入细胞后,可以把T-DNA插入到所述植物基因组中。由此可知,农杆菌是一种天然的植物遗传转化体系。人们将目标基因的T-DNA区域变换后插入,用农杆菌的感染实现外源基因向植物细胞的转移与整合,然后通过细胞和组织培养技术,使转基因植物可再生。利用农杆菌介导的转化,最初只用于在双子叶植物中,近年来,农杆菌介导的转化已被普遍的使用在一些单子叶植物(尤其是水稻)中。
(2)基因枪介导转化法。利用火药爆炸或高压气体加速(这一加速装置被称为基因枪),将包裹了带目的基因的DNA溶液的直接进入一个完整的植物组织和细胞中,然后通过细胞和组织培养技术,再生出植株,选出阳性的转基因植株就是成功的转基因植物。与农杆菌介导转化相比,基因枪法转化的一个主要优点是不受受体植物的范围的限制。而且其载体质粒的构建也相对简单,因此也是目前广泛地应用于转基因植物的研究的一种方法。
(3)花粉管通道法。向子房注射含有目的基因的DNA溶液在植株授粉后,利用植物在开花、受精过程中形成的花粉管通道,将外源DNA导入受精卵细胞,并进一步的整合到受体细胞的基因组中,随着受精卵的发育而成为一个新的带转基因的个体。我国学者周光宇提出在20世纪80年代初期提出这个方法,我国是利用花粉管通道法培育出来目前推广面积最大的转基因抗虫棉的。这个方法的最大优点是不依赖组织培养的人工再生植株,技术十分简单,不需要设备齐全精良的实验室,常规育种工人容易掌握。
(4)原生质体融合。不同种的原生质体进行融合,可以实现两个不同基因组的融合。也可以是一种细胞内的细胞器,如线粒体或叶绿体与另一个细胞融合,此时,是一个细胞的细胞核在两种细胞来源的细胞质中,这就形成了胞质杂种。
1.2.2 Ti质粒简介
Ti质粒是存在于植物根癌土壤杆菌菌株中的质粒,它表达信息的方式是其特定部位与植物细胞核内的DNA组合,使得植物细胞肿瘤化,使得该质粒既有可以在细菌中表达的基因又有可以在植物中表达的基因,因此Ti质粒是迄今为止少数能携带外源的DNA插入到植物细胞染色体基因片段上的细菌质粒。源:自*优尔~·论,文'网·www.youerw.com/
1.2.3 Ti质粒的结构及其转化原理
根癌农杆菌Ti质粒是染色体外的遗传物质,是双链共价闭合的环状DNA分子。Ti质粒分为四个功能区域:①T-DNA区(transferred-DNA region),根癌农杆菌侵染植物细胞时,转移到植物细胞的一段DNA是从Ti质粒上切割下来T-DNA,所以被称为DNA转移。Ti质粒中十分重要的部分就是T-DNA,它既可以整合到植物细胞染色体上,又与肿瘤的形成有关。②Vir区(virulence region),Vir区是T-DNA区以外涉及诱发肿瘤的区域,可以激活T-DNA转移,使根癌农杆菌表现出毒性,因此称为毒区。③Con区(regions encoding conjugations),该区段上存在的基因与细菌间接合转移有关,调节Ti质粒在农杆菌之间的移动。由T-DNA区产生的冠瘿碱能激活其上的tra基因,诱导Ti质粒转移。④Ori区(origin of replication),Ori区上的基因调控Ti质粒进行自我复制[4]。
植物基因转化必须有Ti质粒上T-DNA(tranferredl)NA)和Vir(viruleneeregion)基因就是毒性区两个部分的参与[5]。利用根癌农菌Ti质粒这个天然的载体来组建植物基因重组的载体,将外源目的基因片段插入到已经修饰过的T-DNA区,用农杆菌侵染植物,在植物细胞中实现外源目的基因的转移。最后,利用细胞的全能性,通过细胞或組织培养,使目的基因的转化细胞被转移到植物基因组中,然后生成一个完整的转基因植株。 转基因生菜后代的初步分析(3):http://www.youerw.com/shengwu/lunwen_679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