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研究区概况文献综述
淮安市地处淮河流域中下游,素有“洪水走廊”之称。淮河上游近15。8万km²的水不断汇集,先进入洪泽湖,然后再次不断汇集,通过淮河入江水道、苏北灌溉总渠、淮河入海水道等途径,最后来水汇入江河湖海。其中,在淮安境内有洪泽湖,是中国第四大淡水湖泊,位于淮安市的西南部。同时,还有京杭大运河,直接贯穿淮安南北。
淮安市境内河流湖泊很多,水网密布水系繁杂,水利工程也比较多。其中,若以废黄河为界,淮安市以南属于淮河水系,以北则属沂沭泗水系。淮河水系的主要水体有淮河、洪泽湖、淮河入江水道、白马湖、苏北灌溉总渠、淮河入海水道、二河、里运河等;沂沭泗水系的主要水体有废黄河、盐河、淮沭河、中运河等。根据《2015年淮安市水资源公报》的资料显示,淮安市2015年平均降水量1180。6mm,折合降水总量约118。42亿m³,属于偏丰年。全市水资源总量54。27亿m³,其中,地表水资源量41。92亿m³,地下水资源量16。33亿m³,重复计算量3。98亿m³。全市总供水量29。43亿m³,其中,地表水供水量28。77亿m³,地下水供水量0。66亿m³。全市总用水量29。43亿m³,总耗水量19。45亿m³。全市人均用水量604m³,万元地区生产总值用水量107m³,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13。1m³。论文网
3研究方法
3。1计算模型
虚拟水这个新概念是由TonyAllan教授在1993年初提出的,它是指在生产和服务过程中所耗费的包含在商品中看不见的那部分水资源[3]。水足迹是指在一定技术条件下,任何已知人口的国家、地区或个人在一定时间内消耗的所以产品和服务所需要的水资源的量[4]。以下是参照戚瑞等基于水足迹理论构建的一套区域水资源评价指标体系模型[1]。在全球区域经济全球化和市场经济的作用下,地区之间的贸易使得商品在不同地区生产、在不同地方被消费,从而带动了虚拟水的流通[1]。因此,一个国家和地区的实际用水量计算表达式为:
① WFP=IWFP+EWFP 式1
式中:WFP:一个国家或地区水足迹;IWFP:内部水足迹,生产该地区居民所消费的商品与服务所利用的区域内水资源总量;EWFP:外部水足迹,其它国家或地区生产、并为本国或本地居民所消费的产品和服务
所消耗的水量;②内部水足迹(IWFP)等于国民经济部门的区域内水资源利用总量减去通过产品贸易而出口给其它地区的虚拟水量,表达式为:
IWFP=AWU+IWW+DWW+EWW-VWEdom 式2
式中:AWU:该国家或地区的农业生产用水量(不包括农业灌溉中损失的那部分水量);IWW:该国家或地区的工业生产用水量;
DWW:本地居民生活用水量;EWW:本地生态环境用水量;VWEdom:本地出口虚拟水量;③ EWFP=VWI-VWEre-export 式3
式中:VWI:该国家或地区从其他国家或地区进口的虚拟水总量;
VWEre-export:向其他国家或地区输出的进口产品再出口的虚拟水总量;图1为区域水足迹流向图。
基于水足迹理论的淮安市水资源评价(2):http://www.youerw.com/shuxue/lunwen_1986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