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意识敏感期:是儿童所有敏感期中最重要的,是儿童未来构建人格最早期的映射,儿童未来的性格、价值观都源于自我意识敏感期时的人格的形成。
社会规范敏感期:两岁半开始,儿童逐渐脱离以自我为中心,而对结交朋友、群体活动有明显倾向。
模仿敏感期:一般会在2岁左右出现,在这个期间孩子会模仿他身边的所见所闻,会重复父母的语言,父母的表情,模仿老师,模仿小朋友等。
儿童的敏感期会根据儿童成长环境等因素产生差异,是弹性的,本文会着重研究两种核心家庭中,家庭结构的完整性对敏感期儿童的心理、人际交往和自我控制三个方面的影响,并提出一些减少家庭结构完整性对敏感期儿童行为的负面影响的对策。
二、家庭结构对儿童行为影响的理论解释
在完整家庭中,儿童会与他的照顾者(父母)之间存在一种特殊的情感连接——依恋。最初的研究者主要研究母婴之间的依恋,到了现在,一般研究者普遍认为依恋是和人毕生有关的,最初的依恋关系是儿童为了个体生存而建立起来的,并且在在个体以后的生活中不断的产生作用。
目前,儿童依恋一共分为四种类型:文献综述
1.安全依恋
照顾者在这种关系中,对儿童十分关心、负责。此类型的儿童与照顾者关系密切,一般比较快乐、自信。
2.回避型
这种关系中照顾者对儿童不大负责,儿童没有形成对照顾者的依恋,也称无依恋儿童,会比较冷漠,自我。
3.矛盾型
照顾者在这种关系中对儿童的需要不敏感也不是特别关心。儿童感受不到照顾者的在意,十分焦虑,容易产生被抛弃的感觉。
4.混乱型
此类儿童一般受到照顾者的虐待,对照顾者十分恐惧或者怨恨。这类儿童表现出十分缺乏安全感,敏感多疑,也不信任自己。
除了第一种是安全依恋之外,其他三种都是不安全依恋。大多数儿童都属于安全依恋,不同的依恋类型,从长远来看影响到儿童以后的人际关系的建立,如果儿童的依恋关系没得到满足,他会对自己形成一个不好的印象,容易自卑,不敢与他人交往。其中家庭结构的不完整对儿童的依恋产生了巨大影响,大部分不完整家庭中的儿童都表现出不安全依恋。
三、家庭结构不完整对儿童行为影响的体现
家庭社会学理论认为,家庭是一个系统,由家庭成员构成。在家庭系统中,每个家庭成员都有特定的角色和功能,他们彼此依赖,互相影响,每个家庭成员的变化都会影响家庭 。在核心家庭中,一个显著的特点就是人口少,所以家庭结构的完整性甚为重要。研究表明,现在因为离异而变成不完整家庭的儿童越来越多,家庭的不完整使儿童赖以生存的家庭乐园一下子被破坏,家庭给予儿童内心的安全感和归宿感一下子消失,此时儿童很多敏感期都会被破坏。从另一方面看,家庭结构不完整意味着少一份溺爱,多一份独立,很多儿童在家庭结构破裂后,由于自身性格坚强,加上其照顾者的正面引导,不但其行为没有出现什么偏差,而且还比一般的儿童更加优秀,“孟母三迁”,“岳母刺字”,都说明了有个正确的引导者,可以减少就家庭结构不完整对儿童产生的负面影响。
本文主要以上海市奉贤区y社区为例(访谈对象介绍请见附录一),此社区中的不完整核心家庭主要分为两类:离异与父母一方去世。通过查阅文献与访谈调查对比完整的核心家庭与非完整的核心家庭中的敏感期儿童的表现,得出家庭结构不完整对儿童的心理变化、人际交往、自我控制三方面的负面影响: 家庭结构对3-6岁儿童的行为模式的影响(3):http://www.youerw.com/tiyu/lunwen_806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