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国家要在什么时候建成文化强国标准答案: 2035年

  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文化是重要因素。截至2021年底,全国共有公共图书馆3000多个、文化馆3000多个,乡镇(街道)文化站4万多个,村级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57万多个,农家书屋58万余家。在城市,“城市书房”“文化驿站”等文化空间成为市民休闲的好去处;在乡村,文化服务中心将农技知识、书报电影等送到农民群众身边;在线上,数字文娱、云端展览让观众足不出户就能获得精神食粮。党的十八大以来,覆盖城乡、便捷高效、保基本、促公平的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加快构建,广大人民群众享受到更加充实、更为丰富、更高质量的精神文化生活。

 

  中华文明自古就以开放包容闻名于世,在同其他文明的交流互鉴中不断焕发新的生命力。从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发表重要演讲到出席亚洲文明对话大会,从推进国际传播能力建设到加强人文交流合作,党的十八大以来,总提出文明交流互鉴的“中国方案”,积极推动不同文明交流对话,国家文化软实力和中华文化影响力大幅提升,中华文明新发展为人类文明进步贡献了新增量。当下,世界之变、时代之变、历史之变正以前所未有的方式展开。我们要坚持开放包容、互学互鉴的理念,加强对外文化交流和多层次文明对话,立足中国大地讲好中国故事,展示好丰富多彩、生动立体的中国形象。

 

  一个民族的复兴,总是以文化的兴盛为强大支撑;一个时代的进步,总是以文化的繁荣为鲜明标识。新时代新征程,我们必须更加坚定文化自信,自觉肩负起新的文化使命,创造光耀时代光耀世界的中华文化,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提供更为强大的思想保证、舆论支持、精神动力和文化条件,为做好党和国家各项工作提供强大的价值引领力、文化凝聚力和精神推动力。


上一篇:解放思想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大法宝
下一篇:钒氧化物电极材料的制备

锌铜合金钎焊工艺设计研究

BFO-ANbO3固溶体陶瓷的制备研究

聚合物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研究

PMMA/SAN双层薄膜去润湿行为研究

氮化硼异质结的光电探测器

生物态超疏水表面的制备和研究

间歇式时效处理对Al-5.8C...

我国风险投资的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分析

ASP.net+sqlserver企业设备管理系统设计与开发

网络语言“XX体”研究

安康汉江网讯

麦秸秆还田和沼液灌溉对...

互联网教育”变革路径研究进展【7972字】

新課改下小學语文洧效阅...

LiMn1-xFexPO4正极材料合成及充放电性能研究

张洁小说《无字》中的女性意识

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运动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