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当前,随着城市建设的快速发展,各种各样的房地产开发建设项目拆迁工作大面积铺开,作为政府土地归集的有效杠杆,土地储备制度已在各地推广。然而,由于拆迁补偿法规存在缺陷,各地土地收购储备的运行模式各不一样,但都既有市场运作的成分,也有政府行政的因素,无非是市场运作成分多一些,或是政论文网府行政因素多一些。拆迁利益矛盾日益激烈,暴力冲突。甚至诸如引火自焚的极端事件不断见诸于报端,拆迁已成为全国性的话题。面对如此严峻的形势,我们有必要探究纠纷产生的根源,找出解决纠纷的办法,为城市建设创造和平,稳定社会环境。目前全国各地强制拆迁公民合法私有房屋主要依据是国务院制订的城市房屋拆迁管理条例,它不能有效遏止和解决房屋拆迁纠纷。目前,各地正在进行的土地储备,严格意义上讲是一种土地经营行为,城市私有房屋土地使用权应依法确认,并在拆迁中予以公平补偿。从房地产市场购买房屋所有权人虽然当初购买房屋时没有直接和国家签订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合同,但是被拆迁房屋的开发商和政府订立过合同,列入拆迁范围的强行拆迁,于法无据,应当谨用;消除矛盾,必须在尊重被拆迁人各项权益的基础上进行公平协商。补偿。本文试图分析矛盾的根源,研究土地储备的性质。土地使用权的确认。强行拆迁的合法性和公平补偿的确定,最后提出建设性的建议,以期达到有益于城市建设的建康发展之目的。

关键字:城市拆迁;土地储备;公平补偿

近些年来,随着经营城市“理念的提出,各地各种房地产开发建设项目。拆迁工作大面积铺开。一方面,以较高的效率推动城市发展,改善城市形象,提高城市品位,另一方面,恶化了被拆迁人的生活状况,激化了社会矛盾。据建设部统计,2002年1_8月份,建设部受理来信共4820件次,其中,涉及拆迁问题的占28百分号。上访1730批次,其中反映拆迁问题的占70百分号;在集体上访的123批次中,拆迁问题占83。7百分号。据国家信访局统计,截至2003年8月底,国家信访局接到关于拆迁纠纷的投诉信件共11。641封,比2002年同期上升50百分号,上访人数5360人次,上升47百分号,近些年来,在有些地方拆迁问题已呈白热化趋势。安徽老农朱正亮天安门自焚受伤。南京居民翁彪自焚身亡等均涉及房屋拆迁问题。面对如此严峻的形势,我们有必要探究纠纷产生的根源,找出解决纠纷的办法,为城市建设创造和平。稳定的社会环境。

一。土地储备制度

当前,城市建设用地多采用土地储备的方式进行归集,拆迁补偿多发生在土地储备的收购阶段,因此。要弄清拆迁补偿,必须研究土地储备。

关于土地储备的定义,各地说法不一,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有两种:一种指土地储备机构依据规定,将需盘活的土地收回。收购予以储存,并通过前期开发利用和受政府委托预出让等形式,盘活存量土地资产的行为。“另一种是政府依照法定程序,运用市场机制,按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城市规划,对通过收购。收回。置换和征用等方式取得的土地进行前期开发,并予以储存,以供应和调控城市各类建设用地需求的一种经营管理制度。“

各地土地收购储备的运行模式各不一样,但都既有市场运作的成分。也有政府行政的因素,无非是市场运作的成分多一些,或是政府行政的因素多一些。

各地土地储备机构担当着双重角色:一是政府授权而行使部分行政权力,如代表政府制定收购储备计划等。二是根据市场经济规则而行使企业行为,如根据土地市场需求收购储备出让土地等。

那么,土地收购储备行为性质到底应该是什么?当前,大致有:1。行政行为说(强制说),2。民事行为说(自由论),3。区分说,4。经济法律行为说。实际上,细分行政主体在土地储备中的角色,即可看出土地储备的本质属性,土地管理部门依职权做出土地规划,适时土地储备机构作为拆迁人(收购者)进行拆迁,房屋拆迁主管部门对拆迁事务进行管理,拆迁人与被拆迁人进行补偿协商。拆迁补偿(收购土地)是其核心,根据土地储备的非公益性和拆迁的民事行为性,土地储备应为民事行为。只不过在整个过程中,参与的行政主体多,土地作为商品的特殊性质和土地市场的特别管理,使得收购过程行政色彩较浓。

二。关于土地使用权

土地储备意味着土地权属的变更,从理论上讲,土地收购是原用地人。土地储备机构如何合理分配土地收益,从实践中看,拆迁补偿纠纷也是利益的分配问题,一是双方的地位是否平等。二哪些该补偿。三是补偿标准如何定。下边将分别进行探讨。

按照传统的民法理论,物权分为自物权和他物权。自物权是对自己的物所享有的权利;他物权是对他人的物所享有的权利。对于他物权来讲,他物权人虽然不享有此物的所有权,但依照权能的划分,仍然可依法对他人之物享有占有。使用。收益和依法处分的权利。罗马法以来,一个传统的基本愿则是优先保护房屋所有人权利,就是土地所有权人有义务尊重房产权人的权利。所有权人不得以自己的行为或任何方法损害用益权人的权利。“这种传统的民法物权论自罗马法始,已为现代各国民法所采用,在的民法通则中则表述为财产权和与财产权有关的财产权。

国有土地所有权包含占有权。使用权。收益权和处分权四种权能。国有土地使用权是从国有土地所有权派生出来的一项独立权能,指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依照法律规定,对依法占有的国有土地享有利用和取得收益的权利。按照民法通则的规定,土地使用权是一项民事权利,是一种物权,是一种他物权,是一种用益物权。依照的土地管理法等法律。法规的规定,可以清楚看出现阶段实行国有土地所有权与使用权相分离的制度。私房用地使用权以私房所有权为前提,也就是说地权随房权存在。变动与消灭。划拨土地“也是一种审批方式,它并不影响土地使用权本身财产权的性质。

虽说土地使用有期限。但对房屋而言,法律对房权的保护是没有固定期限的,房屋有多长寿命则地权有多长期限。因而原则上说只要房屋所有权存在,国家就不能收回其土地使用权,所以现在收回土地使用权“说法不能成立。

(一)房屋产权人土地使用权的法律确认

城市房产权人所享有的国有土地使用权的法律依据,虽然现行法律中未有集中具体规定,但在有关的法律规范中对这一问题还是作出了明确的解释。1990年4月23日国家土地管理局在给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城市宅基地所有权。使用权问题的复函中指出:“1982年宪法规定城市土地归国家所有后,公民对原属于自己的城市土地应该自然享有使用权。“1995年3月11日国家土地管理局在确定土地所有权和土地使用权的若干规定中进一步提出:“土地使用者经国家依法划拨。出让或解放初期接收。沿用,或通过依法转让。继承。接受土地上建筑物等方式使用国有土地的,可以确定其国有土地使用权“,“土地公有制之前,通过购买房屋土地及租赁土地方式使用私有土地的,土地转为国有后迄今仍继续使用的,可确定现使用者的国有土地使用权。“1988年12月29日重新修订的土地管理法第七条规定“国有土地和集体所有的土地可以依法确定给个人使用“。由此可以看到,有关的法律法规对城市私房产权人享有国有土地使用权是予以确认的,原则是明确的。

从房地产市场购买房屋的房屋所有权人虽然当初购买房屋时没有直接和国家签订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合同,但是被拆迁房屋的开发商和政府订立过合同,列入拆迁范围的,可以视作被拆迁人通过向开发商支付对价的方式取得了开发商在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合同中享有的土地使用权,土地使用权作为财产性权利被转让,房屋所有权人是土地使用权拥有者。

﹙二﹚城市土地使用权转移收益问题。

首先,由于被拆迁人合法拥有被拆迁房屋的土地使用权,被拆迁人就有权利获得土地使用权转让产生的收益。

其次,国家将属于被拆迁人的土地使用权出让给拆迁人并从中获得收益,没有法理的依据。被拆迁人作为土地使用权的权利人享有占有。按合法的目的使用国有土地的权利,不受他人干涉。土地储备过程中,一边无偿强制收回,一边转手向开发商出让,并谋利益,于法无据,于理不公。国家享有国有土地所有权,被拆迁人享有国有土地使用权,根据他物权优于自物权的原理,在合法期限内,被拆迁人的使用权是可以对抗国家的所有权的。政府在没有征得被拆迁人同意的情况下将土地出让给开发商,属于无权处分行为,如果得不到被拆迁人追认,政府和开发商签订的土地出让合同无效。政府从中牟利,亦不合法。

三。关于强行拆迁

根据城市房屋拆迁管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的规定,房屋拆迁是指建设单位根据城市规划要求和拆迁许可证,依法拆除批准的建设用地范围内的房屋及其他附属物,并对被拆迁人进行补偿。安置的行为。

房屋强行拆迁权的核心在于它的强制力,它不需被拆迁人同意就能够产生法律效力。由于这项权力的行使以国家权力作为后盾并涉及私人房屋所有权的保护,因此,防止该项权力的滥用,便成为判定拆迁权行使合法性的关键。

(一)拆迁权实体合法的唯一标准---社会公共利益

前面已经论述过,房屋拆迁产生的法律后果之一是土地权利流转给拆迁人。而为了判定拆迁权是否被滥用,应当首先在法律上设置一个标准,用以评判一项具体的拆迁行为是否合法。这项标准就是“公共利益“。

目前一些地方政府对公民房屋强制拆迁中一个最常用的理由是个人利益要服从公共利益“。什么是公共利益“?

公共利益“在法律上应该严格界定,台湾地区的有关规定将公共利益列举为:铁路。交通。学校。公用设施。国防。教育。法国。日本。德国也分别在有关法规中就公共利益作出具体规定,均不含所谓经营城市“的政府利行为。

在,“公共利益“的法律地位在立法中得到了确立。首先是宪法,该法第10第3款规定:“国家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可以依照法律规定对土地实行征用“。其次是土地管理法。该法第2条第2款规定,“国家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可以依法对集体所有的土地实行征用“,并同时在第58条第1款第(一)项规定,国家因为公共利益需要使用土地的,可以依法收回国有土地使用权。第三是城市房地产管理法。该法第19条规定,在特殊情况下,国家可以根据社会公共利益的需要,依照法律程序提前收回出让土地使用权。第四是城镇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和转让暂行条例。该条例第42条规定,在特殊情况下,国家根据社会公共利益的需要,可以依法收回土地使用权。显然,从宪法。法律到行政法规,“社会公共利益“都成为了征用土地。收回土地的前提条件,并且在概念使用上都是一致的。城市私有房屋管理条例第4条规定:“城市私有房屋因国家建设需要征用拆迁时,建设单位应当给予房屋所有人合理的补偿……“。。何谓“国家建设“,1999年1月1日前施行的土地管理法列专章规定“国家建设用地“,在第21条中对“国家建设“作了这样的限定,“国家为了进行经济。文化。国防建设以及兴办社会公共事业“,并在第22条中进一步诠释:国家进行经济。文化。国防建设以及兴办社会公共事业的建设项目,只能是列入固定资产投资计划或者按照规定准许建设的国家建设项目。然而,在房屋拆迁立法上,这一立法宗旨却悄然发生着变化。新城市房屋拆迁管理条例第2条规定:“在城市规划区内国有土地上实施房屋拆迁,并需要对被拆迁人补偿。安置的,适用本条例“。事实上,该条例就未对拆迁行为本身的合法性作出任何规定,并给公权介入私权留下缺口。按上位法优优先原则,公共利益应按土地法规定界,土地法第54条规定可以土地划拨的事业才能构成公共利益。

[1][2]下一页

上一篇:论地方权力的宪法化【4357字】
下一篇:论基本公共服务的宪法基础【2487字】

高职院校经济法課程教學改革探析【3001字】

雾霾天气引发的法律思考【2652字】

雇工致人损害归责理论研究【6514字】

隐私权的经济分析【7071字】

金融诈骗罪之非法占洧目的”研究【2797字】

金融消费者的权益保护路径【3758字】

金融创新与金融监管【7468字】

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运动疗...

新課改下小學语文洧效阅...

LiMn1-xFexPO4正极材料合成及充放电性能研究

麦秸秆还田和沼液灌溉对...

网络语言“XX体”研究

安康汉江网讯

我国风险投资的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分析

ASP.net+sqlserver企业设备管理系统设计与开发

互联网教育”变革路径研究进展【7972字】

张洁小说《无字》中的女性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