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摘要:
提到自由裁量权,法学专业的人并不陌生,我们经常在法学教材。论文。书刊。杂志上看到过这个词,对其含义也大概心领神会。但究竟什么是自由裁量权?目前教材也好,学术论文也罢,都没有给出一个严谨的定义,以至于社会公众,甚至包括有些法律职业人士,对自由裁量权都不能有一个清晰,准确的论文网认识。这种现象不仅使法治环境下相关领域(宪法。行政法。法理等)的法学研究显得不够周全,更使中国执法。司法状况中屡禁不止的人“的因素具有更大的活动空间,发挥更大的模糊作用和破坏作用。笔者认为,自由裁量权并不能简单的理解为:权利(力)主体对自己所享有的权利(力)在自己的权限范围内自由进行处分的权能。虽然法律明确规定或列举了自由裁量权的适用情形,表明行政机关认识到所涉情形下仅通过一般法律条文的规范指引,并不能达到法律所追求的公平正义,于是授权执法行政机关在适用法律处理相关情形时,根据事情的特殊性,秉承法律良知和公平正义的原则进行处理。由此可见,自由裁量权的存在是来源于法律的授权,任何超过授权范围的自由裁量权“都是越权而应当受到禁止的。本文着重论述了:自由裁量权的概念。分类及对自由裁量权滥用控制的必要性;司法对行政自由裁量权的控制;行政机关的内部控制等。
关键字:自由裁量权公正善意私利
自由裁量权是指国家行政机关在法律。法规规定的原则和范围内有选择余地的处置权利。它是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在行政执法活动中客观存在的,有法律。法规授予的职权。各行政执法机关作为对社会监督管理的职能部门,国家法律法规赋予了其较多的自由裁量权。例如:经济执法领域,无照经营查处取缔办法规定,无照经营“可处以2万元以下罚款“。如以一元作为起点,2万元作为上限,其相差20000倍,足见其比例之悬殊,自由裁量空间之巨大。如何合法。合理地行使自由裁量权,对公平公正执法。进行人性化管理,构建和谐社会的法制目标,显示出极大的现实性和必要性。
一。行政执法中自由裁量权存在的必要性
1。随着现代社会经济和科技的发展,行政执法部门监督和管理社会生活的职能和范围不断扩大,需要相应的自由裁量权,从而与日新月异的现实相适应。
2。效率是行政的生命。赋予行政执法部门以自由裁量的权力,能使其审时度势地及时处理问题,维护社会秩序的健康运行。
3。从法律本身而言,面对复杂的社会关系,法律法规不能概括完美,罗列穷尽,做出非常细致的规定。因此,从立法技术上看,有限的法律只能做出一些较原则的规定,做出可供选择的措施和上下活动的幅度,促使行政主体灵活机动地因人因事做出更有成效的管理。
4。行政执法自由裁量权的行使,必须根据客观实际情况和法律精神及自己的理性判断加以灵活处理,做到相同情况相同处理,不同情况不同处理“。这就要求行政机关必须有自由裁量权。
二。自由裁量权的分类
根据先行行政法律。法规的规定,可将自由裁量权归纳为以下几种:
1。在行政处罚幅度内的自由裁量权:即行政机关在对行政管理相对人作出行政处罚时,可在法定的处罚幅度内自由选择。它包括在同一处罚种类幅度的自由选择和不同处罚种类的自由选择。例如,治安管理处罚条例第24条规定了违反本条规定的处以十五日以下拘留。二百元以下罚款或者警告“,也就是说,即可以在拘留。罚款。警告这三种处罚中选择一种,也可以就拘留或罚款选择天数或数额。
2。选择行为方式的自由裁量权:即行政机关在选择具体行政行为的方式上,有自由裁量权的权力,它包括作为与不作为。例如,海关法第21条第3款规定:前两宽所列货物不宜长期保存的,海关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提前处理。“也就是说,海关在处理方式上(如变价。冰冻等),有选择的余地,可以“的语义包涵了允许海关作为或不作为。
3。作出具体行政行为时限的自由裁量权:有相当数量的行政法律。法规均未规定作出具体行政行为的时限,这说明行政机关在何时作出具体行政行为上有自由选择的余地。
4。对事实性质认定的自由裁量权:即行政机关对行政管理相对人的行为性质或者被管理事项的性质的认定有自由裁量的权力。例如,渔港水域交通安全管理条理第21条第(3)项规定:在渔港内的航道。港池。锚地和停泊区从事有碍海上交通安全的捕捞。养殖等生产活动的“可给予警告式或罚款。这里的生产活动对海上交通安全是否有碍“,缺乏客观衡量标准,行政机关对有碍“性质的认定有很大的自由裁量权。
5。对情节轻重认定的自由裁量权:的行政法律。法规不少都有情节较轻的“。情节严重的“这样语义模糊的词,又没有规定认定情节轻重的法定条件,这样行政机关对情节轻重的自由裁量权。
6。决定是否执行的自由裁量权:即对具体执行力的行政决定,法律。法规大都规定有行政机关决定是否执行。例如,行政诉讼法第66条规定: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对具体行政行为在法定期限内不提起诉讼又不履行的,行政机关可以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或者依法强制执行。“这里的可以“就表明了行政机关可以自由裁量。
三。行政执法中自由裁量权行使存在的问题
在行政执法中,自由裁量权每时都在行使之中,它有效增强了执法办案的准确性和灵活性。但是,也确实存在着以下很多问题:
1。人是有感情的,由于亲戚。朋友。战友。同学等原因,可能导致的自由裁量权的被滥用;
2。同样是感情的原因,由于发生过冲突,或由于是仇家等原因,可能导致的自由裁量权的被滥用;
3。由于个人工作能力。认识能力。知识水平冲突。道德水准等因素,可能导致的自由裁量权的被滥用;
4。由于利益因素,比如,此项决定对具体工作人员有利害关系,或由于具体工作人员受贿等因素,可能导致的自由裁量权的被滥用;
5。由于受来自领导的压力。同事的说情等因素的影响,可能导致的自由裁量权的被滥用;等等。
自由裁量权的滥用,一是不利于社会秩序的稳定。因为滥用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处理问题随意性很大,反复无常,不同情况相同处理,相同情况不同对待,引起群众怀疑。不信任,产生对立情绪,不配合执法,行政违法行为增多,导致经济秩序的不稳定;二是助长特权思想,滋生腐败,影响党和政府的形象。但是,社会事务是复杂的,对于偶发的事务,具体工作人员首次处理,法律虽然规定了原则,工作人员的判断标准可能会与公众标准发生偏差,工作人员认为是公正的,公众可能认为不公正;特别是在公正标准没有形成之前,对于偶发的。复杂的事务的公正处理,是很难把握的。因此,自由裁量权的滥用,在客观上也是不可避免的。正因为自由裁量权可能会被滥用,所以对自由裁量权必须进行控制。
四。正确行使自由裁量权的基本原则
从权力的本身属性来看,任何一项权力都是有腐蚀性和侵犯性,总是趋于滥用。由于自由裁量权的灵活性又决定了它的更易于被滥用。自由裁量权的滥用构成的违法往往是隐蔽的,不易为人们所识破。在现实生活中相应法律法规对行政自由裁量权的约束较少,给自由裁量权的被滥用留下了隐患。在实际执法中,由于地域不同。个人素质和价值取向不同,导致对法律法规的理解不同,从而也会产生自由裁量权的被滥用。故此,正确地行使自由裁量权须遵循以下原则和标准:
1。自由裁量权的行使,要公正。善意。合乎情理。
公正,就是在行使自由裁量权时要出于公心,做到相同情况相同处理,不同情况不同处理“;善意,就是行使自由裁量权时,要出于善良的意愿,不是图报复;合乎情理,就是行使自由裁量权时,要合乎人们的正常思维,是出于一个正常人的通常考虑而做出的行为。要合乎符合社会客观规律,如责令当事人撤除侵权商品上的商标标识,应视数量的多少而定,不能要求几分钟内完成。
2。自由裁量权的行使,要仅为正当目的。
仅为正当目的,是针对非正当目的而言的。非正当目的,是指出于私利等非正常的考虑。私利“是一个广义的概念,可分为直接私利“和间接私利“两种。直接私利“是指,自由裁量权的行使,直接能给行为人带来经济上或政治上的好处;间接私利“是指,自由裁量权的行使,虽然不能直接给行为人带来好处,但是却能给行为人带来未来的。可期待的经济利益或政治利益。如当事人违法事实轻微,却被处以最高额的处罚,显属对自由裁量权的滥用。
[1][2]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