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次

引言

一。计划的价值_为什么需要计划

(一)计划经济体制下计划的异化

(二)市场经济体制下计划的必要

(三)市场和计划_一元调节还是二元调节

二。市场和计划法_对计划法的两次限制

(一)计划法对计划权力的论文网限制和约束

(二)计划法的信赖保护机制

三。从法律救济到法律责任_计划法对计划的第二次“限制

(一)计划的法律救济

(二)计划法律责任

结语

引言

所谓计划,是指在掌握信息的基础上,对资源条件和外部环境作出分析,经过预测确定未来的行动目标,并以此制订未来行动方案。简言之,计划就是未来行动的方案。①计划法里的计划,一般多指国家经济(调控)计划,即与调控国民经济结构和运行有关的计划。计划法则是指体现国家计划内容,保障计划各项任务和总量指标实现的各有关法律。②

在,计划法由原来的经济法的龙头法“,到现在被忽视。作为经济法的点缀“的境况,其地位可谓大起大落“。笔者以为,从建国初期计划体制的确立,经由计划体制下计划之异化,再到市场体制下计划调控之必要,乃历史发展之必然,有其内在的历史逻辑性。

正处于由计划体制向市场体制的转轨过程之中。在经历了长期的计划经济体制,再转向市场体制的时候,尽管认识到了计划的缺陷和市场的优势,但计划体制的惯性和潜移默化“的作用仍然存在。虽然奉行个人本位“和权利本位“的民间社会能够比较快地适应市场经济,因为讲求利益“和效率“的市场与私人经济主体具有一种天然的相互适配性。但是,习惯了计划经济“思维模式的政府机构及其工作人员,有时仍然采取在‘市场经济’的名义下行‘计划经济’之事“的办法;甚至排斥市场。固守计划。然而同时,由于长期的历史因素的心理误导,饱受了计划一言堂“之苦的市场经济主体对计划又有一种本能的反感。甚至反对。

一味地否定市场体制下之计划,与一味地批判计划体制下之计划一样,都不是理性认识的基础而应有的客观态度。要改进由计划体制沿袭而来的政府的市场意识,同时强化市场(私人)经济主体的计划意识,并使二者能够殊途同归。达成共识,必须建立一个二者可以展开对话的平台。这一平台就是对计划及其意义。特别是计划与市场之间关系的正确理解。

一。计划的价值_为什么需要计划

理解市场经济体制下计划意义的最佳途径便是对计划的价值加以理论上的探讨。价值是指客体对于主体的意义或客体满足主体的有用性。计划的价值则是指计划对于计划主体的意义,即为什么需要计划。

(一)计划经济体制下计划的异化

所谓异化,作为一个哲学术语,乃指把自己的素质或力量转化为跟自己对立。支配自己的东西。就使用异化“一词解释了从劳动经由其对象_产品,再到私有财产的过程;并指出,由于劳动的异化,工人成为其劳动产品_资本所统治。奴役的对象。①从这个意义上讲,计划的异化又何尝不是如此呢?计划原为人们为组织。管理经济而对其加以事先规划的一种方式;但计划一旦产生。并得以作为体制“确立后,借助着国家权力渗透到国民生活的各个方面。各个层次,无微不至“地关怀“着人们的生活,不仅对经济发展的积极意义荡然无存,而且成为全面控制人们的一种桎梏“。从对计划及计划体制历史的简单回顾中,我们可以清楚地发现这一点。

新中国成立以后,百废待兴,因决定走一条不同以往的主义道路,并跨越资本原始积累的阶段,故唯有将一切重头来过。虽自身无经验可循,又恰有前苏联之计划模式可资借鉴,于是,国家统包统揽之计划体制初具规模:土地改革。公社建设。社会主义改造等群众运动接踵而至。应该承认,在建国初期的一段时期内,唯有如此之计划方能奏效告捷,完成社会转型之历史重任,其历史积极作用不应被抹杀。但同样不应忽视的是,计划自身固有之各种缺陷当时便已潜伏“,只是在国家以巩固政治统治“为其职能活动之中心。甚至全部内容时,计划之缺陷被掩藏而一时并未暴露,一如市场之固有缺陷于自由资本主义时期之情形。

一旦国家将其关注转向经济建设,计划之缺陷便初现端倪:计划信息收集渠道不畅,基层乃至中。高层单位信息谎报等问题层出不穷,计划对经济之预测及组织功能无从发挥;更加之对计划及计划者没有任何形式之限制,计划之缺陷愈加肆无忌惮,其异化“已为历史发展之必然。这从当时的赶英超美“的目标。大跃进。大炼钢铁运动及大放各种卫星“等情形中均可窥知。虽间或也创造了诸如和平号“空间站。10个月“造人民大会堂等一时辉煌,但其对经济的不良影响。甚至破坏,却在多年后才得以显现。

到20世纪60年代中期,各种盲目的群众生产运动之恶果开始显现,又由于三年自然灾害及与前苏联老大哥“的决裂,国家经济之困顿几入无以复加之境地。彼时本应为重新审视并反思计划性质与作用的绝好机会,但又因阶级斗争“占据了国家生活的全部,文化大GM“之十年浩劫席卷全国,计划之缺陷及其异化“再度被掩盖于巩固政治统治“的口号与活动之中,一个检讨历史的机会从此丧失。

此时之计划往往与群众运动相联系,也因计划之异化“使然。异化之计划既然要全方位地控制人们的生活,必然追求行动的整齐划一性,一切行为均按既定计划行事,当然也就要求计划执行人员。甚至受计划影响的全国人民在行动上。甚至思想上的统一性和单一性。诚如哈耶克所言:社会计划所指向的目标,是一个单一的目标体系,要使每个人为这个单一体系服务的最有效方法,就是使每个人都相信那些目标。“但这还是不够的。重要的是,人们应当把它们看成是他们自己的目标。……这些信仰必须要成为他们的信仰,成为一套被普遍接受的信条,以便使个人尽可能自愿地依照计划者所要求的方式行动。“而在当时之中国,国家通过引导人民的政治激情“甚至是狂热“,在使人民照着它所要求的那样去思想这方面取得了高度的成功。“②但是,人之所以为人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有其自身的思想并以此相互区别,短时期内的思想控制“可能会暂时奏效,但人之思想自主性及其求知欲注定最终会使这种控制失败。当人们意识到经济及思想等社会因素之多元化乃是现代民主国家之基本内涵时,其对包括计划在内的国家统一控制“自然会产生质疑,并随之以各种方式将这种疑问加以表现,从而促使进一步的社会变革的产生。

及至打倒四人帮。恢复正常国家生活之后,计划之异化“由于长期未加纠正,又有发展至登峰造极之势。此时之计划“已成为既定的。先入为主。且根深蒂固之概念,并由某些计划权力者于其组织经济之功用外,更开发出谋取特权及私利的好处来。所以,计划体制之下,人们“的思路是:在计划可以满足国家。或者更确切地说是某些政府及政府官员的任何“需要的前提下,为什么还需要市场呢?或者说为什么不需要计划呢?计划体制下的某些政府及其官员看不到计划的坏处“,只顾得享受计划给他们带来的源源不断的好处“,所以作为计划的决策者。制定者和执行者乃至监督者的他们找不出。更重要的是不愿意找出不需要计划“的任何理由,计划“的价值在这时得以最大化“;当然,其价值主体只是一部分既得利益者“,而非广大的人民群众。

从国民经济运行的实际情况来看,国家的经济职能十分发达,社会经济的结构和运行主要依靠国家调节,而国家对于社会经济的调节和管理基本上都是通过国家计划实施的,所以,所谓国家调节主要就是计划控制“,计划控制成为国家调节“的代名词。不仅计划范围包揽一切,而且计划指标多为指令性的,计划实施手段主要依靠行政命令。从国家对经济管理和调节的基本方式上分析,计划主要不是属于国家促导经济这种类型,而是包括了国家强制。国家参与和组织经济等各种方式在内的一种综合的。全面的管理和控制手段,①我们今天所认为的国家调节经济的三种方式都被计划控制所掩盖或取代:

在市场规制方面,由于计划经济就是(行政)垄断经济,作为计划制定者的国家或政府是最大的垄断者,而那些政府官员或者称之为既得利益集团充分享用着(行政)垄断给他们带来的特权和超额垄断利益“,当然不会去反对自己“_反垄断和限制竞争。因为,现代的计划运动是一种反对竞争本身的运动,是一面将竞争的一切宿敌都集结其下的新旗帜“②;反对竞争“的另一面含义就是赞成垄断“,计划主义者是主张并尽力促成垄断的,反过来,垄断又为计划主义者提供了种种特权和好处,二者可谓相得益彰。相互依存“。所以,在计划体制下的计划控制当中,根本就没有反垄断和限制竞争的位置。

在国家投资经营和宏观调控方面,国家垄断的主要方式之一就是由国家直接投资。在国民经济的各个领域建立国有企业,全面执行计划的各项内容,从而达到具体掌控经济生活各个方面的目的,我们今天所谓的国家经济参与“和经济促导“不过是实施计划的手段之一,国家投资经营法“和国家宏观调控法“也让位于计划法,以至于没有对其加以区分的必要而统一混合于计划法之中。

计划本为组织经济的一种方式,它在一定范围内配置资源的有效性及其固有之缺陷均为其内在的客观属性。只有对其予以相当之限制与制约,如以市场为前提。并辅之以法律控制等,其客观积极作用方可充分。有效发挥,其消极作用亦可被控制于合理限度内。计划经济体制下计划之异化,不仅脱离了计划组织经济之基本功能的定位,而且演变为阻挠经济发展。甚至导致经济倒退的障碍,更沦为某些既得利益者谋取个人私利的工具。然而造成这种异化的根源并不在于计划本身,而在于其所依附之体制的不合理性,在于计划被国家作为控制经济“的全部和唯一手段。要改变这种异化状态,扭转计划与经济。以及计划与人们之间的对立局面,必须通过社会变革以进一步发展社会生产力。所以,20世纪80年代初期,顺应历史潮流,作出改行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历史决断也就不难理解了。

(二)市场经济体制下计划的必要

让我们回到问题的实质方面上来,即市场体制下,为什么需要计划。其实,作为一种配置资源的手段,计划与市场一样,也不存在什么姓‘资’姓‘社’“的问题。暂且撇开在计划经济体制下,计划的功能与意义被全面强化乃至异化“的情况不说,在以市场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手段的市场经济体制下,计划的作用也是不可忽视的。

众所周知,市场调节机制并非万能,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即所谓市场缺陷。市场缺陷有三种,其中造成市场缺陷的第三种原因乃是市场调节的被动性和滞后性。虽然一般来说,市场主体的经济活动是受市场供求关系引导的,但往往是先有了某一产品一定量的交易与流通之后,其供求关系才能够真正地反映出来_从这个意义上讲,市场调节是被动的。同时,因为从产品投资。生产运营到市场价格形成和信息反馈,需要经过一段时间,而各个市场主体对有关信息的重视程度。掌握程度等的不同,这一段时间便成为一些市场主体在竞争中胜出的决定性条件,也是另一些市场主体被淘汰的灾难性因素_这种时间的间隔性使得市场不能在市场主体进行经济活动的同时精确地进行同步调节,因而具有了滞后性。

当市场主体的经营规模普遍不大的时候,市场调节的被动性和滞后性恰恰成为市场经济活动中正常的优胜劣汰“的推动因素,虽然可能给某些经营者个体的经济效益造成损害。亏损甚至破产,但并不妨害社会经济全局,反而使社会经济不断更新,从总体上保持生机和活力。然而当产业GM爆发后,市场经济从自由竞争走向了垄断,大规模的企业。即垄断企业逐步形成。他们对于超额垄断利润追逐的心理,往往使之凭仗自身的垄断优势,忽视市场需求而不断扩大投资,以致造成生产过剩和产品大量积压,最终由亏损到破产。与前述小企业不同,垄断企业的破产会对市场供求关系产生直接影响,同时还引起其他相关企业和经济部门的连锁反应,甚至引发经济危机和社会动荡等严重后果。此时,市场调节的被动性和滞后性便从正面转向了反面,成为严重影响市场机制正常发挥作用的障碍。

于是,国家开始介入经济运行,对社会经济进行某种调节,以维护和促进社会经济结构和运行的协调。稳定和发展。由于市场调节的事后性,引起某些领域投资膨胀和生产过剩,而另一些领域则投资不足,产品供不应求,由此发生结构比例失调。经济波动。对此,国家需要随时调查了解全社会及各部门。各行业。各地区的经济和市场情况,掌握各种经济数据和信息,作出科学分析和预测,或者进而拟订一定时期的经济发展规划或计划,指导社会投资,影响生产。流通。分配和消费等社会再生产各环节。①这时,计划的重要性便凸现出来了。

从上述意义上来说,计划具有弥补市场机制的内在缺陷,对经济进行宏观调控的职能,具体包括:(1)计划有助于保障经济总量的平衡;(2)计划有利于保障社会公共利益;(3)计划有利于引导投资和促进经济结构的合理化;(4)计划有助于市场主体预测经济发展趋势,减缓经济波动。②

计划一旦出现,就凭借其特有的上述宏观调控职能成为以国家计划_经济政策_调节工具“为轴线的宏观调控体系的起点和核心。而且,在现代国家,缺乏宏观调控(当然就包括计划调控)的市场经济体制都是不现实。甚至不可想象的:对于社会主义国家来说,尽管正在从计划体制向市场体制过渡,计划方式也由过去完全的指令性转变为以指导性为主,但即使将来市场体制确立,计划也是不可或缺的;同时,在今天高度发展的资本主义社会里,古典自由主义经济的原有形式已不能全面实现其机能,需要有人为的政策上的国家干预。因此,可以说任何意义上的计划,都有其必要性。“③

从更根本的意义上说,不论是计划经济体制。市场经济体制,还是近年来西方经济学者提出的所谓混合经济体制,计划的不可或缺性并不在于以何者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手段上,而在于经济“本身。经济是指通过生产。制造和分配短缺的物品以及提供短缺的服务来有计划地满足人们需求的各种条件和措施的总和。“④也就是说,经济本身就包含了计划因素在内;换言之,计划是任何一种经济形态固有的内在要素,任何一个市场都内涵了一定程度的计划需要“。同时,任何一种经济形态又是或应该是以市场为基础的,所以,在一种正常运行的经济体制下,计划与市场是相辅相成。和谐统一的。

(三)市场和计划_一元调节还是二元调节

在确定计划的上述价值意义之后,有必要对市场与计划之间的关系作进一步分析。所谓一元或二元调节,就是指经济调节是以市场为一元。还是以市场和计划为二元:前者以市场为基础,计划为补缺,计划始终不应超越正常的市场调节而越位“为主导性调节手段;后者则市场和计划二元并行,所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地位并不如前者牢固,存在着可能在并不是必要的情形下,计划对市场的非正常干预。以致于计划在一定程度上成为主导性调节手段。

现在不论是理论界。还是实务界,都存在着一种危险的观点,即强调实行的是宏观调控(包括计划)下的市场体制“;不仅否认了市场调节“在经济运行中的主导作用,而且将之置于(计划等)宏观调控之下的次要地位,实际上仍是一种变相的计划体制“,值得我们警惕。很显然,(计划)宏观调控下的市场“。市场与计划“以及市场体制之下的计划“,这些名词中的市场“与计划“之间的关系都是大不相同的,其主次关系依次递增(或递减)。以市场为主导的计划调控和计划(宏观)调控下的市场是是两种截然相反的态度,其中计划与市场的主次关系是大相径庭的。

以市场为主导的计划调控“说明,国家调节只是在正常的市场运转出现问题时的一种纠正手段,国家调节始终是以市场是否需要或者说市场运转是否正常为促发因素的;市场是主,国家调节是辅_这符合市场经济的一般规律。但是计划调控下的市场“则正好相反,市场成为国家意志的附属,其自我调节功能被抑制以至于丧失;同时,政府职能和目标的多元化,使其无法完全以市场为中心制定经济政策,导致所谓的国家调节“的效果无法超越市场调节本身。况且,目前的许多经济政策和做法,并不是源自于理论上的市场失灵“,而是根源于计划经济的惯性和本能;但计划经济从一开始就是立足于取消市场,消灭竞争的。⑤而且,计划调控虽然是在市场调节失灵时才发挥作用,但调控之计划的制定并非可以任意为之,仍然必须以市场规律为依托;换言之,计划调控的目的在于使市场调节恢复正常,并不是在市场调节之外再创造或实行另一套调控体制。所以,计划调控不仅以市场经济规律的扭曲为促发的前提,而且以市场经济规律恢复正常为最终目的之一;后者还是在中国当前计划实践中更应强调的方面。这从另一个角度也说明了市场体制乃一元调节“而非二元调节“。

对此,法国的经验和教训值得我们借鉴和参考。

法国在长期的计划实践中,形成了一系列独特的计划理论,二元调节理论(或指导性计划原理)是其中最具代表性的理论之一,曾经创造了法国的计划经济奇迹“。二元调节理论要解决的是自由市场经济下国家是否应有一个全国计划,国家计划与市场调节是一种什么关系。但从70年代中期开始,法国进入了计划的危机阶段:第一次危机发生的标志是1973-1975年世界性的经济危机和以德斯坦为首的右翼政治势力上台;第二次危机在1986年,标志是法国国有企业经营状况恶化和右翼势力在议会选举中获胜,希拉克再任总理;第三次危机发生在1993年,标志是以戴高乐派为首的右派联盟再度获得1993年3月议会选举的胜利,由前财政部长巴拉杜出任总理。如果说第一次危机涉及的仅是扩大还是缩小计划的范围,是如何实行计划的问题的话,那么,第二次危机则涉及到计划化本身有无存在必要的实质性问题了,第三次危机干脆中断了计划的实施,在巴拉杜总理的授意下,第十一计划甚至没交议会通过,使法国战后经济于1992-1997年间第一次在没有中期计划的情况下运行。

对于法国计划危机导致的计划失灵“的原因的分析,国内外学者有比较一致的看法,即石油危机“引起的国际经济形势的巨大波动和国际间信用关系的破坏,最终导致的国内经济的滞胀“。就业危机和投资条件恶化等,除此之外,其原因还包括:编制计划的信息不充分,不能兼顾全局;国家财政困难和国有企业实力的下降,使计划机制的影响力越来越小;计划信息的传递系统没有随着产业结构的调整而随之发生变化,导致新兴产业的发展与计划目标的距离越来越远。因此,法国计划失灵“有着深刻的历史背景,既是国际经济形势变化的产物,更是法国计划机制本身逐渐失去影响力的一种必然结果。①

类似的情况也出现在目前的中国,计划与市场的结合仍是一种板块式“结合(二元调节),二者各行其是,形成一种双轨运行“的模式;而不是融合式“结合(一元调节),在互相依存。互相联系的过程同发展。所以,法国的计划实践不仅给我们提供了正面的经验,同时也为我们呈现出其负面的教训,即计划与市场的二元调节“模式在现代市场经济体制下是行不通的,仍然必须强调市场在配置资源方面的基础性地位与作用,计划是对市场缺陷的一种弥补,正如作为第二次调节“的经济法是对第一次调节“的民商法的补位一样。我们应当始终牢记的是,真正的市场经济体制本身就包含了计划因素,或者说,计划“是市场“题中应有之义;计划是否以及怎样发挥作用,都必须以市场为前提,所以,只存在一元调节“。即市场调节。而所谓的二元调节“,即把计划提升到与市场相提并论的地位,势必造成计划与市场的冲突,削弱市场的主导性调节地位,导致一个不伦不类“的市场经济机制。甚至是变相“的计划体制。

二。市场和计划法_对计划的两次限制“

对于计划经济体制之下的计划,和古典经济学假设的(实际上并不可能存在的)完全自由竞争“的市场经济体制之下的市场,我们分别讨论其优越性是无意义的。如前文所述,计划与市场应当是任何一种运作正常的经济形态固有的内在因素,因此,计划的优越性与市场的优越性,只有在二者相结合。并且彼此相对于对方来说的情况下,才是有意义的。或者说,二者的优越性都在于弥补对方的缺陷与不足。

所以,如同市场本身有缺陷一样,计划也存在着一些先天或后天的缺陷,有学者对此作了比较全面。准确的概括,认为计划的缺陷主要包括:(1)计划对计划资源的依赖;(2)计划者对信息难以完全掌握;(3)计划过程中客观存在着基层单位的劝说行为和谎报军情现象;(4)计划需要高昂的组织成本。②计划的这些缺陷,从一定角度上讲,亦可看作是政府失灵的一部分。

众所周知,当市场能够自发地按照价值规律调节经济运行时,其相应的法律保障体系为民商法,也可称之为对市场的第一次调节“;否则,就需要国家调节的介入,与之相应的法律保障体系_经济法被称为对市场的第二次调节“。在前者,市场的自我调节是计划的前提,可以影响计划的制定或者限制计划的实施。甚至促使计划的修改与废除,从而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计划的某些缺陷对市场造成的负面影响,但不可能消化计划的所有缺陷。特别是在后者,当市场的内在缺陷于条件具备或变化而凸现。以至于市场失灵而自身难保“时,包括计划在内的宏观调控。反垄断与限制竞争以及国家投资经营等调节措施的介入,恰恰是为了尽可能弥补或消除市场的缺陷;市场对计划缺陷的影响就微乎其微了。此时,就需要从法律的角度来严格地制定与实施计划,力图将计划的缺陷限制在最小的范围之内_这就是计划法。从这个意义上,我们可以认为,市场是对包括计划在内的国家调节手段的第一次限制“,而包括计划法在内的经济法则是第二次限制“。需要补充说明的是,只是在市场得以自我调节时,经济法的作用才主要表现为对国家调节措施的限制;否则,经济法就是保障国家调节措施有效运作的法律保障。

所以,从根本上说,计划法是因循市场缺陷_国家调节_相应法律保障体系“这一逻辑主线发展的必然结果。针对市场机制的被动性和滞后性的内在缺陷,国家制定和实施各种经济计划和经济政策,运用税率。利率。汇率等经济杠杆和其他政策工具,引导和促进社会投资和经济发展,换言之,国家进行了一系列的宏观调控措施,作为国家调节经济的基本方式之一;为了规范和保障这一基本方式的正常运作,国家又需要制定国家经济引导促进法,或称宏观调控法,其中也就包括了计划法,其目的是保障计划的合理。科学编制及其有效的实施。

然而,在历史上,计划最初与法律似乎是无缘的。日本著名经济法学家金泽良雄认为,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前的日本,行政机关在没有法律根据的情况下,可以自由地制订计划,换言之,计划属于行政机关的自由活动范围,没有任何法律意义。但是在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下,国家主要运用行政命令的方式管理国民经济,此时计划可以被认为是行政措施的一种,被直接吸收到行政法律规范当中,甚至有的计划直接就以行政法规的形式表现出来,在一定程度上,计划与行政法规便等同起来。所以,即使是当计划只属于行政机关的职权范畴时,也具有一定的法律意义,只不过这种法律意义被掩盖在行政措施当中。何况,计划实现的手段,只要是求诸于法规的,便产生了计划与法的关系。……在计划的背后,可以说这些法律是各种行政活动的实质性基准。在这个意义上,计划与法是有关系的。“至于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计划所蕴涵的实质法律意义进一步显现出来,并且也被赋予了法的形式意义。①

计划法对计划的意义,除了上述总的理论意义外,主要还有以下两方面的实践意义:

(一)计划法对计划权力的限制和约束

计划经济体制下,计划对国民经济的全面干预。甚至控制主要得益于两种力量:一是计划与行政垄断权力的紧密结合,计划成为国家垄断经济的方式之一,得以借助行政权力的扩张而将其触角伸到社会经济的各个角落。二是受益于计划法的保驾护航“。计划经济是与人治社会紧密相联的,在实行法律工具主义“的人治社会中,计划法的唯一功能是确保计划全面。彻底的实现,计划的扩张性因此而得到空前的强化。而在奉行法治。追求法律至上“的市场经济体制下,计划法除了保障计划功能的正常。有效发挥之外,更重要的是限制计划作用的范围。约束有关计划主体在制定和实施计划过程中的权力,避免发生计划超越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地位的越位“现象。

有学者认为,在当前中国,权力脱离规范,以至非规范化。无规范化,或称为法律中的权力缺席“已为普遍之现象,成为对权力加以制约的最大障碍,由于控权对象缺失。权力制约丧失规范依凭。权力推定之可能。权力与责任失衡“等四致而成因果关系,故应加强公法建设,致权力为法所控,使权力成法治之权。②计划法亦为公法,其计划权力于计划法中之缺席。并致无法“制约之情形一如上述。权力者,乃权衡。确认和保障实现权利之力也,……且权力本身也是经由社会权衡。确认之力。“现权力脱离法之控制,超越作为其基础之权利,异化为无权(利)“之力或无法“之力,无非意图保障“权力者之利益_亦即权利与权利之本源,而忽视权利者之利益。③以上种种,于计划法领域之表露可谓淋漓尽致。

如笔者前文所述,计划体制下计划之横行无阻“,缘于其与权力之紧密结合,二者配合无间,为的是以(计划)权力“谋(经济)利益“。如今即打着迈向法治国家“之旗号,则起码表面上或形式上应将权力“纳入法之控制范围,尽管真正实现法治之权“还需假以时日。特别是在当前从计划经济转向市场经济的过程中,由于计划体制之惯性作用“及计划权力者或称既得利益集团的阻碍,通过计划法对计划权力加以限制和约束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需要补充说明的是,目前理论界在(包括计划法在内的)宏观调控法是限权法(或控权法)还是授权法的问题上存在较大的争论。①笔者认为,从全面的角度讲,宏观调控法应当首先是授权法,其次才是限权法。因为,宏观调控法的主要目的之一就是保障宏观调控措施顺利。有效地实施,而宏观调控又是政府针对市场失灵现象而采取的干预措施;在一元“的市场体制中,何为市场失灵?政府能否以及如何对市场失灵进行干预?都必须要有明确的法律依据,并获得充分的法律授权,这恰恰是宏观调控法所要解决的首要问题。

但目前强调宏观调控法是限权法“也不为过。正如有学者指出的那样,当前的经济现状,不是市场高度发达,而是市场发育不充分;阻碍经济发展的不是市场的内在缺陷,而是政府的过度存在;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之一,是政府的淡出和市场的渐入,所以必须限制和减少政府的经济权力。②造成这种现状的原因,从立法的角度上看,是对政府的授权过多。过滥。例如,1984年和1986年,全国人大或其常委会两次对国务院在对外开放和经济体制改革过程中的立法授权,权限不明。界限不清,使得国务院享有过大的行政权力,在一定程度上甚至侵蚀了立法权力,导致其在国民经济管理中的权力膨胀。乃至权力异化。在这种状况下,强调宏观调控法的限权法“性质,比首先突出其授权法“性质恐怕更有现实意义。

(二)计划法的信赖保护机制

计划法对计划的实践意义的另一方面,就是计划法为作为计划执行主体的市场经济主体(主要是私人经济主体)提供了其对计划的信赖保护机制。

不论计划是否具有法律上的拘束力,都会影响市场主体的经济活动:指导性计划为市场主体提供了经济发展的方向,并且通过一定的优惠措施诱导市场主体从事计划所指明的经济活动,从而实现计划任务;指令性计划则更不必说,其对有关市场主体的影响较指导性计划更为直接和深远。同时,计划的特性之一就是灵活性,意即随着经济形势的变动而相应地作出更改。但是,市场主体一旦选择了按照计划内容或者作了相应的准备工作。或者已经从事了经济活动之后,由于计划的变动导致其活动目的落空,不仅市场主体的有关经济利益遭到了损失,更重要的是损害了市场主体对计划的信赖期望。

对此,可以合同法上有关要约的不可撤销作一类比。联合国国际货物买卖合同公约第16条第2款规定了要约可以撤销,基本采纳了普通法系的观点;然而,在但书部分,却采用了大陆法系的信赖原则,规定在合同成立以前,写明或以其他方式表示要约是不可撤销的,或者受约人有理由信赖要约是不可撤销的,并且已本着对该项要约的信赖行事,则要约不能撤销。不能撤销“,意味着受约人一旦承诺,合同即成立,如果要约人不照约行事,便要承担违约责任。合同法第19条采用了与此基本相同的规定。计划,作为国家制定的。公开宣布的经济规划,当然具有公信力,经济主体完全有理由信赖这一点,并依计划行事,从而期待获得一定的经济利益;但是,如果经济形势的变化确实需要计划作出必要的更改,并非如上述要约般不能撤销,而同时计划权力主体又不承担任何违约责任“,对依计划行事的经济主体的损失不作出任何赔偿,则最终导致计划的公信力受损,失去对经济活动的引导性,计划就成为可有可无的摆设了。

所以,一方面要通过计划程序法来规定计划修改的程序,防止因计划权力主体的错误预测而对计划作出的不正确或不准确的修改,另一方面,必须保障依计划行事的经济主体对计划的信赖期望,即赋予其计划保障请求权。所谓计划保障请求权,是指利害关系人所享有的要求计划权力主体对其计划的信赖期望而产生之经济利益加以保障的请求权;利害关系人则是指为履行计划作了必要的准备工作,或者已经履行了计划的有关经济主体,其法律形态包括自然人。法人和非法人组织。计划保障请求权的目的,一是通过利害关系人的请求,发现计划权力主体修改计划所依据的对经济形势判断的错误,而恢复原计划的执行;二是在确有必要修改计划的情形下,对利害关系人的经济损失通过国家赔偿制度加以弥补,以确保公众对计划的信赖期望不致落空。

三。从法律救济到法律责任_计划法对计划的第二次限制“

相对于市场对计划的第一次限制“而言,由于市场的复杂性。自发性和不稳定性,通过具有权威性和稳定性等特质的法律_计划法对计划进行第二次限制“就显得尤为重要。而实施法律救济,并配置相应的法律责任,正是实现第二次限制“不可或缺的必要措施:实施法律救济,是为了使有关市场主体在其因计划而生利益遭受损害时存在寻求救济。获得赔偿或补偿的可能性;配置法律责任。尤其是计划权力主体的责任,则是为了使上述可能性能够最终得以落实。而这两方面,恰恰是目前计划法理论与实践的薄弱环节,成为制约其发展与完善的瓶颈“。从法律救济到法律责任“,实际上也是分别从前文所说的对计划管理者的计划权力主体_限制和约束计划权力,和对计划实际执行者的市场经济主体_提供信赖保护机制,这两个角度出发就计划法对计划的第二次限制“所作出的进一步的理论思考。

(一)计划的法律救济

1.计划法律救济之必要。所谓法律救济,是指当法律关系主体的权利和义务不能正常实现的情况下,依照法律规范对其加以补救和保护。法之设权。控权的目的在于规范权力或权利,并且确保在权利不能正常享有或权力不当行使时存在纠正或补救的可能,计划的法律救济,正是计划法领域中这种可能性的体现。尤其是在计划法领域,计划权力的缺席“已为普遍现象,其对市场经济主体之权利的超越,往往是出于计划权力者自身谋取不当利益的需求①(当然,也包括因合理因素导致的计划不当而损害市场经济主体的利益),所以,一方面需要从立法上规范权力,另一方面必须为权利主体配置相应的法律救济制度,以双管齐下,控制计划权力。维护权利主体之利益。

在计划法律关系当中,计划管理主体往往处于支配地位,尽管在计划制定过程中要求广泛吸取社会主体之意见,但实际操作中往往是仅凭其一己之力“。以单方意思表示作出,且计划的内容之概括性与宽泛性,往往使计划管理主体享有较大的自由裁量权,如果没有相应的法律救济,则易使计划的执行偏离其既定方向,而且,更严重的是会因计划管理主体的计划自由裁量权之滥用得不到纠正与补救,而助长其进一步滥用之可能。因此,从控制计划权力的角度出发,从保障市场主体计划权益的角度出发,应当也必须在依计划行事的市场主体的合法权益受到不当计划侵害时给予充分的法律救济。

2.计划法律救济之类型。按照实施法律救济的机关进行分类,可以将计划的法律救济分为以下几种:②

首先是权力机关救济。权力机关的计划救济分为权力机关对其自身制定的计划的法律救济和权力机关对行政机关制定的计划的法律救济两种:前者主要是一种内部的救济,通过权力机关内部的有关专门机构实施;后者是一种对行政机关的外部救济,而且由于当前行政机关行政权力扩张的现实因素,显得尤为重要。在英国,议会(权力机关)救济是其独有的一项制度。政府向议会负责是英国不成文宪法的基本原则之一,公民由于行政活动受到侵害时,可以通过本选区议员促使部长注意,也可由议员在议会中提出质问或提议进行辩论;对于重大问题,议会可以通过决议成立调查庭。③英国的这一经验可供借鉴。

其次是行政机关救济。行政机关的计划救济是指行政机关因其制定的计划损害利害关系人权益而给予相应的补救和赔偿;主要是行政机关系统内部,上级行政机关对下级行政机关的计划进行的救济。宪法第89条规定,国务院有权改变或撤销各部。各委员会发布的不适当的命令。指示和规章,改变或撤销地方各级国家行政机关的不适当的决定和命令。宪法第108条又规定,县级以上的地方各级人民政府领导下属各部门和下级人民政府的工作,有权改变或者撤销各工作部门和下级人民政府的不适当决定。国务院组织法第10条规定,各部。各委员会工作中的方针。政策。计划和重大行政措施,应向国务院请示报告,由国务院决定。以上规定均表明,事实上已建立起行政机关系统内部的法律救济制度,但仍需将其进一步规范化。体系化。

具体来说,上级行政机关对下级行政机关的计划法律救济,主要可以通过以下制度来进行:(1)行政复议制度。行政机关在行使职权过程中,相对人认为其制定的计划已构成具体行政行为,并侵犯其合法权益的,可以向上一级行政机关提出复议,由有复议权的行政机关对引起争议的计划行为进行审查,并视审查结果作出维持。变更或撤销具体行政行为的决定。同时,依据行政复议法第7条的规定,对所依据的计划也应有权审查。(2)报告工作制度。宪法第110条规定,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对上一级国家行政机关负责并报告工作。通过下级行政机关向上级行政机关的报告工作制度,实现上级行政机关对下级行政机关的决策活动和其他管理活动的监督,并对其不当之处加以纠正和补救。(3)监督检查制度。这主要是上级行政机关对下级行政机关执行法律。政策和计划的行为加以监督和检查。如果说报告工作制度需要依靠下级行政机关的主动的话,那么监督检查制度则由上级行政机关控制主动权,其目的在于保证法律法规的严肃性,防止在计划行为当中出现的违法违规行为。

此外,这里有必要介绍一下英国行政法上一项特殊的救济制度_强制卖出,它是公民对公共机构所具有的权利。根据1971年英国城乡计划法的规定,公民的土地或房屋因受公共机构执行计划的影响而不能合理地有益利用时,可以请求执行计划的机构购买公民因此而不能利用的地产。1973年的土地补偿法扩大了强制卖出的范围,包括已经宣布但尚未执行的计划所产生的损害在内。例如某一土地已预定作为公路或公园使用,所有者因此不能在市场上出卖该地,或只是在极不利条件下才能出卖该地。如果土地所有者需要出卖该地时,可以请求执行计划的机构按正常价格收买。同时,法律也规定了计划机构拒绝购买的理由,例如执行计划的机构可以公开声明该地不在征购范围内,或声明该计划在15年内不会执行等而拒绝购买。强制卖出制度对于目前因土地使用规划。城乡建设计划引发的土地纠纷的解决不无借鉴之处。

最后是司法机关救济。司法机关的救济是指计划的利害关系人认为计划侵害其合法权益而提起诉讼,由司法机关通过司法审查为当事人提供补救的救济方法。由于前两种救济方法的起因都有部分或全部自我监督的因素,而司法机关因其对于权力机关和行政机关而言具有相对的独立性,对二者的计划行为是一种外部的监督,所以对计划的利害关系人来说,司法机关的计划法律救济在三种救济方式当中具有最重要的地位,也是利害关系人寻求法律救济的最终途径。

但是,目前的司法机关救济显然并不完善。

第一,由于我们尚未建立违宪审查“制度,所以司法机关无权对权力机关的立法行为进行审查,当然也就无权对其颁布的相当于法律的计划提出质疑,只能依赖于权力机关的自我发现和自我纠正,又回到了权力机关自我救济的途径上。而自我监督和自我救济,如果不和外部监督和外部救济联系起来,从来都只能是片面的,对计划的利害关系人的保护也不可能是全面的。

第二,司法机关对行政机关制定的计划是否有权通过诉讼的方式加以审查,即行政计划的可诉性问题,也存在着争议。对于行政计划的纠纷,可以分为对计划的具体内容的不服和对计划的制定本身不服两种情况,其解决的方法不能一概而论。对于前者,一般认为不是对特定个人的具体处分,因而欠缺诉讼的成熟性。以日本的土地使用规划为例,一旦制定了土地区划整理事业计划,在该区域内土地的形状。性质的变更,建筑物的新建等都要受到一定的限制,在这种限度内,该计划具有法律效果。但是,日本最高法院认为,在这种阶段尚欠缺诉讼的成熟性。①但是,也有人认为,具体的事业实施计划实质上决定着有利害关系者将来的权利关系,并且,若公共事业的实施有非法的地方,早期纠正违法行为,合法地实施有关事业,无论是对于事业主来说,还是对于国民来说,都是有百利而无一害的。所以,大多数日本学者认为,也许还不能承认对抽象的基本计划提起诉讼,但当怀疑具体的事业实施计划有违法性质时,应该允许提起诉讼,以谋求阶段性疑问的解除,然后再重新开始公共事业的实施。从这种观点出发,下级法院的判决中,出现了许多与最高法院相左的意见,例如,日本札幌高等法院1971年12月23日关于土地改良事业计划决定的判决。②

对于行政计划制定本身不服的司法审查,不少国家在司法实践中已予以肯定。一般认为,计划的制定(广义上理解,包括制定。修改和废止)属于行政行为,利害关系人对计划制定行为不服的,可以提起行政诉讼。对此,某些国家的法律也作出了明文规定,例如,德国行政法院法第40条规定,利害关系人对行政计划制定行为不服的,可以提起撤销之诉。③

3.计划保障请求权。如果说,上述三种救济方式主要是从国家机关的角度来考虑的话,那么,从计划的利害关系人的角度出发,其是否享有计划保障请求权则成为其合法权益能否得到法律救济的关键。所谓计划保障请求权,是指利害关系人所享有的要求计划权力主体对其计划的信赖期望而产生之经济利益加以保障的请求权。

有关主体得以行使计划保障请求权的条件包括:(1)计划具有法律约束力,计划管理主体负有制定。修改。废除,以及组织实施和监督的义务,但计划管理主体没有履行该项义务;(2)请求权人对计划管理主体的计划义务履行行为享有现实的或可期待利益,或者是为履行计划作了必要的准备工作,或者已经履行了计划的部分或全部内容,也就是说请求权人的合法权益与有关计划管理行为具有直接利害关系;(3)请求权人的合法权益因计划管理主体未履行其义务的行为(作为或不作为)而受到了损害,这种损害可以是实际损害,也可以是可得利益的损害。

依据其请求的内容不同,可以将计划保障请求权分为计划执行请求权。计划补救措施请求权和计划赔偿请求权:

(1)计划执行请求权。当请求权人对计划的履行享有现实的或可期待的利益,而计划管理主体由于错误的判断,变更了原计划的执行_这种变更包括中止。修改或终止,并对上述请求权人的利益造成损害的,请求权人可以请求有关管理主体恢复原计划的执行。

(2)计划补救措施请求权。当原计划的变更确有必要,并经计划管理主体加以说明后,请求权人可以要求计划管理主体采取相应的过渡措施,其目的在于为利害关系人适应新的情况提供调整的时间和条件,尽可能将损失减少到最小。关于补救措施请求权,德国联邦行政程序法第75条第2款规定:计划确定之后发生不可预见的影响,或者依计划确定之设施后而影响他人权利的,关系人可请求行政机关设置防护措施,建立和维护上列设施,使其免受损失。计划确定机关应当以决定形式命令计划拟定主体承担上述义务。该措施或设施不适当或与计划不一致的,关系人有权要求给予适当的金钱补偿。确定计划程序结束后,毗邻土地所有人应当承担由此产生的费用,但该变化因自然现象或不可抗力造成的,不在此限。“

(3)计划赔偿请求权。一般而言,三项请求权均可分别单独行使,计划赔偿请求权还可与前两项请求权中的任何一项共同行使。当因计划的变更。或因计划的补救措施不及时已经给利害关系人造成了损失,则请求权人可以同时请求赔偿其损失。如日本某市政府制定了公营住宅建设计划,企业对市政府的计划予以协作,按照该计划建设了公众浴场。可是,之后由于市长的改选等原因,住宅建设计划被中止,公众浴场也就没有存在的必要了。对于此案,熊本地方法院玉名支部于昭和44年4月30日的判决认为,计划中止本身是合法的,以市政府和公众浴场建设业主之间成立的协助。互惠的信赖关系为基础,住宅建设的废止,只要没有采取某种补偿措施,就是对信赖的严重破坏,是由于合法的行为构成了不法损害,受计划影响的业主一方可此向市政府主张赔偿请求权。①

(二)计划法律责任

1.目前计划法律责任的特征。计划法律责任是从计划决策。编制到执行全过程中,计划主体因模范遵守计划法,或违反计划法规定的义务而应承担的法律后果。有的学者认为,计划法律责任具有责任主体多重性。责任内容综合性和责任方式多样性等特征。②除此之外,我们认为,现阶段计划法中计划法律责任最突出的特征是其二元化及否定式责任的虚化。

(1)计划法律责任的二元化。所谓计划法律责任的二元化,是指计划法律责任的后果形式不仅包括否定性的,还包括肯定性的。其中,否定性的后果又包括责任人所承担的民事上的。行政上的和刑事上的不利益;肯定性的后果主要是指奖励“这种形式,即当行为人模范地。成绩显著地遵守提倡性规范时所承担的对行为人有利的法律后果,具体又可分为物质奖励和精神奖励两种方式。

把责任视为法律对于当事人的一种否定态度和主体行为引起的一种消极后果,这是传统法和法学使法律纠正不当行为。恢复和维持某种既定秩序为唯一目的而运作的结果,应当说已不敷实际需要。对于现代法尤其是经济法而言,需要更多地考虑法律责任的积极功能。“③自从漆多俊教授于1991年首次从理论上把奖励“纳入法律规范结构体系中以来,④奖励“在经济法中的地位得到了最终的确立。但是,奖励“到底是一种什么样的制度,是主体制度。客体制度还是运行制度。我们认为,惟有将奖励“纳入到经济法中的责任制度,才恰如其分。名正言顺。这样,提倡性规范与必要的强行性规范和任意性规范相结合,经济法制裁等否定式法律后果与奖励等肯定式法律后果相结合,便构成了经济法与其他部门法在调整方法上相区别的重要特点。①

(2)计划法律责任中否定式责任的虚化。所谓计划法律责任中否定式责任的虚化,一是指在计划法当中,对违反计划法或没有遵守计划法时应承担的法律制裁后果没有明确规定,尤其是欠缺对于计划管理主体的否定式后果,二是指即使有一些规定,也没有实际执行。

实际上,这不独计划法中如此,整个经济法当中都存在这个问题。经济法立法对经济法责任规定的不完善和不全面,直接表现为经济法规范中欠缺主体行为的否定性后果的规定,而且主要是国家经济管理主体行为的否定性后果的规定。我们认为,其原因主要有以下三方面:

第一,计划经济体制下,经济法否定式法律后果缺位的延续。而这种缺位则是因权力非规范化导致的权力与责任失衡的直接后果。在权力非规范化的情形下,实践中的权力往往是推定的或意定的,这势必产生权力的放任。现代社会的权力放任,与集权主义思潮相伴随,凡集权主义盛行的地方,必有权力放任现象存在;当代中国的权力放任现象则有其时代特征:即变革社会中权威政治的相对削弱和法治政治的尚未确立这一矛盾。而权力放任又意味着责任的萎缩,是指责任对权力任意的一种无能状态,实践中的权力与责任之间不是一种正比关系,而是一种明显的非对应关系,责任无法成为权力的制约力量。②

计划经济的特征是集权,也就是说,现存的个人的单个计划由国家的一个整体经济计划来代替,或者由这个经济计划总括起来。“其结果之一就是为国家工作的生产者没有个人责任和个人主动性。“同时,在这种扎根于由国家单独计划和组织的经济之中,国家,确切地说,社会是生产资料的所有者。在经济生活中,每个人没有个人责任。个人基本上是国家经济行为的客体,因而几乎对经济生活的运行不具影响。相反,个人依赖于国家组织的经济的正常运行。因此,人们也可以说这是国家对经济的责任。“③因为作为计划管理主体的个人因其权力无制约而不承担个人责任,而且一贯实行的是集体决策。集体负责,而集体负责的结果也往往是集体不负责,所以即使有那么一些法律规定,也在法不责众“的传统观念下无法执行。所以,当计划无法落实或计划运行出问题时,只能追究国家的责任。但国家同时又是计划的制定者和组织实施者,其责任的追究与否对作为个人的责任主体而言,没有什么影响,同样对其权力无法制约。所以,对于在市场经济体制下的指令性计划,必须将其指标分解并分别落实到具体的单位及其领导者身上,真正实现行政首长负责制“或企业厂长(经理)负责制“,才可能实现计划法律责任的追究。

第二,经济法立法的非规范化“或称非法“化。其突出表现是,经济法方面的法律。法规,不像传统的民事。刑事等方面的法律那样,特别是有关对调控主体或规制主体如何追究责任的规定,往往尚付阙如“。④这一方面是由于,与民商法。行政法或刑法相比,经济法好象是与市场经济主体发生实际的。直接的联系最少或最不明显的法律领域,所以经济法似乎也就不必对市场主体的法律责任作出规定。另一方面,经济法规范的非法“化也造成了经济法可诉性“不强的问题,即使是从法院中原来设立的经济审判庭的受案范围来看,多数所谓的经济案件“,如经济合同纠纷等,也属于传统的民商法调整的范围,并不是学理上所认为的经济法意义上的经济案件。

第三,实践中计划法律责任的确定难度也给立法中对否定式法律责任的规定造成了障碍。首先,引起政府计划失灵的原因往往是多方面的。在向市场经济转轨时期,任何政府的宏观调控计划都带有一定的风险性,由于信息的完全真实充分在现实中是不可能的,使得计划之决策失误或多或少不可避免。在计划(指令性计划)的执行过程中,市场的变化会使计划执行主体暂时改变或放弃执行计划以适应现实之需。这种情况下的计划失灵严格来说并非由当事人的主观过错所引起,故无法对其追究责任。即便当事人主观有过错,往往也很难将计划过程中的政府失灵完全归咎于兹,其责任范围和份额的确认亦比较困难。

其次,计划法律责任因计划的性质及作用不同而有所殊异。对于指导性计划,因其约束力较小,计划主体因过错所承担的法律责任要较指令性计划小一些。然而这里仅指在同等危害程度发生的情况下二者之比较。根据日本行政法学者室井力的观点,不管计划有无法的拘束力,也不论这种拘束力的强弱,都会给国民生活带来很大影响,大多数国民将之视为行动标准之一。因此,如果擅自变更计划或不予实施,则变更。中止计划即使是合法的,也会给信赖它而付之行动的国民带来不当损害,对此类损害,日本法院判例容许赔偿的请求,但关键是如何定量计划责任之份额。①

综上所述,对于计划法律责任中否定式责任的虚化问题,首先必须依赖于经济法相关制度的改进与完善,包括立法技术水平的提高和责任制度的健全,才能带动计划法等经济法的下级部门法制度随之得以改进。其次要进一步改革司法体制,增强法官的素质,以使其能够在情况复杂多变的情况下,运用自由裁量权对有关计划法案件作出准确的定性和定量分析。

2.计划法律责任的类型。计划法律责任的类型因分类标准不同而有多种划分方式。因责任形式的不同可以分为民事责任。行政责任。刑事责任和经济法责任;其中的经济法责任又可分为财产责任(或经济责任)。经济行为责任。经济信誉责任和经济管理责任等四种。②因主体的不同又可分为国家责任。计划管理主体责任和计划执行主体的责任三类,其中以后两种责任为主。

(1)计划管理主体的责任。对计划管理主体的责任,有必要区分计划管理机关和管理机关中有关责任个人的不同责任。计划机关必须实现为计划执行主体执行计划创造条件的种种承诺,并且承担当计划执行主体因执行计划而受到的政策性损失等正常损失。如果由于计划机关的原因,造成计划失误,以致计划执行主体遭受了损失,包括实际损失和可得利益损失,计划执行主体可以通过前述计划保障请求权要求计划机关承担财产责任;必要时,计划机关还要承担经济管理责任,即以其计划管理行为受到某种限制为代价,承担责任的方式,这种限制,包括限制或剥夺其经济管理资格(经济管理职权),纠正。调整其经济管理行为等内容。当计划执行主体遭受的损失巨大,不宜。也无法由计划机关单独承担时,则必须由国家出面承担国家赔偿责任,这也是为什么要在计划法律责任体系当中纳入国家责任“的必要性所在。

此外,如果上述否定性责任当中,涉及到管理机关中有关个人因计划决策或组织实施过程中的失误的话,该个人也应承担相应的财产责任和经济管理责任。而且对于计划法律责任制度的完善而言,追究有关责任个人的责任具有更重要的意义。因为从某种意义上说,计划机关只具有虚拟的人格,仅由计划机关作为组织体承担责任,而不对该组织体的成员进行制裁或处罚的话,无法起到通过责任来制约权力的有效作用;而且,相对来说,由计划机关承担责任更多的出于对计划执行主体的损失加以赔偿的目的,其惩罚性不如由有关责任个人来承担责任效果明显,所以,必须将有关责任最终追究到个人,才能够真正发挥计划法律责任制度的作用。

(2)计划执行主体的计划法律责任。相对于计划管理主体的责任而言,计划执行主体的责任较为简单。如果在执行计划的过程中,由于执行主体自身的原因导致损失的发生,则该损失由执行主体自己承担,而不得要求计划机关或国家承担。如果执行主体执行计划良好。起到了模范带头作用。达到或超过了计划既定的目标,则可以获得计划机关给予的精神奖励或物质奖励。

此外,在计划执行过程中,如果计划管理主体和计划执行主体是通过计划合同的方式来规定其相互间权利义务关系的话,那么任何一方违约就必须承担相应的违约责任。

结语

诚如哈耶克所言,计划体制下,……经济计划几乎将涉及我们全部生活的各个方面。从我们的原始的需要到我们的家庭。朋友的关系,从我们工作的性质到我们闲暇的利用,很少有生活的哪一个方面,计划者不对之施加‘有意识的控制’。“③在中国由计划体制向市场体制转轨过程中,由于本文所论证的种种原因,通过计划法对计划加以严格规范,以摆脱计划者不恰当的有意识的控制“,使市场体制能够真正有效地得以建立,其意义不可谓不重大。但是,计划法研究在中国当前法学研究。尤其是经济法研究当中,其地位又不可谓不尴尬,犹如鸡肋“一块:凡经济法的系统研究必涉及计划法,因为弃之则不成其为体系;但又仅为涉及“而已,专门的深入研究则更为少见,其理论困境和难度。与实践中操作的非现实性,使得研究人员的研究兴趣和研究深度都难以提高;然而同时,经济学界对计划的研究状况又让法学界对计划法的研究相形见绌。笔者以为,如果能够真正从法“的角度来研究计划“及其与其他部门法的相关问题,则计划法之研究领域应焕然一新,研究前景必豁然开朗,其研究水平亦可突飞猛进;笔者愿以此文为砖,引同行诸君之玉,共同将计划法研究进行下去。深入下去。

Abstract

ThisarticleconsidersitisaninevitablehistoryfromthealienedplanunderthePlannedEconomySystemtothenecessaryplannedregulationundertheMarketEconomySystem。Andtheaboveconsiderationisbasedonthecorrectunderstandingtowardthevalueofplan。Underthepremise,thearticlepointsoutthatmarketisthefirsttimerestrictiontoplanduetotheinherentdeficiencyofplan,whichmeanstheplanregulationshouldnotintervenewhentheeconomyisnormallyregulatedbymarketforce。Untilthemarketmalfunctionrisesupforthemarketdeficiencyandgovernmentaladjustmentshouldwork,itisnecessaryforthelawofplantorestricttheplansecondtime。Andthelegalreliefandthelegalresponsibilityarenotonlytheindispensableelementofthesecondtimerestriction,butalsotheweakpartinthetheoryandpracticeoftheplanlaw。

(李刚,武汉大学法博士研究生)

①漆多俊主编:经济法学,武汉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434页。

②漆多俊:经济法基础理论,武汉大学出版社1996年修订版,第75页。

①参见: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人民出版社2000年第3版,第50~64页。

②[英]弗里德里希·奥古斯特·哈耶克,王明毅等译:通往奴役之路,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146页。

①参见漆多俊:经济法基础理论,武汉大学出版社2000年第3版,第358~359页。

②[英]弗里德里希·奥古斯特·哈耶克,王明毅等译:通往奴役之路,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43页。

①参见漆多俊:经济法基础理论,武汉大学出版社2000年第3版,第17~21页。

②参见张守文。于雷:市场经济与新经济法,北京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第291~292页。

③转引自[日]金泽良雄,刘瑞复译:当代经济法,辽宁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第46页。

④[德]罗尔夫·斯特博,苏颖霞。陈少康译:德国经济行政法,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10页。

⑤参见张维迎:中国:政府管制的特殊成因,21世纪经济报道2001年3月12日,第21版。

①参见张存刚。张伟:法国计划管理体制改革:经验与启示,兰州商学报1995年第3期,第30页。

②参见漆多俊主编:经济法学,武汉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443~445页。

①参见[日]金泽良雄,刘瑞复译:当代经济法,辽宁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第48~49页。

②参见谢晖:权力缺席与权力失约_当代中国的公法漏洞及其救济,求是学刊2001年第1期,第59~65页。

③参见漆多俊:论权力,法学研究2001年第1期,第18~32页。

①例如,2001年在厦门大学召开的第九届全国经济法理论研讨会“关于宏观调控法的分组讨论中,有多位学者针锋相对地对这一问题表示了不同的观点。

②参见徐士英。魏琼。瞿向前:经济法的价值问题,载漆多俊主编:经济法论丛(第1卷),中国方正出版社1999年版,第28~29页。

①参见漆多俊:论权力,法学研究2001年第1期,第18~32页;谢晖:权力缺席与权力失约_当代中国的公法漏洞及其救济,求是学刊2001年第1期,第59~65页。

②参见陈睿:论行政计划及其法律控制,武汉大学法2000年硕士学位论文,第39~41。43~44页。

③参见杨解君。温晋锋:行政救济法_基本内容及评析,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49页以下。

①参见[日]盐野宏,杨建顺译:行政法,法律出版社1999年版,第155页。

②参见杨建顺:日本行政法通论,中国法制出版社1998年版,第572页。

③参见应松年主编:比较行政程序法,中国法制出版社1999年版,第293页。

①参见[日]盐野宏,杨建顺译:行政法,法律出版社1999年版,第157页。

②漆多俊主编:经济法学,武汉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456页。

③史际春。邓峰:经济法总论,法律出版社1998年版,第216页。

④参见漆多俊:论奖励,法律与社会,1991年第5期。

①参见漆多俊:经济法基础理论,武汉大学出版社2000年第3版,第180~189页。

②参见谢晖:权力缺席与权力失约_当代中国的公法漏洞及其救济,求是学刊2001年第1期,第63页。

③[德]罗尔夫·斯特博,苏颖霞。陈少康译:德国经济行政法,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41~42页。

④参见张守文:经济法的发展与经济审判的变易,载漆多俊主编经济法论丛(第3卷),中国方正出版社2000年版,第7~8页。

①漆多俊主编:经济法学,武汉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456~457页。

②参见漆多俊:经济法基础理论,武汉大学出版社2000年第3版,第191~195页。

③[英]弗里德里希·奥古斯特·哈耶克,王明毅等译:通往奴役之路,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91页。

上一篇: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相關立法比較研究【2734字】
下一篇:广告法律问题及對策思考【5448字】

高职院校经济法課程教學改革探析【3001字】

雾霾天气引发的法律思考【2652字】

雇工致人损害归责理论研究【6514字】

隐私权的经济分析【7071字】

金融诈骗罪之非法占洧目的”研究【2797字】

金融消费者的权益保护路径【3758字】

金融创新与金融监管【7468字】

LiMn1-xFexPO4正极材料合成及充放电性能研究

张洁小说《无字》中的女性意识

麦秸秆还田和沼液灌溉对...

互联网教育”变革路径研究进展【7972字】

网络语言“XX体”研究

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运动疗...

ASP.net+sqlserver企业设备管理系统设计与开发

安康汉江网讯

我国风险投资的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分析

新課改下小學语文洧效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