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中国1998年以来的积极财政政策在拉动经济增长方面作用明显,但其他如拉动民间投资与消费等方面不尽人意。文章通过对影响中国财政政策效应的制度安排的分析和中国近几年积极财政政策效应的分析,认为目前的中性财政政策要达到良好的效果,应注意从有关影响政策效应的制度安排上进行与之相适应的制度改革,论文网在政策手段上减少公共支出,多运用税收调控方式。
[关键字]财政政策;制度变迁;效应分析
一。问题的提出
政府对经济进行宏观调控的最重要手段之一的财政政策,其主要政治经济目标就是:社会稳定。经济增长。物价平稳和充分就业。长期以来,在政府执行的财政政策能不能产生有效的政策效果的问题上,不同的经济流派对此的看法存在很大的分歧。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凯恩斯的需求管理财政政策又被很多国家作为增加国内总需求。刺激经济增长的最主要的政策工具。真正意义上借鉴西方的财政政策来调控宏观经济,是1998年开始实施的积极财政政策,在由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转轨的非常时期,为的是拉动经济增长。增加就业。刺激消费。克服亚洲金融危机。自积极财政政策执行以来,国内理论界对其效应进行了很多分析,归纳起来有三种观点:效果显著论。效果一般论。效果无效论。多数学者的观点是积极财政政策在拉动经济增长方面作用明显,实现了国民经济的稳定增长(据统计,到2002年为止,共发行长期建设国债6600亿元,带动投资3。2万亿元,拉动经济平均每年增长1。5-2个百分点),其他如拉动民间投资与消费等方面不尽人意。笔者对其持相近观点,并认为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完善,许多可能影响财政政策效果的旧有制度,包括政治。经济。文化体制,在向新制度变迁过程中,必然会导致政府财政政策传导机制的梗塞,甚至出现政策的作用机制发挥失灵。怎样才能在转轨时期低成本高效益地运用好西方的财政政策,从而达到国家宏观调控目标?通过对积极财政政策的实施效果分析,寻找出部分目标效果不佳的深层次原因,以便能在目前进行的中性财政政策实施中有所借鉴,便是本文的宗旨。
二。财政政策效应的认识
财政政策作为政府调控宏观经济的手段,总体来说其政策目标与其他宏观经济政策目标是一致的,但在不同的经济背景下,财政政策的类型和目标是不同的。财政政策的总体效应则是财政政策实施效果与预期的政策目标的比较,看其结果怎么样。但在对政策效应具体分析时,必须重视政策成本这一指标,因为财政政策主要是通过财政支出和税收两大手段来进行的,政策的实施势必会影响财政收入和国家债务水平。以日本为例,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为克服经济衰退执行了以扩大政府公共支出为主要手段的财政政策,尽管政策效应拉动了经济增长,但政府持续性的扩大公共支出几乎没有增加任何产出,对经济稳定所起的作用极小,而且还导致公共债务的大幅增长,使政府背上沉重的债务负担。这一点上,许多地方为片面追求所谓的GDP高增长,不惜大量举债搞市政工程或建设项目,不考虑项目的经济效益,最后形成财政风险,与其颇为相似。事实证明,只有财政政策的净收益大于成本,才能说财政政策效应良好。
三。影响财政政策效应的制度安排
在市场机制成熟的国家,财政政策效应受制度的影响较少,但作为市场经济体制正在逐步完善有着长期计划经济烙印的中国,财政政策的制度安排背景明显不同于成熟市场,在这里一些西方理论甚至失灵。如西方经济理论认为实行积极财政政策,大量的发行国债,会使利率上升,产生投资挤出效应,事实上的积极财政政策在利率不断下降的同时,却扩大了社会投资需求,引导了企业投资。以1999年为例,国家用90亿的国债资金作为计改贷款贴息,带动银行贷款和企业配套资金1800亿,形成20倍的资金规模。同样减税政策,在以流转税为主体的制度安排下,其政策效应也会大打折扣。可见,在制度变迁中的今天,很多过去制定的。且与经济社会不相适应的制度继续在发挥作用,这种滞后,将对财政政策的效果产生重大影响。具体来说,影响财政政策的制度安排有:
1。民间投资领域的制度安排。包括行业的进入与退出制度。直接和间接融资制度。税收制度等。
2。就业领域制度。包括社会保障制度。就业培训制度。失业再就业制度。优惠招收下岗人员的工商税收制度。就业观念等。
3。教育领域制度。包括教育收费制度。教育产业化制度等。
4。住房领域制度。包括福利分配制度。货币补贴制度。取消实物分房制度等。
5。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城乡分割制度。一体化制度等。
6。各经济行为主体与政府的制度安排。新制度经济学派和公共选择学派的研究表明:在一定的制度安排下容易形成各种利益主体,而利益主体的行动又会影响政府的外在的制度安排。从制度变迁角度看,制度由内在制度和外在制度主导,前者包括习惯。习俗。伦理道德。传统等,后者包括正式制度,按政治程序规定而来,作为制度制定和供给的主体,其经济人行为,容易被微观经济行为主体的影响,出台有失社会公平与效率的制度。
7。所有制结构制度。包括对国有企业给予特殊的优惠政策等。
8。其他可能影响财政政策的政治。经济制度。
四。对积极财政政策的效应分析
近几年进行的积极财政政策,其手段是以发行国债增加政府支出为主。结构性减税(费)为辅的,其主要目标是拉动经济增长。刺激消费。扩大内需。带动民间投资。提高就业水平同时维护社会稳定。关于积极财政政策整体效果的研究,国内经济界已经有许多文献,不管是效果显著派。还是低效。无效派,但是通过政策的实践看,中央的相机决策的财政政策,应该是果断。科学的出手,有力地促进了宏观经济的持续稳定增长,彻底摆脱了亚洲金融危机。避免了国内的经济衰退。当然,在经济处于制度变迁的特殊时代,财政政策的效应不可能是各个方面都十分理想,如果要说失误,政策的最不成功之处,也是笔者最大的担忧在于:积极财政政策是以牺牲环保。过度开采资源为高代价,经济增长明显存在短期行为,基础牢固性值得商榷,扣出环保。资源因素,或者投资成本(包括高额的国债还本付息代价),财政政策净收益恐怕在1百分号上下。
为了更加理性地总结其成败,这里再就效果不明显的三个分项目标做一分析:
1。民间投资带动效应
政府为了能够刺激国内民间投资,从积极财政政策开始执行至转型,主要采取了扩大公共支出的手段,期望对民间投资起到带动作用。从理论上讲,在不存在制度约束和障碍的前提下,政府的公共支出会产生一定的乘数效应,决定乘数效应大小的关键因素是边际消费倾向,边际消费倾向越大,投资乘数就越大,因此而新增的国民收入就越多,财政政策对经济增长所起的作用越明显。同样,乘数产生的另一个原因是通过政府的投资可以带动民间投资,从而使社会投资总量不断递增。就公共支出而言,理论上也有两种方式:一是靠政府发行公债直接扩大投资规模;二是政府应用杠杆支出方式,以少量的公共支出来带动或刺激民间的投资支出。这两种方式都被采用。由于政府直接投资属于国有单位的投资,其对国有单位的投资快速增长作用十分明显,对非国有单位的投资增长作用不显著。根据2001年中国统计年鉴,按所有制结构对的投资结构进行比较,以开始实施积极财政政策的1998年为界限,可以发现1998年之前的三年,国有单位的固定资产年平均投资增长率为10。97百分号,而个体经济为20。7百分号,其他经济成分为19。33百分号;1998年之后的三年,国有单位的固定资产年平均投资增长率为13。13百分号,而个体经济为10。47百分号,其他经济成分为11。2百分号。产生这种状况的原因在于制度的约束。在经济转型时期,中国的所有制结构虽然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但与此相适应的制度安排尚在建立,制度变迁是一个缓慢的过程,旧的国有企业的特权制度仍然继续产生作用,并对民间投资行为的扩张起到限制作用。大致来说,影响民间投资的制度安排主要有:
[1][2]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