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译理论在旅游翻译中的应用
一。中国旅游翻译现状
(一)词汇误译
文化差异导致的翻译障碍是现今旅游翻译的一大难题。宗教信仰。社会风俗。价值观念。思维方式等几方面更是造成旅游翻译中误译错译现象的主要原因。举例而言,大雁塔是陕西省著名景点,是西安市的标志性建筑和论文网著名古迹,是古域西安的形象代表,西安市徽中央所绘制的便是这座著名古塔。以前人们会将塔“翻译成tower“,这样译法不仅不妥,也误导了外地游客。陕西这样一个旅游大省如若做不到准确形象的旅游翻译,实在蒙羞。tower“指的是独立的高建筑或金属高塔,而pagoda“才是指若干层的佛塔,所以正确的译法应该是pagoda“。不了解大雁塔背后的文化,是很难做到准确翻译的。这种由文化缺省或地域冲突造成的词汇误译是现今旅游翻译突出问题的典型代表。
(二)行文误译
另外一种常见的旅游翻译障碍是由语篇修辞及行文方式不同造成。深受中庸之道影响,中国人讲求四平八稳,天圆地方,平衡美更是中国人热衷的行文标准。中文除了极为频繁地使用对仗这一修辞格,还大量使用四字词组,特别是前后两部分有并列关系的四字词组。“四字结构包括固定的四字成语和一些通过并列。重叠或排比等方式组合而成的词组。四子结构对仗工整,言简意赅,读起来更是朗朗上口,是文人雅士偏爱的行文方式。而对于外国游客而言,文化缺省造成的理解障碍对这种感染力虽强却一定程度上深奥难懂的四字结构的接受力较差。所以,从受众角度考虑,这类旅游翻译要求既通俗易懂又反映文化特色。如果译者缺乏必要的文化知识和文化背景,就很容易对于这类旅游翻译中的文化因素处理不当。
上述原因都是造成旅游翻译质量低下,文化信息传递失误。这不仅为外国游客带来损失,也队旅游景区形象造成损害。同时也未完成传播中国传统文化的翻译使命,对中国旅游业的健康发展也是极为不利的。
二。变译理论的提出
变译理论在最早来自于黄忠廉先生所写的变译理论著作中,变译理论的提出为旅游翻译能够起到很好的指导作用。他指出:变译理论是从实践中概括出来的反映变译的本质和规律的科学原理和思想体系,它以变译为研究对象,研究变译的本质和规律的科学原理和思想体系。“
变译理论的理论根据来自于20世纪70年代的以目的论为核心的德国功能翻译理论体系。该翻译理论体系强调翻译必须考虑语言的各种功能,包括认识功能。表达功能和工具功能等。而变译理论就是这种翻译理论的延伸。变译是与全译相对的翻译方式,更适用于现今实用翻译的要求。翻译可以根据翻译要求和翻译对象制定不同的翻译策略和翻译手段,以求满足不同的翻译目的。变译的翻译策略方法多种,摘译。改译。编译等都是根据不同文体和读者受众要求的不同选择。
三。变译理论在旅游翻译资料中的应用
变译理论如何实现在旅游资料翻译中的变通,主要是体现在对原文内容和形式上的变化。黄忠廉教授在变译理论中提出了七种变通手段,即:增减编述缩并改。这七种手段不是单一和独立的而是相互联系互为应用的,从保持原作的原有译义逐渐扩展翻译,作用朱家增强的排序顺序为减编述缩并改增。前五种主要是增减原作信息的手段,第六种手段是转换的关键,既可缩减又可扩展,最后一种则是扩展翻译的手段。下面着重介绍前五种方法。
(一)增
这一手段是在原作的基础上增加信息量,使读者能够更加全面和深入了解经典的相关信息。国内旅游景点的标注往往只是地名或者建筑物名,在翻译中多采用拼音标注法,这样对于国外游客来说往往过于笼统,不能说明这个景点的特点,因此我们可以在拼音后面补充说明,来向游客具体展示其含义。
(二)减
减就是对原作中多余的部分进行删改。这些多余的部分,有些事去掉画蛇添足的语言,有些事减去无关紧要的描述,语法意义,修辞文化等方面的考虑,减省那些不符合目标语表达习惯的词句。
(三)编
编即编辑,指将原汉语描述内容进行整理编辑,使之更有条理。更有顺序。更完美。更精致的行为。这是涉及长句内部的连接关系,句子与句子之间的连接关系,段落内部如何重组。调整等。
(四)述
包括叙述,即将原文的意思原封不动的翻译出来,也可以是转述或复述,即意译,只要把原文中的意思和内涵翻译出来即可,不必照搬原文语言文字。
(五)缩
就是压缩,是对原文内容无关紧要部分的压缩,即用非常精简的译语将原作压缩,使原作的信息量由大到小,篇幅由长变短。汉语常常用成语或大量修饰性的词语来增强气氛,突出美感。可是如果这些华丽的辞藻都进行翻译,就会使资料显得?嗦冗长,并没有深度,较为笨拙和尴尬。
四。结语
总之,要想进一步促进旅游事业的发展,使的旅游业真正成为在国际舞台上的一张名片,就要重视对旅游资料的翻译,增强旅游资料译文的实用性和指导性,使译文能够被外国游客看懂,病危他们所接受。因此在翻译时,译者就应从译文读者的角度出发,对原文的信息运用上述几种翻译手段进行调整,让历史悠久的旅游资源和富有东方神韵的文化委世界所了解和认可。
变译理论在旅游翻译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