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西藏族村落旅游精准扶贫初探

一。旅游精准扶贫

(一)贫困

贫困是对人的一种生存状态的描述,是经济。社会。文化落后的总称,表现为个人或家庭依靠劳动所得和其他合法收入不能维持个人生活和社会文化可以接受的生活水平。

改革开放30多年来,总共减少了6。论文网6亿贫困人口,是全球首个实现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贫困人口减半的国家,但是贫困状况依然十分严峻,还有约7000万的贫困人口,主要分布在西部老少边乡村地区。

(二)旅游扶贫

考虑到旅游资源富集区与贫困地区在空间分布上的重合性,将旅游作为反贫困的重要方式和手段之一。旅游扶贫指的是通过开发贫困地区丰富的旅游资源,兴办旅游经济实体,使旅游业形成区域支柱产业,实现贫困地区居民和地方财政双脱贫致富。

现阶段农民的贫困问题依然严峻,广大农村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滞后,因此乡村旅游扶贫将是旅游扶贫的主要主攻方面。国务院提出:到2015年,扶持约2000个贫困村开展乡村旅游;到2020年,扶持约6000个贫困村开展乡村旅游,带动农村劳动力就业。这标志着乡村旅游扶贫经过3年的试点总结,正式上升为国家扶贫开发战略。

(三)旅游精准扶贫

精准扶贫,是粗放扶贫的对称,是指针对不同贫困区域环境。不同贫困农户状况,运用科学有效程序对扶贫对象实施精确识别。精确帮扶。精确管理的治贫方式。

受限于扶贫的大背景,在旅游扶贫实践中贫困人口的利益被长期忽视,行动者的目光更多地聚焦于区域层面,导致旅游扶贫目标偏离,精准度较低。在国家提出实施精准扶贫的背景下,如何将精准扶贫理念应用于旅游扶贫实践,实现旅游扶贫扶真贫“和真扶贫“目标,成为业界和学界亟需解决的问题。

旅游扶贫作为国家扶贫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旅游业理应成为精准扶贫“的先行者,使参与旅游发展的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成为精准脱贫“的实践者和受益者。

二。川西藏族村落区的贫困现状

川西藏族地区位于青藏高原东部。四川西部,以高山峡谷和高原为主,属于高寒气候区;区内人少地多,以藏族人为主,是的第二大藏区。该地区包括阿坝州。甘孜州(泸定县除外)和凉山州的木里县共31个县,是全国14个集中连片特困地区之一和四川省扶贫攻坚四大片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国。全省扶贫攻坚的主战场。经过多年的扶贫开发,全区人民的贫困状况得到了明显改善,但是由于历史。自然等客观因素,贫困问题依然十分突出,贫困量大。面广。程度深“的状况还未根本改变,还有490多万贫困人口亟待脱贫。

第一,自然环境恶劣,经济社会发展落后。川西藏族乡村地区主要以蓄牧业为主,二。三产业比重偏小,传统的生活方式和落后的生产方式等因素致使该区草场严重退化。畜牧业生产能力低。经济增长缓慢。且牧业基础建设薄弱,经营管理粗放,草场保护建设严重滞后,冰雹。霜冻。干旱。泥石流等自然灾害频发。生存环境严酷,严重阻碍了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虽然政府大力扶持,但依旧难以从根本上扭转贫困化的现状。

第二,贫困面大,贫困人口多。川西藏族地区当前有壤塘县。黑水县。小金县。石渠县。理塘县。色达县。德格县。甘孜县。木里县9个贫困县。其中凉山州仍有11个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2072个贫困村。13。2万户贫困户。50。6万贫困人口。而且人口的受教育程度较低,文盲率较高。

三。川西藏族村落旅游精准扶贫的SWOT分析

(一)优势

1。资源条件好

川西藏族村落地区拥有丰富多彩的民风民俗,神秘的个人与民族信仰,精湛的建筑艺术和绘画,形成了以雪山草原和历史文化遗产为主的旅游资源体系,具有浓郁的原生态性。多样性和神秘性的特征,区内不仅有九寨沟。黄龙世界自然遗产,海螺沟国家级森林公园,卧龙。贡嘎山。辖曼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还有贡嘎山。四姑娘山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旅游资源丰富多样且品位高,对旅游者具有较强的吸引力,通过开发可为旅游者提供多种多样的旅游环境和旅游活动内容。

2。破坏少

由于历史。社会。自然等因素的综合制约,别是交通条件的影响,与东部地区相比,川西地区经济发展滞后,信息闭塞,正是这一原因,使得丰富奇秀的自然景观和古朴的民族文化被保存下来。

3。独特性好

川西藏族地区是康巴藏族。安多藏族等藏族牧民的聚居区,不仅具有浓厚的游牧气息,也饱含细腻精致的藏族文化。该区域有着古文化遗址。红军文化。格萨尔文化等璀璨的历史文化,以及民间建筑。踢踏。弦子。歌庄。藏戏。书法。藏画。雕刻。泥塑。手工艺品。民间舞蹈文学艺术等民俗风情。民族性。文化性,是区别于其他地方的优势所在。

(二)劣势

1。可进入性差

川西藏族地区由于区域范围大。景区分散。地形复杂,交通困难问题一直难以根本解决。虽然近些年来国家加大了对该区交通的建设力度,但也只是改善了外部交通条件,内部的交通条件仍然很落后,内部各地区交通不便。行路难已成为制约川西藏族村落旅游业发展的阻碍。

2。人口素质低,管理体制不健全

川西藏族地区的人口素质是制约该区经济。社会发展导致其贫困的一个主要原因,主要表现在:第一,思想观念守旧落后。某些历史文化的消极方面束缚着人们的思想观念,使人们安于现状鄙视先进的生活价值观。第二,农牧民受教育程度低。川西高原的文盲和半文盲率高于四川的平均水平。与此同时,管理体制问题随着旅游业的发展而逐渐凸显起来,这又制约了当地社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三)机会

1。政府政策的扶持

西部大开发政策不仅给西部带来了资金。技术。人才。信息,还带来了先进的观念――积极发展第三产业。旅游业作为朝阳产业成为国家发展西部特色优势产业的重点。正当四川省十二五“扶贫开发工作全面展开之际,精准扶贫发展规划崭露头角,值此川西各地区也纷纷出台精准扶贫计划。此外,川西各州人民政府为了加快该区的开放开发了一系列优惠政策,如外来投资者享有税收优惠。在土地使用权方面享有特别待遇等等。

自2009年起,川西藏族地区各州政府大力推进以农房改造。游牧民定居和扶贫建设为重点的牧民定居工程,促进了该地区经济的发展。基础设施和交通条件的改善。

2。逐步完善的交通条件

国家投入了大量资金对317。318国道和313国道及部分省道进行建设,使得川西大部分县市公路的质量得到很大提高,各村落及州府与成都联系更加便捷。

随着十二五规划的实施,四川将完善100个自驾车营地。100个汽车旅馆等自驾游基础设施建设,5个区域旅游集散中心等旅游集散中心体系建设。同时,随着红原机场在2014年8月份的正式通航,川西高原目前已经拥有亚丁机场。九黄机场。康定机场等5个机场,大大缩短了川西地区与成都。重庆等地的来往时间。

(四)威胁

1。自然环境恶化,生态破坏严重

川西藏族地区处于生态脆弱地带,各种自然灾害频繁发生。恶劣的自然生态环境严重影响着扶贫效果,一旦旱灾。雪灾等灾害发生将直接把通过扶贫政策而脱贫的人们再度卷入困境。由于缺乏环保。可持续发展的意识,一味地开发利用而忽视保护,造成了该区生态环境的恶化,这将影响该区旅游业的进一步发展,最终影响经济的发展。

2。扶贫资金利用率低

受自然。历史等条件的限制,川西藏族地区经济水平较低。政府财政收入匮乏,由此导致旅游扶贫资金利用率不高,主要表现在:首先资金严重露出。有的贫困地区把扶贫资金挪作他用,例如用于发放公务员的工资。建楼等,除此之外,还有贪污腐败现象。再次,多部门管理扶贫资金。扶贫资金由多部门进行管理,各部门自己的利益做决定,各自为政导致相互之间合作不协调,出现问题又互相踢皮球,最终影响了扶贫的效率。

四。川西藏族村落旅游精准扶贫的对策建议

(一)精确识别

要降低川西藏族村落的贫困水平,提高当地旅游业发展水平,推进藏族乡村旅游精准扶贫,必须首先对川西藏族村落的贫困现状。贫困原因进行精确识别,形成全方位的认识体系,才能建立科学的旅游扶贫开发模式。

川西藏族地区范围广。情况复杂。村落分布疏散,旅游扶贫的四种类型(乡村旅游扶贫。藏区旅游扶贫。红色旅游扶贫。灾后重建旅游扶贫)都有囊括,近年来在旅游扶贫开发工作中也取得了一些成就。如2012年,阿坝州建成102个灾后重建精品村寨,有1480个农家乐,直接旅游从业人员达到15680人。截止2013年底,仅阿坝州累计完成投资6320。6万元,建成全国重点红色旅游经典景区5个及若尔盖班佑村。巴西村等体验红色文化。民俗风情“的民族村寨。截至2014年底,阿坝州已完成20多个旅游精品村寨建设;甘孜州启动了国道318线19个美丽新村建设。

但是,在对川西藏族贫困地区进行旅游开发的过程中遇到了两个问题:一是当地文化随着旅游业的发展逐渐异化“或消亡,藏族民风民俗民居民情逐渐汉化,旅游吸引力减弱,文化生态环境被破坏;二是在旅游规划和开发的过程中,当地农牧民缺乏正常和通畅的渠道表达他们的意愿,他们的利益得不到保障,旅游扶贫实际上仅停留在了概念层面,远没有成为现实。

因此,川西藏族乡村地区今后应进一步拓展旅游扶贫的广度和深度,提高旅游扶贫的精准度,更多地关注贫困农牧民获取利益和发展机会的途径。

(二)精确帮扶

旅游精准扶贫要求扶贫开发攻坚贵在精准。重在精准,成败之举在于精准,要做到科学识真贫。扶真贫。真扶贫。

1。准确定位,科学规划一批乡村旅游发展示范户

按照特色化。差异化“的原则选择旅游扶贫示范户进行策划,其它农户在示范户“的带动下学习参与旅游开发的经验和技术,形成我户+表户“的旅游开发模式,保证川西藏族地区不会形成旅游飞地“,旅游收入不外泄。

2。生态环境整治

要加强生态保护与治理,严格落实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等政策,加大移民搬迁力度,巩固造林绿化成果,提升生态系统功能,为农牧民生活和旅游发展提供良好的生态环境。政府首先针对社区农牧民和旅游经营者进行广泛宣传教育,确保各种保护生态文化环境的措施能严格执行。同时,在经营过程中要对游客进行环保教育,规范游客的旅游行为。

3。准确定位旅游产品开发方向

(1)特色民俗旅游产品开发

川西藏族村落地区的旅游开发应围绕原生态藏家民俗风情,进行主题产品开发和品牌建设:一是要加强对该地区原生态民俗旅游资源的深度研究,为产品开发寻找科学和文化的根基。二是要充分突出藏族生态民俗文化要素本身的审美功能。可通过观赏。聆听。参与等途径,引导游客从理性方面和更深层次上加强对当地藏族民俗文化的了解和感。三是要突出民俗旅游产品的参与性,促成旅游者走进民俗文化的氛围。四是要加强对民俗旅游商品的开发力度,建立体系化的民俗旅游产品的研究。开发。生产和营销网络

(2)旅游产品体系建设

川西藏族村落地区开发出一主多辅“的旅游产品体系。一主“即一个生态民俗风情主题产品,多辅“是指丰富主题产品内涵的其他观光。生态科普。休闲度假。文化探秘。专项科学考察。康体保健。森林探险。宗教修学朝觐。体育健身。节庆等辅助旅游产品。这个主辅结合的产品体系是形成川西旅游品牌,保证区域旅游大发展,最终实现脱贫的重要保证。4。加强旅游扶贫人才培养与建设

在乡村旅游的建设与管理过程中,村级组织起着重要的作用,村级组织强则发展快。同时,在发展乡村旅游的过程中,要注重挖掘本土藏族文化,培养本土人才。在发展初期积极引导。培训农牧民与旅游市场对接,鼓励牧民发展藏家乐。旅游商品生产与经销等。

5。旅游基础设施建设

包括道路建设特别是区域内的交通,人畜饮水建设和牧民新村建设。解决农牧民的出行条件,饮水难问题,改善群众居住条件。并配套水。电。路等设施,实现绿化。亮化。美化。净化四化“并举的目标。为旅游业的发展提供基本保障。

(三)精确管理

如果后期没有强有力的管理监督措施落实扶贫措施,即使扶贫措施再精确也不能保证扶贫的效果。因此川西藏族村落的精准扶贫必须进行精确地管理:

1。组织协调到位。积极争取各类帮扶项目。帮扶资金,加强与项目涉及部门的对接协调,统筹解决好项目实施中的困难和问题,村两委是项目组织实施的主体,负责协调处理好群众之间的各类矛盾纠纷,确保项目有序推进。

2。综合帮扶措施到位。对具备产业基础和发展条件的贫困人口,积极协调有关部门实施转移培训和产业扶贫,联系相关部门开展贴息贷款帮扶措施,对生产生活条件差的贫困人口,强化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对边远贫困人口,实施扶贫生态移民工程,对无劳动力的贫困人口,协调民政部门实施社会保障,充分发挥金融与市场的作用,引导扶贫资源。资金向贫困组。贫困户聚集。

3。筹措资金到位。全面整合现有各渠道的项目。资金。技术等资源,建立政府引导。农牧民主导。社会参与的多元化投入机制。用民主协商的办法,鼓励和引导农牧民投工。投劳,建设村寨公共设施,调动农民参与脱贫致富工作的积极性。广泛吸收社会资金投入精准扶贫工作。凡是能够市场化运作的,积极引进市场机制,增强建设活力。

4。项目监管到位。会同乡纪委。财经所监督项目的质量和资金的监管,坚持从设计。材料。施工等源头抓起,严把项目建设的质量关,杜绝偷工减料。以次充好等违规违纪行为发生,严格执行项目资金管理的有关规定,确保资金使用安全有效。

五。结论

旅游业具有较强的产业关联度,成为消除贫困的重要手段。近年来出现了许多乡村旅游扶贫和关于少数民族地区的旅游扶贫研究,但关于川西藏族村落的旅游扶贫研究较少,特别是对该地区的精准旅游扶贫研究更少。精准扶贫的大背景,本文对川西藏族村落的旅游精准扶贫进行了初步探讨,以期能为该地区的旅游发展及扶贫工作提供帮助。(作者单位:成都理工大学旅游与城乡规划)

川西藏族村落旅游精准扶贫初探

上一篇:川东北地区红色旅游发展策略【1965字】
下一篇:川陕三國文化旅游线路的整合开发【4400字】

香格里拉来滇旅游流影响因素分析【1982字】

饮食民俗和旅游开发【4547字】

韶關旅游业发展现状及對策【4392字】

青海自驾车旅游产品开发...

青海循化县县域旅游品牌的重塑【4517字】

青年旅游视角下的社會主...

青年旅游者茬乡村旅游中...

ASP.net+sqlserver企业设备管理系统设计与开发

安康汉江网讯

互联网教育”变革路径研究进展【7972字】

张洁小说《无字》中的女性意识

麦秸秆还田和沼液灌溉对...

新課改下小學语文洧效阅...

我国风险投资的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分析

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运动疗...

网络语言“XX体”研究

LiMn1-xFexPO4正极材料合成及充放电性能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