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铁时代非传统旅游目的地旅游发展对策探析
[中图分类号]F5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8129(2017)03-0059-05
一。高铁对旅游的影响
高铁作为一种大运量。高速度。公交化“的公共交通运输方式,不仅具有高效。安全。舒适。方便。正点运论文网行等特点,在500至1000千米中长距离客运运输上,也较其他交通方式更具优越性。自21世纪以来,高铁投资力度。发展速度超越发达国家,跨进世界先进行列,高铁通车里程达到世界第一,已经全面进入高铁时代。交通是旅游业发展的六大要素之一,对旅游流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高铁快捷。安全。舒适的特点,方便了大众的出行,促使快旅慢游“变为现实,极大地提高了人民的旅行欲望。同时,高铁也带动了其他旅游要素的聚集,促进城市旅游要素的优化配置。因此,旅游成为受高铁影响最深。最突出的产业。
(一)高铁旅游效应
随着全面进入高铁时代,高铁旅游成为了国内学者的一个研究热点。综合国内专家
的观点,高铁开通对沿线目的地旅游的影响主要表现为虹吸效应。过滤效应。扩散效应和叠加相应“[1]-[2]。虹吸效应指高铁开通前就具有一定竞争力的优势旅游节点,在高铁开通后旅游吸引力变得更强,即强者愈强。弱者愈弱“。过滤效应或称为过道效应,是指由于某些旅游节点的旅游资源品位度较低或知名度不高,虽处在客源地周边,具有区位和交通距离的优势,但高铁开通产生时空压缩效应,这种区位优势转变为劣势,低等级旅游地在区域旅游地空间竞争中容易被远程知名度较高的旅游地所替代,因而产生高铁过滤效应。扩散效应是指高铁开通后,一些主要旅游节点旅游流量呈现明显的集聚性,进而向周边具有一定吸引力的旅游节点扩散,表现出较明显的核心-边缘“型旅游流空间形态。叠加效应是指高铁开通后,以高铁两端的端点城市为圆心的两个圆由高铁开通前相离的状态转变为高铁开通后相交状态,两个圆叠加的部分的旅游节点就产生了叠加效应。
(二)高铁旅客特征
首先,高铁客源结构主要以中青年。商务人士为主。在客源职业结构方面,企事业单位及公司中高管理人员所占比例较高。在客源年龄结构方面,中青年人群是高铁消费的主力军。
在客源地方面,高铁人群客源地主要为长三角地区。珠三角地区。京津唐及环渤海地区。
其次,高铁旅客出行目的主要以公务。旅游为主。一般来说,对于北京。上海。天津等经济发达的大城市来说,乘坐高铁的旅客主要是因公出差,其次是回家和探亲访友,出游目的的旅客还比较少。而对于广西。云南等欠发达城市来说,出行目的以休闲度假,观光游览为主,而探亲访友及参加商务。公务会议的较少。随着这些地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以参加商务。公务会议为目的乘坐高铁出游的比重将逐步增大。
高铁旅客出游时间目前以法定节假日居多。从对高铁旅客年外出旅游时间的分析中可以看出,目前绝大多数旅客选择在法定节假日出行,但选择在周六日出游的呈上升趋势,随着铁路系统速度的提升,在周末短时间内进行短中距离的旅行可能会越来越普遍。
出游方式主要为自由行(自助游)。从旅游方式的选择上来看,绝大多数旅客喜欢以自由行的方式出游,选择与旅行社团队一起出游的较少。自由行。自助游。自驾游成为一种趋势,得益于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和普及应用以及便捷的通讯方式所带来的智慧旅游,各种便携式的终端设备以及全面人性的服务给旅客外出旅行创造了良好条件。最佳出游半径和市场半径为1~3小时。且高铁游客希望达到无缝高效对接。
旅游消费需求主要以休闲度假。商务考察为主。高铁时代的到来,带来人们出行方式。消费观念。产品需求等多方面的转变,旅游活动不再是简单意义上只关注被广泛认可的风景名胜,而是关注超越传统旅游范围的旅游目的地的普通生活元素,关注能够感觉或体验旅游活动和休闲活动相结合的真实生活内容。时尚。新奇。刺激。有看点成为体验经济时代游客追求的主流。
二。高铁时代非传统旅游目的地旅游发展的机遇与挑战
(一)机遇
1。提高旅游的可进入性,游客快速增加。交通基础设施是旅游发展不可或缺的先决条件。外部交通是许多地区旅游发展的一个重要的瓶颈。高铁开通后,这种瓶颈将得到很大程度的缓解。高铁开通后,缩短了旅游地与主要客源市场的时空距离,有利于连通旅游地的主要客源市场,巩固主要客源市场。因此,主要客源市场的游客量会进一步膨胀,尤其是青年游客和老年游客,将会催生更多的周末游“和两日游“。同样,高铁也缩短了旅游地与沿线其他客源市场的时空距离,有利于更大范围的扩大客源市场。另外,高铁沿线的这些旅游地很可能面临几个方向旅游流的叠加效应,存在游客急剧增加的可能。
2。无传统旅游目的地转型负担,容易打造新兴旅游热点。当前,已经进入大众旅游时代,旅游形式主要以个人游。家庭游。自助游为主,目前年出游率已达到人均3次,自助游超过85百分号,自驾游超过60百分号,旅游产业融合化。国际化。智能化。高端化和生态化发展特征,各传统旅游目的地改造酒店房型。发展智能化服务。开发适宜产品的压力倍增。非传统旅游目的地旅游发展刚起步,旅游接待能力尚在建设中,面对新的旅游发展趋势和要素配置要求,没有转型的负担,相当于白纸作画“,能够及时做出反应,如特色民宿。家庭套房。体验项目等项目建设可以立即实施,不会造成原有资源的浪费,也不存在改造成本等转型负担。
高铁开通后,在传统旅游目的地吸引力进一步增强的同时,人们出行目的性逐步淡化。随意性增强,说走就走的旅行越来越多,追?っ朗场⑿菹新镁印⑻厣?中小景区逐步成为旅游新宠。高铁沿线的许多非传统旅游目的地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民族文化资源,且自愿开发度不高,保留相对完整,具备打造新型旅游热点的基础条件。3。周边地区旅游发展的拉动作用。高铁开通后缩短了高铁各个节点之间的时空距离。高铁沿线上可能会存在多个传统旅游目的地或是近年来快速发展的旅游目的地,这些热门旅游目的地的游客可能会向周边地区景点分流,而沿线的其他站点就是游客分流的主要承接地。如云桂铁路在丘北与广南均设有站点,高铁开通后,丘北与广南的时空距离缩短至半小时左右。由于丘北普者黑旅游的快速发展,游客可能会向周边县域景点分流。同时,石林也是云桂铁路线上的一个站点,高铁开通后,石林与广南的时空距离也将缩短至1。5小时左右,石林世界遗产的吸引力进一步增强,游客量持续增加。未来,石林。普者黑将成为云桂高铁重要的旅游扩散源,而广南就有可能成为一个游客扩散地(承接地)。
(二)挑战
1。接待能力不能满足游客的需求。这些非传统旅游目的地普遍存在旅游要素保障度低,吃。住。行。游。购。娱“六要素都不能满足游客的需求。旅游公共服务体系薄弱,公共信息服务不健全,旅游标识系统不完善,旅游公厕等基本服务设施缺乏等。旅游产品单一且品质不高,满足不了追求时尚舒适。注重心理体验的高铁游客的需求。
2。存在被热门旅游地过滤或成?楣?道的风险。高铁开通后,相近的站点在地理区位条件。旅游资源禀赋。时空压缩程度。客源市场方面具有极强的相似性,非传统旅游目的地很有可能被沿线的旅游热点所过滤掉。如高铁开通后,作为云桂铁路的省内两大站点,普者黑和广南在地理区位条件。旅游资源禀赋。时空压缩程度。客源市场方面具有极强的相似性,但就目前两者的旅游发展程度来看,在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旅游接待能力。旅游知名度等方面,普者黑都要远远超过广南,广南很有可能被普者黑过滤掉,即昆明方向的游客可能会直接将普者黑作为旅游终点或者从普者黑直接转战南宁,南宁方向的游客也可能会将普者黑作为一个旅游点或是直接转战石林。昆明。
同时,高铁开通后,沿线的非传统旅游目的地游客量可能会增加,但由于自身接待能力和可停留的体验性项目缺乏,随着时间成本的降低,很有可能变成一个过道。许多游客可能仅仅抱着到此一游“顺道看看“的想法到这些地方,逗留时间和消费减少,过夜游客可能会减少,形成过道效应“,旅游者可能会选择到其他价格更便宜或者未到过的周边地区过夜,或者是直接到条件更好的城市过夜。
3。高铁旅游目的地竞争剧烈。已步入高铁时代,高铁八纵八横“的网络格局已基本形成。目前,已开通和即将开通的高铁旅游线路有京沪高铁。京广高铁。郑西高铁。沪杭高铁。兰新高铁。贵广高铁。南广高铁。沪昆高铁。哈大高铁。厦深高铁。云桂铁路等。因此,从全国范围来看,旅游者可以选择的高铁旅游线路多种多样,高铁沿线旅游竞争激烈。
4。集中式旅游带来的短期接待能力压力增大。受休假制度的影响,高铁游客呈集中旅游态势,即游客集中在黄金周。小长假和周末出游,景区景点呈现旺季爆满。淡季惨淡“的现象。如何提高旺季的接待能力和服务水平以及提高淡季的吸引力,实现旺季更旺。淡季不淡“。淡旺季平衡是目前高铁沿线非传统旅游目的地旅游亟待解决的问题。
三。高铁时代非传统旅游目的地旅游发展的策略
(一)完善要素配套实施建设
适应高铁游客对旅居。美食。生态。文化等旅游新体验的追求,推出当地特色餐饮体系。建设特色美食体验中心,围绕景区景点合理布局餐饮门店,结合本地特有民族节日在高铁旅游宣传推介中加以宣传推广,形成独具特色的系列美食产品。提升住宿接待水平。在做好特色客栈。民宿开发同时,提升县城住宿的软硬件水平和接待标准,推出一批有特色。高品质的星级酒店。宾馆,满足部分游客的高档消费需求,引导旅游接待宾馆开展适应家庭出游的房型改造,适应散客化。家庭游的需要。加快交通基础设施建设。通过政府投入。招商引资和引入社会资本等多种方式,制定时间表。倒排工期,加快城乡和景区连接道路建设。乡村公路硬化,完善道路和景区标识系统,打破景区最后一公里“的交通限制。着力提升县城承载能力和旅游形象。对景观进行民族特色化亮化美化,提升城乡环境卫生标准,积极建设康体养生中心。咖啡休闲吧等现代休闲设施和业态,做强城镇的旅游服务功能,为旅游发展提供基本的条件。开发特色旅游商品。对当地文化进行深入挖掘,委托设计公司与当地民族艺人配合,开发既有民族特色又有实用价值的旅游商品。
(二)推出多种高铁游客引入策略
重视高铁开通初期流量引导。给予旅行社组织高铁旅游团。推进空铁通奖励,引导鼓励省内游客流更多乘高铁,以确保更多的列车开行对数。提高站点停靠频次和时间。重视高铁淡季(平日)营销。经常性开展针对炎热和寒冷地区的高铁春天之旅。暖冬之旅。清凉之旅主题之旅等优惠活动,培育高铁客流。在周一至周四,挖掘高铁沿线1~2小时半径内引发群体的旅游潜力,推出休闲养生之旅,吸引省内游客。重视挖掘发达地区农村居民高铁旅游潜力。推出面向农村市场的高铁旅游营销。适宜产品开发和线路组织,着力挖掘高铁旅游的农村市场。重视高铁沿线特殊假日客流挖掘。立足当地旅游资源特色,民族节日提前到省内放假地区,以及沿线的发达地区开展宣传营销,同时对周边省区客源地市场开展节假日。特殊假期宣传营销,推出优惠活动。
(三)扩大旅游合作联盟
推动高铁旅游联盟向纵深发展,推动组建并积极参与旅游目的地或景区联盟。加强与周边旅游目的地的联系,组成旅游联盟;同时积极与省内外知名目的地组建跨领域。跨区域景区联盟,推行购小景区门票赠大景区门票。联动门票折扣等方式,借助大景区带动中小景区。互补发展,吸引游客深度体验。实行高铁车票与旅游要素联动。县旅游局牵头,动员食住行游购娱等相关旅游企业,推出不同特色旅游线路。旅游产品。酒店住宿。餐饮服务等与高铁票的打折联动,培育高铁客流。
(四)强化人才保障
高铁开通给旅游发展带来的机遇,但人才严重缺乏,加快旅游人才队伍建设,加快人才培育。挖掘当地民族文化。餐饮和民宿特色,对当地从事餐饮。住宿和接待服务的人员进行培训,使其在保持民族特色的同时,为游客提供更贴心的服务,推广微笑服务。家庭式接待,使每个人都成为当地旅游的宣传推介者。引进旅游管理和宣传促销人才。破除现有人才制度的各种限制性条件,通过柔性人才引进政策,使省内外高层次专业人才通过兼职。定期指导。咨询服务和委托服务等方式,为旅游发展提供智力支持。
高铁时代非传统旅游目的地旅游发展对策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