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国际旅游岛文化建设下的博物馆发展

中图分类号:G2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3520(2015)-01-00-02

当前,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已经上升为国家战略,而文化建设是国际旅游岛建设的灵魂。但是地处天涯海角的海南岛,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建设发展起步晚。基论文网础薄弱,基层文化设施大多场地狭小。设备陈旧,公共文化产品服务仍显不足,难以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文化发展的滞后成为制约海南发展的短板“。加快培育魅力独特的海南文化,是提升海南国际旅游岛品质。增强竞争力的必由之路。而研究与挖掘以海南本土历史。人文为特色的本土文化,是国际旅游岛文化建设的核心所在,这其中,以海南省博物馆为代表的各类文博单位是这一重大历史任务的具体承担者和实施者。

海南省博物馆的前身是1984年开始筹建的海南博物馆,1990年海南省政府正式批准成立海南省博物馆“,1996年海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挂牌成立,两者合署办公。2008年11月15日,海南省博物馆新馆正式开馆,是海南省目前唯一的综合类现代化博物馆。2012年12月25日,海南省博物馆入选第二批国家一级博物馆“。自成立以来,海南省博物馆一直是展示海南历史文化的重要窗口和平台,也是研究和传承海南本土文化的重要机构,为国际旅游岛的文化发展做出了重大的贡献,同时也迎来了崭新的挑战与发展机遇。

一。立足黎苗文化

海南本土文化源远流长,类型众多,内容丰富,但若论最有独特性。代表性的,则非以黎族。苗族为主要代表的少数民族文化莫属。黎苗文化深深扎根于海南岛这片沃土,历史悠久,薪火相传,意蕴丰富,韵味十足,是海南本土文化中光彩夺目的奇葩。黎族是海南人数最多的少数民族,是海南岛最早的开发者和定居者,其先民早在史前时代就聚居于斯。千百年来,黎族人民创造了光辉灿烂的民族文化,如黎族传说。黎族风俗。黎族歌舞。黎族织锦。黎族建筑。黎族采香等等,形成了自己的独特风格,极富魅力。苗族是海南第二大少数民族,移居海南岛已有400多年的历史。在历史发展进程中,苗族人民与汉族。黎族等其他民族一起,勤劳开拓,也创造了颇有特色的海南苗族文化,成为海南本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黎苗文化一直是海南省博物馆征集。收藏。陈列。保护。研究的重中之重,有其一系列成熟的重视理念。保护工艺。展示技艺和研究手段。海南少数民族陈列是海南省博物馆四个常设基本陈列之一,全方位展示了以黎苗文化为代表的海南少数民族文化,其展品涵盖少数民族历史。文化。宗教。经济。生活等方方面面,有真实复原的黎族茅草房屋和船型屋,有整套的黎苗族生活起居器具和渔猎工具,有各类少数民族传统服装。首饰和工艺品等等。而其它三个常设基本陈列――海南馆藏文物陈列。海南历史陈列。海南非物质文化遗产陈列,特别是海南非物质文化遗产陈列,都包含了相当数量的黎苗少数民族文化元素。

黎锦是黎族文化最重要的标志,历史悠久,被称为黎族的“甲骨文“。海南省博物馆收藏大量的黎锦文物,并一直在加大黎锦搜集。考古工作力度,专门成立了黎锦文物征集小组,深入海南省黎族山区和国内外遍寻流失的黎锦珍品,希望在不久的将来能让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黎锦在“自己的家乡“――海南得到最充分的展示。从2010年起,海南省博物馆一直举办海南省黎族织锦大赛,并不定期举办黎锦技艺保护成果展。著名艺术家韩美林先生也将获赠的海南黎锦极品――龙被“,转赠给海南省博物馆,韩先生表示它是无法复制的历史和文物,必须留在海南,以展示后人。

二。发掘海洋文化

海南虽然是中国陆域面积最小的省份,但同时也是海域面积最大的省份,拥有中沙。西沙。南沙群岛及周围广阔的海域。在拥有丰富的海域自然资源的同时,海南拥有历史悠久。影响深远的海洋文化。作为中国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中转站和途经地,海南自古就有繁荣的海上贸易。发达的远洋航运和频繁的中外交流,留下了众多海洋文化遗物和遗迹,如中沙。西沙等海域密集分布的大量古代沉船。南海甘泉岛上的唐宋文物。沿海地区大量分布唐宋伊斯兰珊瑚石墓群等等。

海南省博物馆一直坚持发掘海洋文化,展示海南特色海洋文化。近年来,海南省博物馆设立专门实验室,对华光礁I号沉船船体和出水文物进行专业修复。保护和研究。以此为主体,主创了大海的方向――华光礁I号沉船特展,并于2011年11月15日开馆三周年之际隆重推出。该展览围绕华光礁I号沉船,集中展示了南海水下考古的成果和海上丝绸之路(南海段)的繁盛,迄今已接待观众达百万人次,迎合了不同观众层次的需求,取得了极大的社会反响,荣获2011年度全国博物馆十大陈列展览精品奖,并赴首都博物馆。浙江省博物馆。河南博物院。山西博物院等多家博物馆进行全国巡展。而正在动工建设的海南省博物馆二期工程将设置独立的展厅,依托华光礁I号“沉船的保护修复及沉船中出水的近万件瓷器,重点展示与南海历史。海上丝绸之路。地缘政治和海洋生物矿产资源等方面有关的文物和标本。

同时,现有馆藏与陈列中包含大量的海洋文物,如西沙出水的船体。船构件。各类石雕。石像。陶瓷器。铁器。漆器等船货遗物,更路簿。罗盘。海图等航海导航器具,珊瑚石椁。珊瑚石棺等伊斯兰葬具等。

海南自古就有下南洋贸易。渔捞。务工的传统,把海南文化带到异国他乡的同时,也把南洋文化带回海南,并与海南传统文化杂糅相处,繁衍发展。如海南省博物馆展厅内复制并陈列的南洋骑楼,就集中展示了海南岛的南洋文化风貌。

三。着眼文化旅游

文化建设是国际旅游岛建设的灵魂,要更加紧密地把文化和旅游结合在一起,努力把国际旅游岛建设成为既有自然生态之美又独具人文魅力的文化岛,成为中外游客的度假天堂和海南人民的幸福家园。一直以来,由于拥有的历史文化遗迹和旅游景点数量少。吸引力不足,海口并不是游客在海南旅游休闲的首要选择,甚至都不是次要选择,而仅仅起到交通中转站或是走亲访友地的作用,因而作为省会城市,在国际旅游岛的文化旅游方面,处在一个颇为尴尬的境地。海南省博物馆自新馆成立以来,一直是海南旅游的重要目的地之一,是海口旅游的必经之处,是展示和推介海南历史。文化的重要窗口,是海口文化旅游中少数亮点之一。

海南省博物馆应当依托历史“这一独特优势,向中外游客集中展示海南的历史发展。黎苗文化。海洋文化。南洋文化等等,可以起到三方面的作用:第一,宣传海南的历史文化;第二,改变以蓝天。大海。白云。绿树。鲜花等自然景观为主的海南单一旅游元素格局,充实文化旅游元素;第三,许多游客以海口为海南旅游的首站,航运或船运到此并中转至海南各地,通过参观海南省博物馆的文化陈列,可以为下一步的参观。游览打下文化基础,明确游览方向与目的,实现真正的文化旅游。

四。依托考古发掘

海南省是国内硕果仅存的省级博物馆与考古所合署办公的省份之一,海南省博物馆拥有其它博物馆无可比拟的优势。至成立起,海南省研究所就为博物馆的发展提供了巨大的支持。

通过一系列的考古田野发掘工作,海南省考古所获得一大批真实反映海南历史与文化的一手文物,极大的充实了博物馆的藏品与陈列。如昌江信冲洞洞穴出土的大量古生物化石。陵水石贡遗址出土的新石器时代陶器和石器。海口金牛岭公园墓地出土的金器等一批精美明代文物。澄迈福安窑址出土的大量形式各异的清代瓷器等,正是依靠大量的考古发掘成果,建立起了海南历史文化的发展脉络,将海南灿烂的古代文化栩栩如生的向人们展示。

国际旅游岛国家战略确立以来,海南经济大发展,迎来了大规模工程建设的高峰期,海南省考古所承担了大量的配合基建考古工作,结合一系列主动考古工作,新发现了一批珍贵的古代遗迹和遗物,为海南古文化的发掘与保护做出了重大的贡献。如陵水先行试验区内桥山新石器时代遗址的发掘,出土了大量的陶器。石器和动物骨骼,为研究南岛语族的起源与分布。海南史前海洋文化的发展提供了大量实证;洋浦开发区明代烽堠的清理,为研究海南古代军事发展提供了重要资料;定安县衙的发掘,为研究海南古代官衙和古建保护提供了珍贵个案。这一大批的珍贵文物资料必将极大的充实与完善海南省博物馆二期的馆藏与陈列。

2007年,海南省出台了关于支持文化体制改革和文化事业文化产业发展的若干政策,为加快海南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利的政策环境。2010年是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开局之年,海南省又出台了关于加快推进文化改革发展的决定,勾勒出海南省未来的文化发展蓝图,将文化建设确立为国际旅游岛建设的基础和核心。在文化发展大环境优势下,海南省博物馆依托自身独有资源,拓宽发展思路,很好的完成了文物收藏。保管。修复。保护。陈列。展示。宣传。研究的功能,不仅丰富了群众的文化生活,弘扬了优秀传统文化和海南特色文化,展示了多元开放的国际旅游岛文化。并将以此为契机,迎接更大的挑战与发展。

海南国际旅游岛文化建设下的博物馆发展

上一篇:海南养老休闲旅游业态开发研究【4308字】
下一篇:海南國际旅游岛旅游发展研究【2092字】

香格里拉来滇旅游流影响因素分析【1982字】

饮食民俗和旅游开发【4547字】

韶關旅游业发展现状及對策【4392字】

青海自驾车旅游产品开发...

青海循化县县域旅游品牌的重塑【4517字】

青年旅游视角下的社會主...

青年旅游者茬乡村旅游中...

互联网教育”变革路径研究进展【7972字】

ASP.net+sqlserver企业设备管理系统设计与开发

张洁小说《无字》中的女性意识

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运动疗...

麦秸秆还田和沼液灌溉对...

新課改下小學语文洧效阅...

我国风险投资的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分析

安康汉江网讯

网络语言“XX体”研究

LiMn1-xFexPO4正极材料合成及充放电性能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