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阳市旅游业发展现状浅析
信阳市位于河南省南部,东与安徽省相邻,南与湖北省接壤,承东启西,屏蔽中原,素有三省通衢“之称,自古以来是江淮河汉之间的战略要地,也是东西南北经济文化交流的重要通道。全市总面积18925平方公里,辖八县二区,其中固始县由省直属;截止2015年,全市总人口86论文网9。77万人,其中常住人口为640万人。信阳市处于亚热带向暖温带的过渡地带,在中国地理的南北分界线上,自然条件优越,文化氛围浓厚,交通便捷通达,发展旅游业有着先天的优势。
一。信阳市旅游资源丰富
旅游资源是对旅游者具有吸引力的自然存在和历史文化遗存,以及直接用于旅游目的的人工创造物,可以是具体的,也可以是无形的。精神的,旅游业是具有很高社会。经济和文化价值的产业。
信阳市是国家级生态示范区建设试点市,信阳市的空气质量连续多年位居河南省前列,水资源总量占河南省总量的22百分号;境内有鸡公山。南湾湖等一大批国家级。省级风景名胜区和自然保护区。截止目前,信阳市已审批和备案的景区有28家,其中4A级景区有4家,3A级景区多达12家。这28家景区,不仅包括自然风景名胜,如驰名中外的避暑胜地鸡公山景区。以山林。岛屿为风景内涵的南湾国家森林公园。有众多怪石异洞和温泉的汤泉池;还有缅怀GM先烈。接受传统教育的红色风景区,如开国上将许世友将军故里景区。邓颖超祖居景区。王大湾会议纪念馆;此外,还包括富有宗教内涵的光山净居寺景区。商城观音山景区。
信阳市是国家生态旅游“和红色旅游“共同发展的典范城市,是国家重点培育的十二个精品红色旅游区之一,是河南省规划发展的10个重点旅游城市之一,相继荣获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中国十佳宜居城市“。国家级生态示范市“。全国休闲城市三十强“。国家园林城市“。中国最具绿色竞争力城市“等殊荣。这些殊荣也在增加着信阳旅游业的软实力。
二。旅游业的发展促进当地经济发展
近年来,随着信阳市景区配套设施的不断完善。沿线高速铁路的贯通以及通讯业的不断发展,信阳市的旅游业产值连续多年保持强劲的增长势头,促进了当地国民生产总值的持续增长(见表1)。
2008~2015年期间,信阳市旅游人数的连年增加不仅带动了旅游市场的繁荣,同时促进了当地的经济增长,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就业岗位的增加
信阳市人口众多,工业化水平较为滞后,当地的就业岗位不足导致大量的年轻劳动力流向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一带。旅游业一般被认为是劳动密集型产业,因此旅游业的健康发展无疑会对全市的经济增长起到推动作用,并能提供众多的就业机会,如各种接待设施。商店。旅馆。运输等第三产业的就业;旅游业的发展还会促进如建筑。渔业。制造业。轻工食品等第二产业的发展,从而提供大量的就业岗位。在解决当地壮年劳动力就业难题的同时还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留守儿童。留守老人等问题,有利于整个社会的和谐发展。
(二)政府税收的增长
旅游业本身的经营活动,不仅能增加外汇收入,对于信阳市这样的内陆城市来说,更重要的是带来盈利。收入的增加必然带来税收的增长,旅游税收包括公司企业及职工所得税。进口关税。营业税。机场税。汽油说。烟酒与奢侈品税。护照签证手续费以及各种执照税等。政府通过这些增加的税收投放到公共事业以及基础设施的建设中,从而继续推动旅游业向前发展。
(三)区域产业结构的优化
旅游者在目的地的各种消费需求,能成为推动当地生产发展的新动力,为其它各生产部门和行业开发新的生产技术提供了可能。相较于其它消费来说,旅游消费属于较高层次的消费,其更新换代的速度高于一般耐用消费品,因而更能刺激相关行业在生产过程中采用新技术。新设备。新材料。旅游消费涉及购。食。住。行等多个方面,旅游地各部门为了与旅游者的消费结构相适应,需要调整当地的产业结构,要直接提供旅游消费产品的各部门调整地最为明显,即各重工业生产部门。旅游产品的产出,需要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的协同合作,因此旅游业能推动当地三次产业结构的调整,使三次产业机构的比例趋于合理。
三。旅游业发展所面临的问题
(一)景区之间缺乏有效联系
信阳市的交通四通八达,境内有俩条南北向(京广线。京九线)国铁,一条东西向(宁西线)国铁,京港澳。大广。沪陕三条高速公路贯穿其中,106。107。312三条国道在信阳境内形成多个十字交叉。全市铁路。公路。公路通车总里程和通车密度高于全国。全省平均水平,这是信阳市发展旅游业的区位优势。然而,各景区之间并没有通过便捷的交通形成有效的联系,景区之间相对孤立,较少的游客会选择在这里多日深度游,因此削弱了游客在市内住宿。餐饮等方面的消费。
(二)景区开发缺乏深度
信阳市旅游资源的开发力度同国内外的著名景点相比有着不小的差距,缺乏发展当地旅游业的整体规划,而规模资金的投入也相对不足。鸡公山是的四大避暑胜地之一,但是与国内其它的三个避暑胜地(河北省秦皇岛市的北戴河,浙江省湖州市的莫干山,江西省九江市的庐山)相比,无论在名气。对外宣传的力度。景区内的相关配套设施方面都存在一定的差距。南湾湖景区的开发同样存在着问题,湖中小岛星罗棋布,周围青山环绕,湖岸边各条小路曲径通幽,是发展生态与休闲娱乐的绝佳景区。然而,由于缺乏规模资金的持续投入与相关专业技术的支撑,南湾湖并没有得到统筹规划,很多小景点与古遗址没有得到开发,造成了生态环境的浪费。鸡公山与南湾湖作为信阳市最负盛名的景区之一,其旅游资源都没有得到有效的开发,其它景区所面临的同样问题在短时间内也很难得到解决。(三)旅游地缺乏文化传承
旅游地的文化包括三个不同的层面:一是旅游地文化的物质要素。二是旅游地的文化行为要素,属于旅游地文化的行为方式层面。三是旅游地文化的心理要素,为旅游地文化的精神文化层面。
信阳市文化氛围浓郁,但是在旅游资源的开发上还是更多的停留在物质文化层面,比如信阳地区茶文化浓厚,信阳毛尖是中国的十大名茶之一,当地政府与市场组织不遗余力地推广信阳茶叶与茶文化,每年的4月28日至30日都会举办大型的茶文化活动。从2010年第18届开始,信阳茶文化节正式更名为中国茶都?信阳国际茶文化节“。茶文化正从物质文化层面走向行为文化层面和精神文化层面,但是距离旅游地核心层面的精神文化还是存在着差距,没有形成有力的文化品牌;其它景点的开发更是缺乏文化深度,造成了当地文化资源的浪费。
四。结论
本文通过对信阳市旅游业发展现状进行梳理,针对其目前发展面临的问题与挑战,笔者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首先,明确信阳市旅游规划目标,统筹规划。信阳市在进行旅游规划时,要明确发展目标,站在省内。国内的视角准确定位,找准地方特色,避免景区发展的同质化。位于河南省南端的信阳市有着与北部不同的历史。饮食文化,因此要打造独具特色的旅游品牌,这样不仅能突出当地优势,也有利于整个河南省多样化旅游品牌的形成。
其次,加强景区的宣传力度。信阳市的4A级景区多达四家,然而不论是在传统媒体还是新兴媒体上曝光度都不足。要想将信阳市的景点做成旅游精品,需要充分利用微博。微信等用户流量高的自媒体平台进行宣传营销,增加当地景点的知名度。
最后,鼓励公众积极参与。旅游景点的规划不能仅仅只依靠政府,还需要公众的广泛参与。景区的开发与当地居民的生活息息相关,因此在未来的旅游规划过程中,需要政府与公众共同协作,提高市民的参与度。
信阳市旅游业发展现状浅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