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典型生态休闲旅游资源开发的几点思考

温州是浙南的经济。文化。交通中心,是对外开放的沿海港口之一,处在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两大经济区交汇的区域,是浙江省南部的经济。文化。交通中心。除了经济的优势之外,温州依山傍海,素有东南山水甲天下“之美誉,境内名山秀水众多,风光旖旎。

论文网

1。温州生态园休闲旅游资源开发利用的框架思路

温州生态园位于我市未来大都市的核心,由大罗山和三??湿地组成,总面积约为130平方公里。其中,大罗山117平方公里,界于瓯江和飞云江之间,是我市城市的重要生态屏障,有城市绿肺“之称。三??湿地与大罗山相连,是典型的平原水乡,面积为13平方公里,内部水网密布,由160余座岛屿组成,自然风光十分秀丽,属于古老的冲积平原,有城市绿肾“之称。生态园是目前沿海最大的城市绿心“。

1。1三??湿地生态景观建设

在生态园的三??湿地区域,充分考虑到三??湿地是温州城市功能协调过渡地带及三??和大罗山是不可分割有机一体的组成部分,同时三??湿地又承担着继承和弘扬水乡历史文脉功能的需要;把三??湿地功能布局,突出山水景观。文化景观。生态景观;山水景观强调城市中心轴的延伸,通过对景逐步过渡联系大罗山的视觉走廊,并在与市行政中心相通,遥相呼应的视觉廊道转折点建设标志性建筑;文化景观,通过水乡风貌和核心景观创造,突出水乡历史文化风韵,展示中国园林精粹的廊道;生态景观,再现湿地景观,突显人与自然和谐的空间环境。

1。2大罗山生态休闲旅游开发

大罗山区域自然与人文景源非常丰富。区内规划有仙岩潭瀑。化成洞幽。千佛塔影。瑶溪钟秀。天柱古刹。峰台碧水。茶山果香等风景游赏区,及不同类型的生态墓园。生态果园和预留的可持续发展区。大罗山内圈层500米~700米的缓坡地带是最适宜生态景观建设的区域,在景观建设区外围周边形成机动车观光环路,内部通过步行观光路连接,将天河浩淼。香山日月等景点,古村落艺术家走廊。生态村旅游度假区。山顶生态教育区等联系在一起。

在大罗山和三??湿地之间的山坡地通过林相改造,规划建设成为群落生境示范区,为山地与湿地间的生态协调过渡区。在生物多样性发育较好区域进行封山育林,规划为生物栖息地和自然生态保育地

景观建设区内规划建设生态体验型的旅游项目,包括生态村。艺术家走廊。荒野山村。宁静小屋。生态客栈。山地野营地等。香山寺及罗胜村地处大罗山核心地带,地势较为平缓,交通便利,规划作为大罗山区的旅游接待中心,是山地观光游览的交通枢纽。信息枢纽,以香山寺周边为核心区,配套建设山地型住区。度假村。酒店等。结合山顶气象台的建设,作为青少年气象。天文观测基地,并结合风能。太阳能生态能源基地建设,使山顶地区成为市级的生态教育基地。

综上所述,在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基础上,对温州三??湿地资源进行科学。合理的适度开发,开展特色鲜明的小规模生态旅游,不仅有助于温州城市环境的美化,更有利于温州城市形象的提升,有利于实现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共赢的局面。

2。楠溪江风景区生态休闲旅游资源开发利用的框架思路

三百里楠溪江,位于浙江省温州市北部的永嘉县境内,南距温州市区23km,东与雁荡山风景名胜区相连,西与仙都风景名胜区毗邻,北与仙居风景名胜区相依,它被誉为中国山水画的摇篮“。楠溪江融天然山水。田园风光。人文景观于一体,以“水秀。岩奇。瀑多。村古。滩林美“的独有特色而闻名。

2。1树立天人合一“的开发观

楠溪江乡土建筑应十分注重与自然山水的融合,借景山水,寄情山水。村庄布局应接山引水,充分利用自然环境,景观角度平缓舒适,勿需大俯大仰,视觉平和坦荡,游人游览楠溪江时心态自然和畅,清静自如。

2。2树立楠溪江生态休闲旅游品牌

楠溪江生态旅游品牌应树立:①水资源品牌。楠溪江的水质优良。能见度高,四季皆可泛舟游览。历年来的的水质取样分析表明,楠溪江的水质量符合国家地面水质的1级标准。优美的环境和清纯的江水无疑对游客具有极大的诱惑。②以古村落为代表的人文资源品牌。楠溪江古村落群是农村千余年耕读文化的历史见证,已被建设部门列入世界遗产候选名单。在保护方面,当务之急是要做好建立古村落。古建筑的保护制度;在利用方面,要借鉴国外经验,并根据楠溪江古村众多的优势,在不影响古村。古建筑外貌的前提下,对古建筑内部进行现代化装修,开辟为家庭旅馆。通过开展旅游使人们进一步认识古村落的价值,为其保护筹集资金,形成良性循环的市场机制,滚动发展。③文化名人品牌。千年来,楠溪江人才辈出,仅南宋时期就培育了少年叶适。溪口戴氏。塘湾郑氏等一批理学家。永嘉学派“和永嘉四灵“在中国哲学史上和文学史上享有盛名。这些都是楠溪江风景区的无形资产。要让名人活“起来,推出谢灵运山水诗之旅。古村民俗文化之旅等旅游产品,把楠溪江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展示给广大游客。◆

温州典型生态休闲旅游资源开发的几点思考

上一篇:深度开发江西韩國入境旅游市场的策略【2146字】
下一篇:温州社区参与古村落旅游的模式分析【3276字】

香格里拉来滇旅游流影响因素分析【1982字】

饮食民俗和旅游开发【4547字】

韶關旅游业发展现状及對策【4392字】

青海自驾车旅游产品开发...

青海循化县县域旅游品牌的重塑【4517字】

青年旅游视角下的社會主...

青年旅游者茬乡村旅游中...

我国风险投资的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分析

安康汉江网讯

网络语言“XX体”研究

麦秸秆还田和沼液灌溉对...

张洁小说《无字》中的女性意识

互联网教育”变革路径研究进展【7972字】

ASP.net+sqlserver企业设备管理系统设计与开发

LiMn1-xFexPO4正极材料合成及充放电性能研究

新課改下小學语文洧效阅...

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运动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