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环经济促进法在农村实施的问题和对策
作者简介:张叶,广西师范大学法2013级法律硕士,主要从事经济法研究。
中图分类号:D922。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0592(2015)04-188-02
法律的实施是指:法律规范的要求通过法律执行,法律适论文网用,法律遵守等形式或途径在社会得到实现的活动。一部法律的颁布和实施,能否达到预期的效果,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比如个人方面的因素。体制方面的因素。环境方面的因素等。而中国是农业大国,农村人口占到了总人数的80百分号以上。因此也对循环经济促进法的实施造成了巨大的影响。当前积极提倡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农村的环境问题日益严重,资源消耗大,浪费严重,缺乏强有力的法律。同时由于农村人口普遍文化水平偏低,对问题认识不到位,这样就造成法律实施的环境恶劣,对于推进循环经济促进法的更好的实施存在很大的障碍。这些都是协调社会发展所必须解决的问题。
一。循环经济的概念
循环经济促进法的颁布走过了漫长的道路,直到2009年才正式颁布了中国特色的循环经济促进法,该法的颁布在中国的立法史上具有重要的意义。循环经济的立法目的在于最少的投入,取得最大的产出。循环经济促进法中也明确规定了资源的减量化和资源化,实现资源的重复利用和高效利用。从法律的条文可以看出本法是以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为主线的,注重从源头上实现资源的节约和有效利用。
循环经济促进法的制定是时代的需要,也是现实的需要。大力实施和发展循环经济,这和现阶段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是一致的。但是,从法条本身来看,循环经济倡导的是一种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多重闭环反馈式集约型经济模式,立法只是原则上的规定,可操作性不强,缺乏相关的辅助性法律法规。
从该法的内容来看,循环经济促进法好像更多的是对城市的企业生产的一些抽象性规定,和农村的生产生活。乡镇企业的经济发展水平还存在着巨大的差异,这样的直接后果就是对循环经济促进法的宣传和推广产生很大的阻碍。
二。城乡二元结构的形成
城乡二元的社会结构问题由来已久。由于农村的生活环境越来越恶劣,生活条件,基础设施等各个方面都比较落后,使得大批的年轻劳动力涌向城市,农村向城市迁移的迹象越来越明显。从多年来的发展情形来看,无论是从经济发展的重心,还是从速度的角度来看,城市和农村都存在着很明显的差距,这样就造成了城市和农村彼此独立起来,经济发展又不可避免的产生了巨大的悬殊。这样从整个国家的发展来看,都是产生了重要的影响。现在来看,城市的发展已经进入高速发展的时代,无论是城市的基础设施,教育,生活水平等都明显的优越于农村,这样就导致城市居民严重反感污染项目的入驻,也正因为这样,导致国家在很多时间会选择在农村引进一些污染严重的项目,以达到经济的发展。
农村的经济一直不能成为国家的主流经济,改革开放以来,国家以重工业的发展为核心,忽视农村的发展,导致农村经济相对落后,交通不发达,劳动力充足却素质低下,农民的生活水平远远低于城市的生活水平。也正是因为这样,当有一些企业想要落户农村时,政府往往只是考量它的经济价值,而忽视了对环境的污染,政府对这些企业的引入,通常采取较为宽松的政策,为了追求经济增长,往往也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循环经济的发展模式被束之高阁。企业选择在农村扎根,当然也是可以带来利益的,比如农村的剩余劳动力得到了一定的解决,同时也能够提高村民的生活水平,这在一定程度上来说是有益的,但是在看到利益的同时,也应该看到其不不利的一面,农村是以种植为主要的生活方式的,农民对土地的依赖是不容小觑的,粮食的安全和增收也同时影响着国家的安定。所以,一旦扎根在农村的污染企业对土地和水体产生影响,其后果是不堪设想的,尤其对人们赖以生存的粮食的生产产生了严重的影响,这是难以衡量的,因此,提倡在农村实施循环经济促进法是势在必行的。
由此可见,城市和农村所存在的巨大差异以及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是不容低估的,这种差异同时对于实施循环经济促进法具有很大的影响。
三。城乡差异对农村实施循环经济促进法的影响
通过阅读循环经济促进法的内容,我们可以很容易的发现,该法重在对于城市的企业和重工业的规制,在当前中国的国情来看,发展循环经济,城市和农村的任务显然是不同的。
(一)城乡的基本情况不同,所以法律实施的重点也是不同的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这是更古不变的事实,在经济高速发展的时代,城市已经是人们经济生活和政治生活的中心地带,工业的发展是城市发展的主线。这样就产生一个问题,那就是资源的消耗,环境的破坏,因此城市发展循环经济的着眼点在于如何高效利用资源,治理工业发展带来的环境污染问题。由于农村劳动力大量的融入城市,导致了城市生活垃圾的增多,这也是城市发展循环经济的另一个重要的问题。而反观农村,粮食问题是最重要的问题之一,在生产粮食的过程中,为了提高产量,农村现在大量的往田地里撒化肥,打农药等等,这样就直接造成了对水土的污染,长此以往后果将不堪设想。因此,农村发展循环经济的着眼点在于如何在农业生产中对于化肥合理消耗和节约的减量化“。加快农业循环经济法制建设,发展农业循环经济可以减轻农业污染,保护农业生态环境和减轻农业生产中农民过量使用化肥。农药。地膜等对土壤。水体造成的污染。循环经济促进法中有关于农村发展循环经济的规定是远远不够的,而且规定的又比较抽象,实施起来存在很大的难度。城乡工业发展水平参差不齐,循环经济法律实施所面临的问题也是不同的。中国的工业水平现在已经是进入了高速发展的时期,工业园区也相继建立起来,这些工业园区不仅集合了先进的工业技术,吸收了大量的人才,同时也为循环经济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在园区内,企业之间资源整合,为污染治理和废物的回收利用创造了一定的条件,循环经济促进法中也提到国家对于工业发展循环经济的支持,这样企业也会很好的去遵守和支持循环经济的发展。企业的做大做强也是发展循环经济的必由之路,所以相对来说在城市发展循环经济的阻力是比较小的。
然而,对于农村来说,农村的工业水平远远落后于城市,受到农村封闭式的自然经济的影响,农村的工业往往是技术含量低,粗放型的生产模式,这样就会造成资源的浪费,环境的污染,同时受到的利益确实甚微的。另外农村的养殖业在排放强度上并不低于工业企业的集约化养殖场,这样带来的直接后果是地表水的污染,大气的恶臭污染。而这些问题在循环经济促进法中并没有给出明确有效地规制办法,法律在实践中的知道意义不是很大。
(二)城乡人口素质存在差异,这样导致循环经济法律实施的基础不同
农村的广大农民,其接受不到良好的文化教育,据统计,26。5百分号的农村人口都是没有文化,或者是有少许文化的人,从农村循环经济发展问题的根源可以看出,发展循环经济的阻力之一就是农村的农民知识水平偏低,没有发展循环经济的认知。以目前的农产品为例,现在的食品安全是一个很棘手的问题,而定位到农村,体现在过量的使用化肥和农药,很多农民为了增产而违法使用国家命令禁止使用的农药,这样不仅对人的身体健康造成影响,也会对土壤造成严重的破坏。
循环经济的出台是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需要,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需要,这部法律的出台具有很多现实的意义,但是在其实施的过程中,地域。经济的差异,导致遇到的问题也很多,尤其是在农村中的顺利实施是存在很多问题的。
四。对农村实施循环经济促进法的建议
通过以上的分析,为了使得城乡协调发展,使得循环经济促进法无论在农村还是在城市都能够得到很好的实施,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一)政府主导和市场调节相结合的原则
农村发展循环经济是以政府的引导为主,政府的相关部门必须要改变原来陈旧的发展观念,政府担负起发展循环经济的责任,积极建立与发展循环经济相符合的管理体制,引导农业生产者和消费者走循环经济之路,科学规划,重点突出。政府要加大财政的支持,制定各种有利于发展循环经济的激励措施,减少成本,为循环经济的更好的发展铺路。
(二)统筹规划与综合利用
农业环境纷繁复杂,存在着很多的影响因素,因此要统筹规划,合理布局,尽最大的能力减少对农业环境的影响。同时对资源要综合利用,最大限度的减少农村废弃物的不合理排放。农业发展循环经济要秉承减量化和资源化的理念,实现资源的充分利用和消费的绿色化,发挥农业的生态,经济和社会功能,推动现代农业持续,高效发展。
(三)提升科学技术的支持
发展循环经济依靠的是先进的科学技术。而对于农村来说,并一方面国家的财政支持比较少,另一方面科研水平比较低,这就为循环经济的发展带来阻力。事实上,要想在农村发展循环经济,政府要首先改变观念,重视循环经济,加大财政支持,引进先进的生产技术,加大科技支持力度,落实各项规定中所规定的激励措施,加强清洁生产,推广技术应用,全面实现循环经济在农村的发展。注重对农村废弃物的综合治理。
相比城市而言,农村的污染物更多地是农作物秸秆,禽畜粪便等,这些废弃物更多地是有机物,对其进行收集,加工,处理后,更多的可以获得沼气,来代替生活用煤,减少烟尘的产生。另外,可以收集这些废弃物,经过生产加工变为优质的可利用的有机肥,这样就可以减少化肥的利用,保护农村的土壤安全。在农村如何更好的发展循环经济,形成循环经济的局面,根本在于政府的引导,政府要提高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的意识,通过政策引导来使农业的发展走上循环经济之路。当前,建立社会主义新农村,就要改变原有的生产观念和消费观念,重视循环经济在农村的具体落实情况,农村发展循环经济确实还存在很多的问题,但这也同时是为什么要在农村实施循环经济,我们要重视城市的建设,也要重视农村循环经济的发展,逐步改变这种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格局,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循环经济促进法在农村实施的问题和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