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财务管理体制与模式构建
一。引言
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壮大,越来越多的公司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很多公司的业务已经发展到全国各地甚至是海外,总-分制公司成为了不可避免的发展模式,总-分制公司的产生和迅速发展是中国经济高度发展的必然结果。而很多发展势头良好的公司也开始走向多论文网元化经营模式,可以预见,在新经济形势下,总-分制公司和集团式公司的发展壮大将会是必然的趋势。由此,研究企业财务管理体制与模式的构建将会成为财务管理领域的重要课题,具有巨大的研究价值。
二。企业财务管理体制的核心―集权与分权
总-分制公司或者集团公司的财务管理,除了要处理企业所共有的财务管理事项外,还要协调处理总公司和各分公司之间在财务上的责。权。利等关系,同时要保证总公司与分公司能协调一致的发展,这个复杂的财务管理过程就要求通过制定企业财务管理体制来解决这一问题。
公司财务管理体制是总公司为了界定总公司和分公司内部各方面财务管理的责。权。利关系,同时也是所有者和股东们保护自己的资产不会非法流失的一种手段。财务决策权是集中在总公司,还是下放到各个分公司?哪些权利应该集中,哪些权利应该下放?这个权利集中和下放的过程就是公司构建财务管理体制的过程,财务管理的核心就是合理分配集权和分权的关系。
过分集权和过分分权对公司的发展都有不利的影响,集权式管理要求最高决策层具有极高的素质与能力,同时必须能够高效的汇集各方面详尽的信息资料,否则可能导致主观臆断,以致出现重大的决策错误,同时财务管理权限高度集中也易挫败分公司的积极性。灵活性和创造性。分权式管理,又易导致总公司对分公司难以统一指挥协调,有的分公司因追求自身利益而忽视损害总公司利益,同时也不能让总公司及时发现分公司面临的风险和重大问题,也难以对经营者进行有效的约束,股东的资产易存在巨大风险。因此集权和分权两种财务管理体制都是不可取的,企业的财务管理体制应该是集权与分权相结合,即在集权的基础上适当的分权。
三。集权与分权相结合的财务管理体制
集权与分权相结合的财务管理体制是较符合实际的财务管理体制。当然,由于每一个公司各自的实际情况不同,财务集权与分权的程度也会不一样,在划分集权和分权程度时应充分考虑以下因素:
1。根据企业规模大小划分集权与分权的程度
当企业规模较小。业务较单一。分公司数量不多,应该采取集权程度较高于分权程度的财务管理体制,总公司统一管理公司财务,分公司定期向总公司上报预算标准,且每一笔预算都经过审批流程后上报总公司并请款,总公司按照请款预算打款给分公司,分公司账上不留现金,在某个金额限度之内,分公司有权批准财务款项。总公司关注分公司预算的执行情况和利润情况,这样总公司不必担心分公司因追求自身利益而忽视损害总公司利益,同时分公司不会出现重大经营问题及债务问题且股东的资产不会因为分权而承受巨大风险。相反,当企业规模较大,经营业务较多,多元化发展时,因业务较多,涉及行业较广,总公司决策层不能准确把握分公司的业务发展决策,等总公司搜集完信息并研究做出决策时,易导致决策迟缓,延误采取措施的最佳时机,因此这种情况应当适当提高分权程度。
2。根据总分公司地里位置分布划分集权和分权的程度
尽管随着信息化的普及,从中小型公司到集团大公司,各个部门的工作流程已经开始电子化。信息化,每个部门的工作在向上传达时都是通过电子流的形式进行上报传达,速度之快。信息之准,已经解决了过去因分公司做决策后通过写纸质报告传真,然后一层层向总公司上传批准而导致的信息延误。失真,从而影响决策延误的现象。但是,总公司和分公司的地理位置分布仍然是影响企业划分集权和分权程度的因素之一。如果企业不属于创业阶段的企业,且业务单一,使用资金较为集中,跨地域不大或者跨地域大但是银行资金调度方便。材料采购集中,且企业比较注重品牌效应,那么适合采用集权程度较高的财务管理体制。相反,如果企业及其大部分子公司处于创业发展阶段,且业务跨行业较多,地域差异和文化差异较大,整个公司处于快速占领市场份额的发展阶段,分公司需要做决策的情况较多,如果分公司的财务决策大部分需要总公司审核批准,势必会造成决策迟缓,措施发展良机,因此这种情况应采取分权程度较高的财务管理体制较为可行。
四。结束语
总之,企业集权与分权程度的把握,应该综合公司的成本效益。实际发展情况。公司未来的战略方向等方面的因素做出决定。无论公司的财务管理权限是集中“还是分散“,都有其相应的成本。利益和风险,在构建财务管理体制时,应该权衡各自的利益与风险,只有利大于弊的财务管理体制,才是合理有效的管理体制。
企业财务管理体制与模式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