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内部控制制度体系的构建

内部控制是企事业单位为保护企业资产完整。保证经济活动正常进行等所制定并贯彻执行的各种管理制度,是一种内部管理控制系统。内部控制是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在内部牵制的基础上,随着公司经营复杂程度的不断加大。公司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以及委托代理问题的出现论文网而出现和发展起来的。在其漫长的产生和发展过程中,先后经历了内部牵制理论。内部控制制度理论。内部控制结构。内部控整体框架以及2004年以后最新提出的企业风险管理框架理论(简称ERM)等五个阶段。

1企业内部控制现状及其成因分析

目前,很多企业对内部控制的认识还停留在初级阶段。多数人认为,内部控制就是内部监督,也有的企业把内部成本控制。内部资产安全控制等视为内部控制。这些看法都是极其片面和错误的。鉴于此,企业内部控制存在问题就在所难免了,主要表现在:

1。1内部控制目标过于简单

内部控制目标的准确定位是内部控制的根本所在,同时也是建立内部控制框架以及考核。评价内部控制实施的指导性参照物。目前,内部控制的目标定位过于简单化和形式化,主要局限于无法保证业务活动的有效进行。另外在查错防弊。会计资料的真实。合法与资产的安全和完整等方面,并未从战略性角度考虑。从许多大公司的舞弊案中发现,其内部控制的失败,往往是在一开始确立公司的目标时就已经铸定了。诸如,震惊国内外的中航油巨亏事件,对国内外相关各方都产生了重大冲击和深远影响。

1。2内部环境基础薄弱

新的ERM框架将控制环境发展为内部环境,这一要素的变化体现了企业风险管理的范围更大了,应该关注的环境视野比过去更大了。目前内部环境存在诸多问题。首先,内部人控制“问题相当严重。所谓内部人控制“就是一个企业由不拥有股权或者拥有很少份额的内部人――经理人员事实上或依法掌握了企业的剩余控制权,其直接后果是管理当局以牺牲股东利益来获取自身利益的最大化。其次,人员素质低,诚信度不足,缺乏学习能力,致使内部控制难以到位。第三,企业文化建设缺乏内部控制文化的支持。

1。3内部控制意识薄弱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有相当一部分企业对内部控制建设不够重视,内部控制可有可无,内部控制体系或残缺不全,或内容不切实际,或流于形式,失去了内部控制固有的刚性和严肃性。同时,大部分企业对内部控制的研究和应用仍停留在内部会计控制“与内部管理控制“分离阶段,水平比较低,由此导致的国有资产大规模流失等现象的频繁发生。

1。4公司治理不完善,信息透明度低

内部控制作为由管理当局为履行诸管理目标而建立的一系列规则。政策和组织实施程序,与公司治理及公司管理是密不可分的。的公司治理是建立在以董事会。监事会为核心的双层治理结构的基础上,完善的公司治理结构有利于内部控制的有效运行,提高信息的透明度。但是在实际的工作中,监事会。董事会的功能被严重弱化,企业未能从根本上建立符合企业发展需要的公司治理机制,主要体现在股权结构不合理。董事会弱化和监事会功能不足等方面,从而导致信息透明度不高。

1。5缺乏完善的风险评估和风险管理机制

完善的风险评估机制,是提高企业内部控制效率和效果的关键。当今社会企业间的竞争异常激烈,企业经营风险不断提高,任何一个企业甚至其中的各个责任中心,无时无刻不面临着诸多风险。企业的董事会和高级管理层的风险意识不到位,没有明确对风险防范和控制的重要性,且缺乏监督和指导,造成高级管理层对企业的活动监管不严密,对企业的异常情况不能及时。全面地掌握,造成危机的发生。

1。6监督机制不完善,内外部监督弱化

由于企业的组织结构是以等级制进行管理,上层对下层拥有管理权,下层员工的行为受上层的制约,造成传统的内部控制监督机制只是自上而下的。一种单向的监督机制。这种单向的监督机制严重影响控制的效率和效果。另外,企业的内部控制不仅受企业内部审计的内部监督,而且还受包括政府机构和注册会计师的外部监督。但是,政府监督政出多门。分散管理,缺乏统一的标准,各政府监督部门之间缺乏有效的信息沟通,未能形成有效的监督合力,这就导致了外部监督乏力。

1。7缺乏完整的内部控制评价标准

由于内部控制评价理论还很不成熟,很多方面还是处于尝试阶段,并没有形成一个完整规范的体系。目前,在内部控制评价实务中,管理层建立健全有效的内部控制,一般是参照财政部发布的内部会计控制规范――基本规范(试行)进行的,内容主要是以单位的内部会计控制为主,同时兼顾与会计有关的控制。而有关内部控制评价完整独立的标准体系至今尚无,因此,内部控制评价往往流于形式,没有和财务报告审计中的内部控制评价明显区分开来。

2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构建及完善措施

为改变内部控制普遍薄弱的问题,笔者认为,应在规范公司治理的同时来规范公司内部控制,并明确管理当局对企业内部控制应承担的责任。

2。1将内部控制目标定位于公司治理层面上来

首先,将内部控制相关规范的制定作为完善公司治理及国有企业改革的重大举措,站在完善公司治理。改善国有企业的现状的角度上,对内部控制进行重新定位。将内部控制目标定位于公司治理层面上,制定出既保持连续性又具有前瞻性的目标。同时要注意内部控制的范围不能只从经营角度出发,还应全面渗透到企业各个层次的管理组织体系,贯穿整个公司治理结构。

2。2加强内部环境建设

在内部环境的建设上面,首先,应着重改善上市公司的股权结构问题,优化股权结构,防止内部人控制“。逐步引导上市公司中第一大股东降低持股比例,创造条件,减持上市公司的国有股,解决一股独大“的问题。其次,应完善董事会构建机制,将董事会建成真正独立行使权利和承担责任的机构。并从人员配置上割断董事与经理层的脐带,保证董事会成员的相对独立性。第三,重视企业文化建设,提高员工的素质。

2。3建立有效的激励与约束机制

无论是内部控制还是公司治理结构都非常重视激励与约束机制。针对不同的组织和岗位分别制定科学合理的评价标准,采用科学的计量和评价方法,在排除当事人不可控因素影响的条件下,对工作业绩区分出优良(尤其是善于创新)。合格和不佳,并分别给与经济性与非经济性奖励和处罚,以此促进广大员工的工作动机与行动得到优化。同时,建立互动激励控制系统,对经理层和董事会进行激励并以对话的形式确保互动性的机制,目的在于明确对公司实施有效内部控制的责任。把改进内部控制系统作为激励监督约束的基础,通过坦诚公布的对话讨论和勉励,促使管理当局努力经营,加强内部控制管理并做出有利于股东的最佳经营行为,使内部控制与公司治理的关系更加紧密,从而更有效地实现双方目标。

2。4强化企业风险意识,建立风险评估系统

风险的防范和控制关系到企业经营成败,所以对风险的评估和防范。预警成为现代企业内部控制的重要内容,是内部控制的基本前提。企业应在建立风险预警治理机制的同时,为使风险预警和管理有效地结合在一起,企业应该在信息管理系统中建立风险管理信息系统,不断识别新风险,调整风险控制的内容。

2。5建立有效的内部监督机制,强化内外监督协调

良好的内部控制监督体系有助于在公司内部各利益相关体之间形成有效的制衡机制,理顺公司内部各层之间的关系,为纵向沟通。横向合作创造良好的环境。因此,内部控制应当体现的是相互监督的控制。完善的监督机制应该是双向的监督机制,不仅包括自上而下的监督机制,而且还包括自下而上的监督机制。

2。6完善内部控制的信息传递和披露制度并建立有效的内部控制评价机制

美国安然。世通会计丑闻充分暴露了公司关键人物凌驾于内部控制之上的问题。为此,已要求公开发行证券的证券公司。商业银行。保险公司对内部控制制度的完整性。合理性与有效性做出说明,并要求注册会计师对内部控制制度进行评价。出具评价报告,对其他上市公司也有相关的披露要求。但是,从前些年的郑百文案,到近几年发生的中航油巨额亏损。四川长虹巨额应收款欠款案,无不显示公司治理环境中内部控制的薄弱以及有关信息披露的缺乏。

综上所述,内部控制是企业为实现经营目标而对业务活动进行组织。制约。考核和调节的方法。程序和措施。目前企业内部控制薄弱,存在管理不善。浪费严重。会计信息不真。国有资产流失等一系列不正常现象。因此,不断完善企业内部控制制度体系,才能防范舞弊,减少损失,提高资本的再生能力。

企业内部控制制度体系的构建

上一篇:企业内部控制制度下的税务风险管理探析【2605字】
下一篇: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完善探讨【2664字】

企业食堂营养配膳与平衡膳食【1814字】

企业领导理论与领导能力的培养【2117字】

企业领导力提升要素与對策分析【3767字】

企业领导力培育与领导团队建设【2625字】

企业青年职工心理健康特...

企业青年政工人员职业规...

企业青年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研究【2141字】

翻转課堂”理念的會计教...

基于LabVIEW的风机模拟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昆山市中学田径类教学内容调查与分析

對中小企业营运资金管理...

AT89C51单片机的智能手机充...

怀了三胎不想要怎么办,...

高中生学习倦怠学业自我...

电视广告对儿童的消极影...

一类特殊素数的卢卡斯检测算法

BISS0001单片机的智能台灯设计+电路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