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黄河改道清水沟流路以来,十几年未形成明显的沙嘴,外形平缓,没有较突出之处,处在摆动之中。在上世纪90年代前后,黄河口逐渐形成了变化较平稳的沙嘴,黄河口海岸段也随之向东边淤积扩展,淤积速度为12km2/a[9]。在1996年,由于胜利油田要从海上开采变为陆上开采,为了配合其开采石油,加快北汊地区的造陆速度,采取了人工引流的措施,将黄河水引流从北汊入海,由于来水来沙量的提高,使北汊处迅速淤积,形成一个小沙嘴。与此同时,由于南部来水来沙量的减少、护堤工程不完善和保护工作的不到位,导致南部大沙嘴遭到海水持续侵蚀,面积不断减小。自2000年以来,北汊沙嘴不稳定,淤积与侵蚀反复交替,南部大沙嘴则是持续受到侵蚀。总体而言,黄河口海岸线地段的总面积是减少的。
3 数据源与预处理
3。1数据源
本文主要利用Landsat卫星系列数据。由于2002年之前的黄河口海岸线已有前人进行过广泛细致的研究分析,故本文选取2003年~2015年遥感影像作为研究对象,来研究黄河口海岸线的变化情况,研究变化趋势,并分析其原因。由于90年代前的黄河口已有许多前人进行过详细的分析,2000年以后的研究文献却较少,而且近十几年的遥感图像清晰,精度高,综上考虑,本文采用的遥感数据为2003年--2015年的ETM+黄河口地区遥感影像。使用遥感影像数据如下表所示:来*自-优=尔,论:文+网www.youerw.com
表 1 遥感数据源列表
序号 成像时间 数据类型 波段数 空间分辨率(m)
1 2003。05。11 ETM+ 8 30
2 2006。10。10 ETM+ 8 30
3 2009。05。06 ETM+ 8 30
4 2012。08。23 ETM+ 8 30
5 2015。06。20 ETM+ 8 30
3。2数据的预处理
3。2。1遥感影像去条带
由于在2003年5月31号Landsat-7ETM+机载扫描行校正器(SLC) 故障,导致获取的黄河口遥感影像出现了数据条带丢失的情况,如图1。这种遥感影像显然是不可使用的,不但不利于图片的美观,更不利于数据精确的处理。所以首先要对遥感影像进行去条带处理。由于对去条带工作没有任何经验,在数据使用前进行了长时间的研究学习。针对影像数据缺失(条带),ENVI软件平台退出了专门处理数据影像条带的补丁。只要安装补丁即可在ENVI平台上对影像进行去条带的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