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2 上海 PM2。5 中 OC、EC 的特征
Feng Y 等[9]曾在 2005~2006 年上海市区和近郊两个观测点的典型季节代表月份内观测 PM2。5 及 OC 和 EC 的浓度。研究表明两地年平均 PM2。5 浓度为 90。3~95。5 μg/m3,OC 及 EC 浓度分别为 14。7~17。4 μg/m3 和 2。8~3。0 μg/m3,OC/EC 比值为 5。0~5。6,最高值在冬季测得,这 表明 OC、EC 的排放源本身该比值较高,比如当地煤炭燃烧以及厨房油烟排放。碳质气溶胶 占到 PM2。5 总量的 30%左右。OC 浓度和 EC 浓度之间较高的相关度(R2=0。79~0。93)表明他
本科毕业设计说明书 第 5 页 们的来源相同且在各季节内的大气运动进程相似。在季平均方面,最高的 OC 和 EC 水平值 出现在秋天,且其值约是夏季值数的两倍。SOC 的平均值是 5。7~7。2 μg/m3,贡献 OC 总量的
30%左右。SOC 值同样在秋天是最高,是年平均值的两倍。
1。3。3 天津 PM2。5 及 PM10 样品中 OC、EC 的特征
Gu J 等[10]曾在 2008 年 1 月、4 月、7 月及 10 月测定过天津地区大气颗粒物中 OC 和 EC 的浓度。年平均 PM2。5 和 PM10 浓度分别为 109。8±48。5 μg/m3 和 196。2±86。1 μg/m3 。平均 PM2。5/PM10 比值为 57。9%,意味着 PM2。5 已经成为影响天津环境质量的主要污染物质。PM2。5 和 PM10 中的 OC 和 EC 浓度均在秋冬季节浓度较高,春夏季节浓度较低。这种污染物浓度的 季节变化受排放率和季节气候条件共同影响。最高的 OC/EC 比值出现在冬天,这与冬天供暖 燃煤排放增加和大气扩散有关;反之在夏天,丰沛的雨水会用湿气带走碳质气溶胶,此时的 OC/EC 值最低。年平均 SOC 估计浓度是 14。9 μg/m3 且占到了 PM2。5 中总有机碳的 61。7%,说 明 SOC 是天津有机气溶胶的重要促成因子。分析碳质气溶胶的八种碳组分能够发现生物质燃 烧、煤炭燃烧以及机动车排放对碳质颗粒物浓度都有非常大的影响。
1。3。4 中国沿海城市地区碳质气溶胶的排放与运输
Chen B 等[11]曾在厦门市区设置三个观测点、农村地区设置两个观测点收集 PM2。5 样本, 并测得其中的 EC 和 OC 浓度。研究表明碳溶胶物质(CM)平均贡献了城市地区 PM2。5 含量 的 28。5%±7。2%以及农村地区 PM2。5 的 30。3%±8。2%。城市和农村地区 PM2。5 中 OC 年平均浓 度分别为 7。6±4。3 μg/m3 和 5。7±3。1 μg/m3;EC 的年平均浓度分别为 2。4±0。8 μg/m3 和 1。3± 0。7 μg/m3。城市中更高的 EC 浓度显示出人为排放对于城市空气的巨大影响。在冬季季风季 节期间收集的样品的 OC 与 EC 浓度有很好的相关性,这表明了城市地区主要的污染排放源 大部分与交通有关。由沿海城市释放的碳质气溶胶污染物不仅产生城市空气污染,更会扩散 至周边农村地区、海洋地区并严重影响这些遥远地区的空气质量。从中国东部的地域性城市 污染点扩散出来的污染物导致了了中国南部大陆边缘农村地区的 EC 浓度从 0。7±0。3 μg/m3 增长至 1。9±0。4 μg/m3,同时 OC 浓度从 4。0±1。3 μg/m3 增长至 8。0±3。2 μg/m3。不论中国的城 市地区还是农村地区都表现出了比欧洲和北美更高的碳溶胶浓度,这意味着在中国大陆及其 周边区域上存在大气污染羽流的地方扩散现象。虽然仍有很多必须要进行的研究,但农村沿 海接受地区得到的地标观察、后轨迹分析和卫星云图仍表明该地工业和城市的排放受中国流 出羽流的影响碳溶胶浓度上升了 2~3 倍。东南亚地区的大气棕色云可以通过对城市沿海地区 人为排放的有效管理得到控制。
第 6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