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儒家孝德教育内容研究

中图分类号:D649文献标识码:ADOI:10。16400/j。cnki。kjdks。2016。07。073

AbstractThetraditionalfilialpietyeducationinancientConfucianeducati论文网onoccupiesthefoundationalstatus,asanimportantpartoftraditionalculture,ithasdoublevalue,ontheonehand,shapingthecharacterofthesonsanddaughtersoftheChinesenation,givesthecharacteroftheChinesepeoplehonestandkind-hearted,maintainingfamilyandsocialstability。Ontheotherhand,italsohasneedtoabandontherationalkernel,suchasextremefilialpietyandsuperstition,parentsandchildrenofcompulsoryunequal,imprisonedpeoplethinkingandfreedom。ThemainoffilialpietymoraleducationmaincontentwerestudiedintheConfucianclassics,“bookoffilialpiety“asthefoundation,theancientfilialpietythemaincontentofmoraleducationisdividedintothreelargepieces;startedinPro,inJun,andfinallyconduct。TraditionalConfucianfilialpietymoraleducationbasedontheethicalvalueandpoliticalvalueoffilialpiety,inthefamily,schoolandsocialeducation,toteachfilialpiety,filialpiety,advocatefilialpiety。

KeywordsConfucian;filialpiety;educationcontent

儒家教育几乎是中国古代教育的同义词。儒家文化强调人文主义,以教化人崇德向善“为目的,非常重视道德教育与品性培养。孝德作为儒家德目的重要元素,是儒家道德教育的首要内容。孝经可以说是儒家关于孝论的总结性著作,是以孔子为代表的先秦儒家对孝的思考的集大成者。孝经也是历朝历代各级各类学校,不论是官学还是私学,通用的教材。几千年来,人们对孝德的重视和提倡不曾中断,儒家传统孝德教育更是贯穿中国封建社会始末,其教育内容虽随时代变化而变化,但也一脉相承。所以,笔者对古代儒家孝德教育的主要内容主要是以孝经一书为纲要,从中分析古代孝德教育内容的共通之处,主要包括了以下三个方面:

1始于事亲――孝亲敬亲

人的先天之命是由父母孕育的。孝起源于血缘亲情,是协调家庭成员关系的规范。所以儒家文化强调孝的第一要务是孝顺父母“。

1。1养亲。敬亲。爱亲

赡养父母在中华儿女一项天经地义的责任。赡养父母,给父母饮食起居上的照顾,让父母衣食无忧,这是孝的最低需求。另外,人既有物质需求也有精神需求。孝子事亲,也需兼顾着两个方面,做到养则致其乐“。这要求我们对要关注父母的精神需求,让父母开心快乐,从而使其身心健康,延年益寿。

礼记:孝有三:大尊尊亲,其次弗辱,其下能养。“①孔子认为,对父母的孝更重要表现在敬养。子游问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孔子认为,孝子侍奉父母,光养“不敬“,算不上孝,因为那和犬马之养没什么两样。孝顺父母是发自内心的真挚的爱敬,和父母说话时,面色要和悦,语气要和顺,行为要恭敬。

孝的本质是爱与敬。古人云:爱敬者,孝之实际也。爱而不敬,则爱不至;敬而不爱,则敬不真,二者缺一焉,不可也。……夫孝道无方,爱敬而已矣。“

1。2谏亲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父母也不例外,当父母言行有所不当甚至犯错的时候,儿女应该谏诤,这才是真正的孝。当父母长辈有过错,不在理时,做子女的我们应如何处理?孔子认为面对这种情况时,子女要做到委婉谏诤。孟子认为:亲之过大者也。亲之过大而不怨,是愈疏也;亲之过小而怨,是不可矶也。愈疏,不孝也;不可矶,亦不孝也。“②意思是父母行为不当而不提醒劝诫,甚至盲目顺从,这其实是不孝。荀子与孔子看法类似,反对盲目顺亲,主张:从道不从君,从义不从父,人之大行也。“总之,谏亲要讲究态度和方式。孔子认为:事父母,几谏,见志不从,又敬不违,劳而不怨。“③意思是说,子女奉养父母,如果父母有过错,应当和颜悦色地规劝。先贤已经说过,父母有小错,子女要委婉的谏诤,其实按照我们的理解,如果父母的行为略有不当,但谈不上什么大是大非,那就劝劝他们,一次不行就慢慢劝。如果直接劝诫能以解决问题,可以想想别的办法,通过长辈的亲戚朋友,让他们帮忙劝劝你父母。或者等父母心情好的时候,再找机会进行规劝。

1。3生儿育女,传宗接代

生儿育女,延续后代是人的本能,也是家庭和社会的需求。传宗接代自古就是我们的传统社会婚姻观念,在大多数中国人心目中根深蒂固。古语有云不孝有三,无后为大。“意思是,不娶妻生子,断绝后代,这是最严重的不孝。这主要是因为中国古代社会中,家庭是社会最重要的组成单位,人们通常是一大家族生活在一起,因此他们更注重家族观念,而传宗接代,延续子嗣是家族延续的最重要方式。另外,传统社会生活中,农业生产力水平低下,主要依靠人力。在中国,传宗接代的观念深入人心,是中国几千年来形成的社会观念。这既是符合人类繁衍的自然法则;也是保障家族兴旺的俗成定规;还是长辈人指望人伦之乐的想念;男欢女爱之生理必然。正所谓生儿育女循环理,世代相传自古今。“延续香火既是古代社会养儿防老的意愿,也是人们情感需求的体现。

1。4葬之以礼,祭之以礼

古人非常重视祭祀亡故的父母和祖先。祭则致其严“,祭祀包括治丧。守丧。祭奠,每个过程都有具体的规定,讲究恭敬和虔诚,要做到葬之以礼,祭之以礼“。父母长辈过世后,要为其准备好棺椁。衣物。祭奠器具等,在丧礼上以寄托生者的哀痛和悲伤。埋葬必须以虔诚的态度对待,占卜墓穴吉地以安葬。祭祀绝不是为了祭祀而祭祀。在特定的节日里祭祀,通过祭祀来回忆故人祖先的音容笑貌,缅怀祖辈先人的恩德功业,学习前人为人处世的准则,表达生者无时不思念亡故的亲人。曾参提出的慎终追远“,就是这个意思,父母亲在世时,子女要以爱和敬来侍奉他们,在他们去世后,则要怀着悲哀之情料理丧事,如此这样也算尽到了子女应尽的本分和义务。将养生送死“的大义都做到了,民众的德行就自然归于忠厚了。

2中于事君――移孝作忠

孝经?广扬名一书中:君子之事亲孝,故忠可移于君。“④曾参也提出:事君不忠,非孝也。“

忠是由孝衍生出的道德行为。数千年来,一忠一孝成为中华民族两大最基本的传统道德行为准则,对整个民族的心里塑造。价值培养和民族认同,发挥着不可估量的作用。移孝作忠“是家国同构的封建社会维护统治的伦理基础,孔子认为,一个人能做到孝悌“,他的品行修养会得到很大的提升,也能遵守社会的规范。儒家伦理认为其为人也孝悌,而好犯上者,鲜矣!不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历代统治者都看到了孝德教育的巨大影响,并也都热衷于在各类教育中宣传移孝作忠“的思想,其目的显而易见。在面临忠孝两难全“的抉择时,爱国忠君“无疑是最高的价值追求,并能得到世俗的认同和赞扬。

历朝历代,关于事君的论述不计其数。中国古代社会的性质是家天下,皇帝是天下人的家长。从这方面看,事君即事亲。另外,事君能更好的事亲。因为事君能获得官职和俸禄,为事亲提供物质保障。忠经?保孝行章:竭其忠则福禄至矣。“⑤古代许多文人,出身贫寒,十年寒窗苦读,一朝出世事君,即可显亲扬名,还可为父母提供可靠的物质来源。古代有忠诚出孝门“的说话,究其原因,在于以孝事君则忠“。

3终于立身――扬名显亲

中国传统社会的重心是家族,家族中的人们以血缘关系为纽带世代生活在一起,家族成员间血脉相连。荣辱与共。每个人一生下来就必然与家族紧密相连,家族有抚养后辈。延续香火的义务,而后代子孙也肩负着保持和提高家族的名声和地位的责任。传统观念中的孝子贤孙,其价值目标的指向就在于继志述事。扬名显亲。

立身行道,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孝之终也“。这是孝的最高境界。立德。立功。立言“这三不朽“是古代人立身的三个主要方面,这源自鲁国大夫孙豹左传: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虽久不废,此之谓不朽。“⑥后人解读三不朽“:立德为创建道德操守,立功为建功立业,立言指把真知灼见著书立说,成一家之言。三不朽“是伦理思想史上的一个命题,在中国历史上成为许多人的人生目标和理想,也是中国古代上至皇帝百官。文人骚客,下至百姓追求的最高道德境界。然而三不朽“中,立德“难以评定,立功“须跻身官场,然而古代很多人,由于种种原因,一生未能进入仕途,难以事君。所以古人多以立言“为目标,以求不朽。如武圣“孙斌。诗圣“杜甫。史圣“司马迁。书圣“王羲之等,他们都是通过寄身于翰墨,见意于篇籍“,成为领域的翘楚,著书留世,显亲扬名,由立言“获得了不朽之名“。

百善孝为先,孝为德之本。“孝是中华伦理道德规范之首,在中国古代社会传承千年。古代孝之所以能够经久不衰地涌动在中国传统文化的这条河中,除了有其自身价值,还因为在古代社会,有以孝德教育为主要内容的德育。现代生活中,孝这一传统文化存在的经济基础不复存在,孝德的传承需要前所未有的挑战。对待孝这一中国传统特色文化,我们应从历史和内涵的角度重新审视其价值,以现代的眼光来分析和应对不利因素,摆脱现实困境,并充分挖掘和发挥孝文化的积极内涵,并充分运用到德育教育中。

注释

①礼记。

②孟子。

③论语。

④孝经。

⑤忠经?保孝行章。

⑥左传。

传统儒家孝德教育内容研究

上一篇:传统体育项目的家庭教育研究【4264字】
下一篇:传统启蒙读物茬幼儿园教育中的應用研究【1502字】

马尔库塞海德格尔式的马...

马克思社會批判理论研究述评【2827字】

马克思的就业思想及其當代价值【2903字】

马克思的重建个人所洧制...

马克思晚年的跨越论与东...

马克思恩格斯教育思想及...

马克思哲學观中的社會批判之维【3495字】

2000元做什么生意挣钱,...

临床护理路径茬老年便秘...

MCGS水位PID控制的仿真设计

《中国好声音》和《中国...

反应物比例在LiFePO4合成上的影响

PLC舰船舷侧隐身门梯集成...

2023年生育政策二胎還湜二...

中央空调系统英文文献和中文翻译

国内外热作模具钢的研究现状情况

旅游英语专业學生语言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