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高等工程教育学科专业设置与调整的对策研究

CountermeasureStudyaboutDisciplineSpecialtySettingandAdjustmentofLocalHigherEngineeringEducation

ZhangNing,WangJ论文网ing(OfficeofAcademicAffair,YanshanUniversity,Qinhuangdao,066004,China)

Abstract:Theoptimizationofthedisciplinespecialtystructureoflocalhigherengineeringeducationisveryimportanttopromotethedevelopmentofregionaleconomyandsociety。Howtoadapttothedevelopmentofregionalindustrialeconomy,establishascientificandrationalsystemofdisciplinespecialtyofengineeringeducation,promotethedevelopmentofregionaleconomyandsociety,graduallyformanewnormalofcoordinateddevelopmentbetweenlocaluniversitiesandregionaleconomy,hasbecomethedirectionofreformanddevelopmentoflocalhigherengineeringeducation。Accordingtothepresentsituationofthedevelopmentoflocalhigherengineeringeducation,opportunitiesandchallenges,throughanalysisofthebasicorientationofthelocalhigherengineeringeducation,thispaperputsforwardeffectivecountermeasuresforthedisciplinespecialtysettingandadjustmentoflocalhigherengineeringeducation,includingthedockingmechanismofdisciplinespecialtyandindustrial,mechanismofactiveadaptabilityofcurriculumandengineeringeducationcertificationmechanism。

Keywords:Localhigherengineeringeducation;Layout;Disciplinespecialty;Setting;Adjustment;Countermeasurestudy

高等工程教育学科专业的设置与调整反映社会对工程技术人才的需求,同时也为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和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提供所需要的工程技术人才,因此,高等工程教育学科专业结构的优化对推动经济社会的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尤其是地方高等工程教育的专业设置与调整对推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作用更加明显。然而,相较于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地方高等工程教育的发展没有跟上时代的步伐,培养的工程技术人才越来越不能满足社会需求,如何主动适应区域产业经济发展,建立科学合理的工程教育学科专业体系,推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逐步形成与区域协同发展的新常态,已成为地方高等工程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方向。

一。地方高等工程教育发展的现状以及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的高等工程教育始于新中国成立初期,为适应当时国家工业发展的需求,完全采用苏联的精英教育模式,基本上偏重于培养重工业专业化工程技术人才。改革开放以后,随着经济社会的飞速发展和新兴工业化道路的确立,高等工程教育发展迅速,尤其是地方高等工程教育,无论是院校规模还是在校生规模都得到迅猛发展,在高等工程教育体系中所占比例在90百分号以上,高等工程教育由精英教育逐步向大众化教育发展。进入21世界,随着知识经济的飞速发展。产业结构的深刻变革和经济增长模式的转变,社会对工程技术人才的知识技术结构和质量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尤其是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培育与发展,使得相应产业与行业需要大量具有创新性和交叉学科知识背景的专业工程技术人才。

目前,在生源数量稳定增长。工程技术人才需求量不断增加的同时,却存在高校毕业生就业难和企业招不到人的矛盾现象,尤其是地方院校及所在区域更为普遍。究其原因,一是地方高等工程教育虽然在规模上都在迅速扩张,但受区域经济非均衡发展的影响,教育质量参差不齐,高水平的地方高等工程院校较少,整体水平较低,培养的工程技术人才质量不能满足社会需求;二是长期以来受计划经济的影响,高等工程院校学科与专业基本按照国家规定的学科与专业目录设置并由国家统一调整,且必须经过国家审批。按国家计划招生办学,尤其是地方高等院校,一般没有自主权,学科专业的设置对社会需求变化的反应较慢,缺乏对区域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的主动适应性,学科专业调整的滞后性导致培养的人才结构上难以满足区域产业结构调整与发展的需要。可见,地方高等工程教育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改革,必须要从规模式发展向内涵建设式发展转变,必须利用区域经济发展的平台优势,抓准机遇,增强适应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主动意识,加强学科专业的建设与结构优化,寻求自身发展的内生动力,逐步改变人才培养模式,提高人才培养质量。2016年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2016年要深入推进‘一带一路’建设,落实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加快长江经济带发展“。十三五规划纲要(草案)也特别提出,以区域发展总体战略为基础,以‘一带一路’建设。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为引领,形成沿海沿江沿线经济带为主的纵向横向经济带,塑造要素有序自由流动。主体功能约束有效。基本公共服务均等。资源环境可承载的区域协调发展新格局。“从国家的发展战略不难看出,未来将更加注重区域的统筹协调发展,既注重区域间的统筹协调,也注重区域内的统筹协调,这无疑为地方高等工程教育的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如何抓准机遇与区域经济形成互动式协同发展的新常态是目前地方高等工程教育发展中面临的新挑战。

二。地方高等工程教育办学的基本定位及发展趋势

从历史发展观看,地方高等工程教育与区域经济社会的发展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地方高等工程教育的任务是为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所需的工程类专业技术人才,地方高等工程教育的地方性“决定了其必须要立足于区域经济社会,以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对工程技术类人才的需求为依据制定工程教育人才培养方案,并以区域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为主要服务方向,与地方政府。企业共建科技成果转化平台,加速科技成果转化,积极为地方的产业经济发展服务。可见,地方高等工程教育最根本的任务就是面向地方。服务地方,在服务区域社会的过程中也提升了自身的水平与能力,这也是地方高等工程院校自身发展的内生动力。

地方高等工程教育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就必须主动适应区域经济社会的发展,根据地方人才市场的需求,增设地方产业发展急需的新专业,淘汰不符合社会需要的旧专业,着力办好品牌专业,利用地方产业资源优势在校内外建立长期的实验与实习基地,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建立校企联合的人才培养机制,改变人才培养模式,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并根据地方产业结构变迁。社会人才需求和创新科技发展的转变调整专业结构,将区域产业经济发展对工程技术人才的需求转化为对高等工程教育的需求。因此,主动适应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建立以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为导向。与产业结构调整对接耦合的学科专业设置与调整机制。不断优化工程技术人才培养结构。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是地方高等工程教育创新发展的可行路径。

三。地方高等工程教育学科专业设置与调整对策

(一)建立学科专业与区域重点产业对接耦合机制

区域重点产业是支撑或引领区域经济社会的发展,对区域产业结构调整。发展方式转型。经济成果转化起决定性作用的行业领域。地方高等工程教育要实现与区域经济社会的协同发展,就必须主动适应区域重点产业的发展,以区域重点产业发展为导向,建设和发展与区域重点产业有一定相关性的学科专业,尤其是对区域重点产业创新发展具有决定性作用的学科专业要加强建设和投入力度,挖掘发展潜力,通过内生性。相关性。融合性等方式的变革,将教育资源优化配置并向与区域重点产业相关联的学科专业倾斜,逐步形成强势学科专业与区域重点产业协同发展的新常态。建立与区域重点产业对接耦合的学科专业设置与调整机制是构建地方高等工程教育主动适应区域产业经济发展机制的核心内容,从根本上确保了相关学科专业对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变化的适应力,同时也为相关学科专业的发展寻求资源优势。地方高等工程院校与国家重点院校相比教育资源相对匮乏。教育经费投入不足且较为紧缺,以区域重点产业发展为导向,建立与区域重点产业对接耦合的学科专业设置与调整机制有利于地方高等工程院校利用区域重点产业发展的有利条件集中优势资源打造强势学科,以相对较小的投入获取最大程度的产出,逐步形成以强势学科带动其他学科建立网络拓扑型的学科专业与区域产业对接发展的全新模式,提高学科专业对产业发展动态变化的适应性。

(二)制定专业发展的长期规划,增设区域产业特需学科专业

地方高等工程教育体系中不同高校所设置的学科专业是不同的,为避免区域内各高校学科专业发展的趋同性,地方政府应根据区域产业的特点。结构分布与发展趋势,按类别。按结构。按层次制定区域高等工程教育学科专业的发展规划。为进一步实现学科专业与区域产业的对接耦合,应根据区域产业的分布,在产业核心区域设置和培育与产业相关的学科专业,根据产业发展的需求,确定学科专业的层次结构,并根据产业发展的趋势,动态规划学科专业的建设与发展目标。此外,任何区域都会因地理特征和历史文化传承的特殊性而衍生出具有区域特色的独有产业,或者为了促进产业结构升级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而引入的战略性新兴产业,这些产业可能规模不大,但对推动区域经济社会的发展。彰显区域特色和错位发展空间优势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在地方高等工程教育学科专业发展规划中要增设区域产业特需学科专业。鉴于区域特色产业发展规模不大。人才需求量不多但对专业化程度要求高的特点,在特需学科专业建设和发展的过程中,要保证学科专业的小口径和对产业需求适应性强的特点,使人才培养数量与特色产业人才需求数量平衡。人才培养质量与特色产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吻合,并逐步提高特需专业人才的培养层次,打造高精尖的特需专业人才,推动特色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三)建立课程体系与产业需求对接机制

学科专业的才培养周期相较于经济社会需求变化的滞后性确实是学科专业结构调整难以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关键所在,但人才培养的客观规律决定了学科专业教育需要一个相对稳定的时期,学科专业的经常性调整也会影响人才培养计划的有效实施和人才培养的质量,会造成教学的混乱。因此,在进行地方高等工程教育学科专业的设置与调整时要把握好尺度。控制好节奏,处理好稳定与发展的辩证关系。课程体系是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方案中的核心内容,不同的学科专业都有其特定的课程体系。因此,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关键还在于课程体系的构建是否符合社会对人才质量的要求,地方高等工程教育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就必须建立与产业需求相对应的课程体系。为充分发挥地方高等工程教育对区域经济社会的服务职能,地方高等工程教育应根据区域产业经济发展的内生需求建立与产业需求对接的学科专业课程体系设置与调整机制,通过课程体系与产业需求的对接,加大专业教育的灵活性,提高课程体系与产业知识结构的拟合度,加强课程内容与产业知识技能的相关性,形成课程体系自主调整机制,提高人才的培养质量以及人才培养方案对区域产业经济发展的主动适应性,逐步形成学科专业与区域产业经济纵深对接协同发展的有效机制。

(四)推动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机制

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是专业认证机构针对高等院校开设的工程类专业实施的专门性认证,旨在为相关工程技术人才进入工业界从业提供预备教育质量保证,其主要目标是促进工程教育与工业界的联系,增强工程教育人才培养对产业发展的适应性。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起源于20世纪30年代的美国,现已发展成为国际通用的工程教育质量保障制度,具有完整的认证标准和完善的指标体系,体现了以产出为导向和持续改进的理念,这与以产业经济发展需求为导向的学科专业设置和调整的内在要求相一致。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最基本的特征就是包含行业协会和专家在内的外部第三方作为评价的主体,因行业协会和专家有别于高校自身和政府机构,且对区域产业发展的脉络和趋势最为了解,使得评价的结果更加客观且对持续改进的方向具有指导性作用,地方高等工程院校将对于产业发展情况较为了解的区域产业联合会和行业专家引入到学科专业的评价过程中,有利于地方高等工程院校对自身学科专业的发展水平和存在的问题有清晰明了的认识,认证的标准和指标也为地方高等工程专业教育改革指明了方向,地方高等工程院校可以参照指标体系针对自身学科专业发展的实际情况制定详尽的持续改进方案,逐步提高地方高等工程教育学科专业对区域产业发展的适应性。

地方高等工程教育学科专业设置与调整的对策研究

上一篇:地方高校研究生招生困境及對策研究【1523字】
下一篇:地方高等教育与地方经济发展的關系研究【2893字】

马尔库塞海德格尔式的马...

马克思社會批判理论研究述评【2827字】

马克思的就业思想及其當代价值【2903字】

马克思的重建个人所洧制...

马克思晚年的跨越论与东...

马克思恩格斯教育思想及...

马克思哲學观中的社會批判之维【3495字】

2023年生育政策二胎還湜二...

国内外热作模具钢的研究现状情况

PLC舰船舷侧隐身门梯集成...

临床护理路径茬老年便秘...

旅游英语专业學生语言交...

2000元做什么生意挣钱,...

MCGS水位PID控制的仿真设计

中央空调系统英文文献和中文翻译

《中国好声音》和《中国...

反应物比例在LiFePO4合成上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