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社区青少年教育活动“的思考
社区教育与学校教育有着不同的发展定位及教育目标,其注重青少年能力及整体素质的提高。通过各种社区组织与青少年的接触,使青少年对社区的各种状况有更深入的了解,从而培养青少年的历史使命感及社会责任感,也为青少年的身心健康提供良好的成长环境。
社区青少年教育活动主要是指社区组织凭借社区力量,运用社区资源,对社区内青少年实施多种方式的课后教育,进而提高青少年整体素质的社会教育过程或活动。其实质是通过社区,为青少年提供课后教育的优良环境。教育辅导及教育资源,使青少年在社区内拥有可阅读的书籍以及可实践的基地。
二。开展社区青少年教育活动的原则
1。开放性
社区青少年教育活动的开放性原则,是指对教育对象。教育内容及组织管理的开放,首先,遵循自愿原则,社区内所有青少年都是教育对象,都可以直接参与到教育活动中;其次,教育活动的内容应以促进青少年的全面发展为目标,创设丰富多彩的教育内容及多样化的教学形式,进而满足青少年对文化的需求;再次,改善传统的学校管理模式,鼓励社区组织与社区学校或个人相结合实行共同管理。
2。实际性
遵循实际性原则,主要表现在两方面:首先,社区学校应根据实际情况,充分发挥自身条件。设施。人员及文化等方面的优点,构建具有特色的教育活动模式。其次,社区教育活动的推广也要切合实际,应保留社区学校的独特性,采取示范及实验等形式逐步推进。
3。发展性
社区青少年教育活动的开展,应有利于学龄青少年的全面发展。通过社区进行课后教育,促使学龄青少年学会做事。求知及共处,从而培养学龄青少年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以及社会意识与社会责任感,促进青少年综合素质的有效提升,从而提高青少年的人文及科学素养,为青少年的今后发展打下扎实的基础。
三。社区教育课程的类型
1。学生感兴趣的课程
学习时间的有限性与信息的无限性之间的矛盾,决定了任何教育阶段的教学内容,都是在广泛的知识中选取适合当前社会发展要求的部分,社区教育也不例外,所选取的教育内容必须是真实反映社会文明以及时代精神的,进而有效地引导青少年能够主动适应社会的变化。社区青少年教育的课程内容,应结合青少年已有的知识水平及自身特点,选择其可接受及乐于接受的教育
内容。
以青少年自身的兴趣爱好为出发点,与社区生活相结合,设
计适合的教学内容,编排合理的教学活动。教学进度与教学环节,能够有效地激发青少年的学习兴趣,满足青少年的心理需要。例如,社区艺术文化教育。娱乐活动及兴趣小组等活动都属于此类
课程。
2。以学生为主体的课程
活动是人类获得知识及经验的最初源泉,也是获取直接经验。增强感性认知。培养和创造动手能力的重要方式。以学生为主体的活动课程,如演讲活动。参观及军事训练等课程,在社区教育内容中较为普遍,其教育目标是通过这类课程,培养青少年的信息处理。独立思考。竞争参与以及经受挫折等方面的能力。以丰富多样的活动课程,结合自身的兴趣爱好,切实尊重学龄青少年的需要,从而发挥出活动课程的自主性。参与性以及创造性。
3。精神文化教育课程
精神文化教育课程是具有教育功能的非正式课程,也称隐性课程,其不指向学科知识,而注重非实体的精神文化教育。社区教育活动中的隐性课程,是指社区环境所产生的影响,例如,社区学校的卫生。绿化。建筑装饰以及文化氛围等方面。隐性课程对青少年的影响是无形的,具有潜隐性及持久性,能够潜移默化地影响青少年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以及心理承受能力。人际交往能力与敬业精神等方面。因此,隐性课程是社区教育中较为重要的课程内容,是教会青少年生存与做人的深层次教育课程,其主要体现在社区文化。社区整合。思想品德以及职业道德教育等方面。
4。综合性课程
所谓综合课程,是针对分科课程的不足之处进行矫正与补充,将相近的学科内容重新构建成新的课程体系,注重培养学龄青少年的开拓能力以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灵活多样的内容来造就学龄青少年的随机应变能力以及宽厚的知识基础。实践证明,综合课程的开设,以多科知识为依托,强调青少年的主动参与及亲身体验,有利于培养青少年综合利用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综合课程也是社区教育中应用较为广泛的课程类型。
总而言之,设置社区青少年教育活动课程,应加强运用活动课程。隐性课程及综合课程,从而发挥社区教育的实际效果。首先,以学龄青少年的能力。兴趣。需求及经验为基础来设置课程,充分突出课程的整体性及综合性,促使青少年能从中获得知识的同时,也能提升综合素质能力;其次,注重运用活动课程,从而培养学龄青少年的创造能力以及动手操作能力;再次,重视隐性课程,促使青少年能够形成文明的生活方式,树立正确的人生价
值观。
社区教育活动是社区与学校之间产生交流与合作的产物,可以将课外教育纳入社会。学校以及家庭创造的优良氛围中,从而提高与巩固中小学的教育质量。
关于社区青少年教育活动“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