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四个关键性问题的认识
[中图分类号]G[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6)05B-0008-02
中等职业教育是职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经济社会文化发展中起着基础性关键性的作用。但从目前中等职业教育发展的现状来看论文网,有些中职学校特别是县级中专招生非常困难,一年只能招到几十人,教工数量甚至大于在校生数。总体来看,这些学校普遍存在这样的问题:一是学生的文化素质比较差。相当数量的学生没有达到初中毕业生最低学业水平,有的甚至达不到小学四五年级水平。二是专业课程设置不甚合理,教学质量不高。因此,学生就读兴趣不大。产生这些问题,既有长期以来经济基础薄弱,财政投入不足的原因,也有对中职教育改革认识不到位,轻视发展中等职业教育的原因。这造成了当前中等职业教育的这些困难。在当前新形势下,只有正确认识和准确把握好中等职业教育改革的几个关键性问题,才能有效破解难题,推动中等职业教育科学发展。
一。关于中等职业教育的功能定位问题
当前,中等职业教育发展存在的突出问题,是社会各界特别是部分领导干部对其重要性认识不清,功能定位认识模糊。在新形势下,其功能应该定位为:(1)中等职业教育是国家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宪法第二款规定:国家举办各种学校,普及初等义务教育,发展中等教育。职业教育和高等教育。“职业教育法明确规定,职业教育是国家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职业学校教育分为初等。中等。高等职业学校教育。因此,中等职业教育是法定的各级人民政府必须发展的教育,是在义务教育阶段后实施的使受教育者获得职业知识。职业技能和具备职业道德的教育。(2)中等职业教育是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基础。中等职业教育具有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对提升劳动力素质至关重要。中等职业教育为初高中毕业生开展基础性的知识。技术和技能教育,培养技能人才。初中毕业生正处于人的一生中发展最快。可塑造性最强的阶段,中等职业教育直接影响到未进入普通高中学校学习学生的终身发展。(3)中等职业教育是高中阶段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家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2014-2020年)明确指出,中等职业教育是职业教育发展的重点,今后一个时期总体保持普通高中和中等职业学校招生规模大体相当。十三五“时期是加快普及高中阶段教育的重要时期,加快发展中等职业教育是普及高中教育的关键。(4)中等职业教育是主动适应经济新常态的迫切需要。中等职业教育担负着培养数以亿计高素质劳动者的重要任务。在当前经济发展新常态下,职业教育可以凭借灵活办学的优势,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的要求,深化专业设置和课程改革,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提升系统培养人才的能力,以人才创新实现创新驱动。(5)中等职业教育是学生成长。家庭脱贫致富的重要途径。就读中等职业教育的学生绝大部分是农村地区贫困家庭的孩子,无论孩子将来就业。升学,还是当前上学费用的支付,均涉及千家万户利益。国家大力推进中等职业改革发展,就是要把上学免学费。就业有技能。升学有通道,提高素质促发展“的利国利民的大事办好。
因此,中等职业教育不是可办可不办,而是必须办并且必须办好的加快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促进就业。改善民生的重要公益性事业。社会各界特别是各级人民政府主要领导干部要牢固树立发展中等职业教育是政府法定职责的意识,准确把握其功能定位,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切实采取有效办法措施,加快推动职业教育科学发展。
二。关于中等职业教育与普通高中教育的区别和联系问题
正确认识中等职业教育与普通高中阶段教育的区别与联系。这个认识直接涉及到中等职业教育如何办学的问题,如果这个问题认识不清楚,那么中职教育特色化上水平办学就无从谈起。当前,一些地方把发展高中阶段教育片面理解为发展普通高中,或者把职业教育归为低层次的教育,认为普通教育高于职业教育。这是对经济社会发展和教育改革创新的认识不到位造成的,也是由于职业教育没有形成完整的培养体系。吸引力较低而造成的。中等职业教育和普通高中教育主要存在以下区别:一是办学宗旨不同。普通高中教育主要以升学为导向,而中等职业教育是以就业为导向。二是培养目标不同。中等职业教育是为了培养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优秀的技术工人与应用型服务人才,而普通高中教育是为高一级学校输送新生。三是教学形式不同。普通高中教育一般不组织实践教学,中等职业教育教学除集中授课外,还要组织实践性教学。四是课程设置不同。普通高中教育一般只开设文化课,中等职业教育要根据市场需求设置课程,除了文化课还设有专业理论课。专业技术课。但两者又存在着密切联系:一是两者都要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培养学生健全人格,培育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为国家社会培养有用之材。二是在课程设置等问题上,都要注重素质教育,培养全面的综合型人才。三是两者都是高中阶段教育两个重要组成部分,办好中等职业教育,可扩大高中阶段教育规模,从而促进高中阶段教育的普及,对下可吸引初中学生坚持完成学业,对上可为高等院校发展贮备生源。
因此,各地都要正确认识中等职业教育与普通高中教育的区别与联系,围绕如何提高中等职业教育的吸引力。竞争力这个根本问题,遵从中等职业教育发展规律,加强实训基地建设,加快推进校园校舍及相关配套设施建设,优化资源配置,特别是要将县级中专建成当地集高中阶段教育。教师进修培训。民族文化传承。就业和扶贫培训。业余体校。电大教育为一体的教育综合服务平台,让家长愿意送孩子来。孩子来了留得住。孩子毕业了学到真东西。
三。关于中等职业教育教学和课程设置改革问题深化教育教学和课程设置改革是提高中等职业教育发展水平。提升职业教育学生毕业竞争力的关键。但在当前中等职业教育教学和课程改革中,经常出现两种片面,一是片面照搬普通高中课程。对职校学生来说,学习普通高中课程有相当的难度,学生学不下去。二是片面强调技术教育。有的学校为了片面强调技术教育而全部砍掉文化基础课,变成学生只学一技之长,学校变成了职业培训基地,变成企业的加工厂“。社会职业的广泛性决定了职业教育人才类型的广泛性,不能狭隘地认为职业教育是培养低端劳动者的低层次教育,或是面向贫困人群或者欠发达地区的扶贫济困教育,不能限于培养技能型。技术型等少数人才类型“。在一个人口庞大的发展中国家,决不能仅仅把职业教育机械地看成是培养实用型的技术和技能型人才“。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国发〔2014〕19号)明确提出,职业教育要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科学合理设置课程,将职业道德。人文素养教育贯穿于培养全过程。中等职业教育是综合素质+技术技能“的教育,中等职业教育综合素质课程的设置不是为了普通高考升学而是为了提高职校生的综合素质修养。要充分发挥人文学科的独特育人优势,注重学生文化素质。科学素养。综合职业素质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培养,从而推动学生的全面发展。教育的使命是要使每个人的潜在的才干和能力得到充分发展“。
综合素质的提升有助于学生对技术技能的掌握,有助于提高毕业生的转岗适应和岗位迁移能力。因此,一方面,各地中等职业技术学校要进一步完善教育教学和课程设置,结合本地本校办学实际,通过与专业课程结合的方式对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历史。地理等文化基础课程进行改造,使其符合职业教育教学规律,符合职业学校学生的身心发展水平,使学生学得进。学得好。要加强人文教育。人际交往。音乐美术。现代礼仪等综合素养课程教育教学。另一方面,要不断推进专业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统筹安排综合素质课。专业技能课和顶岗实习,大力推进课程的综合化。模块化和项目化,突出相同或相近专业在课程内容。教学资源配置上的衔接贯通,形成对接紧密。特色鲜明。动态调整的职业教育课程体系。
四。关于中等职业教育发展创新体制机制的问题
体制机制是实现预期目标的有力保障。中等职业面临招生困难。经费紧张。师资力量薄弱等问题,需要靠改革创新精神,向改革要红利要效益。要坚决破除一切妨碍中等职业教育科学发展的思想观念和体制机制弊端,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促进学校加快发展。近年来,国家和一些地方相继出台了分类考评奖补。免费入学鼓励学生就读中职学校。建立结对帮扶。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等激励机制,中等职业教育有了广阔的发展空间。各地在充分用足用好国家和地方出台的这些政策的基础上,要多想办法,不等不靠,进一步创新体制机制,克服学校建设中存在的困难,切实解决学校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正确处理好政府。学校。社会的关系。
一是进一步明确政府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目前,一些地方结合本地实际,创造了一些好的经验。例如,有的地方政府努力通过制度创新,特别是通过发展混合所有制的中职学校,积极克服财政和本地产业的束缚;有的直接对公立中职学校进行股份制改造,将控股权让渡给民间资本,地方政府在师资。土地。校舍。运行经费等方面给予一定的支持;有的用工企业与中职学校以股份合作制的方式,建立特定专业的校企合作实训基地;有的民办中职学校或者劳动力培训。中介公司与公办学校进行特定专业的联合培养,并以股份合作制的方式分享合作的收益。通过引入混合所有制改革,部分地区突破了客观条件的制约,实现了以就业前教育为主的发展模式。各地政府要充分学习借鉴其他地方的这些成功经验,加强对发展战略。规划。政策。标准等的制定和组织实施。进一步加大力度,在补贴。服务。助学贷款。基金奖励。捐资激励等方面的实施。
二是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引导和支持社会力量兴办职业教育,努力实现办学主体多元。办学形式多样。经费投入多渠道。教师来源多途径。分配方式多类型。积极动员社会广泛参与,最大限度地吸引社会资源进入职业教育领域,协同培育地方职业教育人才。
三是拓展区直中职学校办学空间,通过兼并。托管。集团化办学等形式扩大优势资源。积极探索校企合作。城乡合作。中高职合作等多元合作办学和开放办学新途径。
关于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四个关键性问题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