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要]

新的世纪,信息技术已经成为每一位现代人必须掌握的工具。今年初国家教育部明确规定普通高中最迟于2001学年度开设信息技术必修课程。但是,由于目前高中教育评价机制。硬件条件。师资和教材等问题的限制,使得信息技术教育还存在着许多问题,有不少疑虑需要解决。主要有:1。如何确定信息论文网技术课在普通高中教学中的地位?2。高中信息技术课教什么?3。高中信息技术课怎么教?等。针对这些问题,笔者进行了简要的分析,并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办法:

一。首先要确立信息技术课的基础性工具性学科地位。二。要坚持正确的教学方向。即专业知识和操作技能并重。三。规范学科建设,实行多层次教学。一是要科学规范高中信息课的教学目的。指导思想。内容体系。二是教学形态和教学内容必须坚持统一性和多样性相结合。三是要坚持培养能力与开发智力并重。四。加强机构和队伍建设,提高教学水平。我们要积极开展信息技术课教学模式和理论的研究,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关键字]

信息技术课疑虑分析对策

[正文]

新的世纪,信息社会已经来临。以计算机技术。微电子技术和通信技术为特征的现代信息技术,已在社会各个领域中得到广泛应用,正在改变着人们的生产与生活方式。工作与学习方式。为推动信息技术教育的迅速发展,国家教育部于今年初制定了关于加快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建设的指导意见,明确指出全国普通高中最迟于2001学年度开设信息技术必修课程。各级学校也开始给予重视,不断增加投入。增加课时。但是,由于目前普通高中的评价制度并没有根本的改变,普通高中实际开设的信息技术课,普遍还存在着许多问题,有不少的疑虑需要解决。如:普通高中信息技术课的地位问题,信息技术课教什么。怎么教的问题,开设信息课的现实意义问题等等。本文将就这些疑虑进行分析,并提出自己解决疑虑的一些看法,与同仁们共勉。

疑虑之一:如何确定信息技术课在普通高中教学中的地位?

多年来,虽然说从中央到地方。从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到学校。从教师到家长,都一致认为掌握计算机。信息技术是进入二十一世纪的通行证,是未来社会每个人必须掌握的。但是,由于高校招生制度没有根本的变化,进入高等学校深造仍然是每个进入普通高中学生的唯一首选。不纳入高考,不计入高考总分,在这个仍然以高考质量评价一所高中办学水平的时代,使得考生和学校不得不急功近利,从思想上和行动上不重视信息技术课。造成的直接后果是不少的学校将建立微机室。校园网仅仅作为标榜现代化的摆设,学生将进入微机室上课当作放松自己。玩玩游戏的好去处。信息课。信息课教师在普通高中的地位都比较低下。这显然与社会发展的需要和要求是不相符的。

疑虑之二:高中信息技术课教什么?

这是一个很现实的问题,也是一个争论很多的问题。由于缺乏明确的要求和相对统一的教材,加上各个学校的硬件条件的限制,各个学校课程的设置都不一样,选择的教学内容差异很大。有的侧重于理论知识教学,重点对学生进行计算机基本结构和计算机语言方面。程序设计的教育。有的侧重于教会学生如何使用计算机这?quot;工具“,重点对学生进行计算机操作和应用方面的教育,把计算机看作一个辅助工具,掌握使用这一工具的方法和要领。有的二者兼而有之。如何根据学生和学校的实际,选择既适应现有的硬件条件。又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的内容,确定好教什么,是一个非常值得研究的课题。

疑虑之三:高中信息技术课怎么教?

由于高中信息技术课开设的时间不长,属于一门新兴的学科。对于究竟应该怎么教,目前,既没有现成的模式可学,也没有一个专门的教研机构组织研究,更没有一个系统的理论作指导。另外,由于信息技术课在普通高中所处的地位,许多的信息课教师长期处于教学辅助的地位,更多的陷于事务性的琐事中,很少有时间和精力去深入研究信息技术课本身的教学。同时,学校也很难吸引水平较高的计算机专门人才。使得目前对于信息课究竟应该怎么教的问题研究得很不够,教学效果不佳。

从上述我们可以看出:目前,高中信息技术课的现状并不乐观,急待改观。要改变这种状况,消除疑惑,笔者以为:

一。首先要确立信息技术课的基础性工具性学科地位。

计算机(信息学)课程必须作为基础学科,这是时代对我们高中教育的课程设置的要求,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关于加快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建设的指导意见明确指出:信息技术课程是中小学一门知识性与技能性相结合的基础工具课程。计算机信息技术将不但是学校教育中提高教学质量。增强学习效率的有力工具,更是学生离开学校以后继续学习和工作的基本工具。我们必须逐步确立其在高中教育中应有的工具学科地位。所有的学生都必须学习信息技术课程,掌握一定的知识和技能以作为其继续学习和工作的基本工具。学校一定要切实从素质教育的要求和提高全民族素质。以及祖国未来的发展出发,全面落实好关于加快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建设的指导意见,确保经费。课时。教师到位。在适当的时候,国家可采取考试杠杆的作用,将它纳入高考的范围,促使其真正得到落实。

二。要坚持正确的教学方向。

高中的计算机教育应侧重于基础教育。指导意见将信息技术课程的任务表述为: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和意识,让学生了解或掌握信息技术基本知识和技能,使学生具有获取信息。传输信息。处理信息和应用信息技术手段的能力,形成良好的文化素养,为他们适应信息社会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打下必要的基础。因此,我们一方面要对学生进行计算机基本结构和计算机语言方面的教育,以使他们了解计算机的工作系统,为将来学习计算机专业知识打好基础;另一方面应着重对学生进行计算机操作和应用方面的教育,把计算机看作一个辅助工具,掌握使用这一工具的方法和要领,侧重于如何使用计算机这个“工具“,以便将来进入大学或工作岗位时,对那时的学习环境和工作环境。学习方式和工作方式有一个超前的基础教育。因为随着计算机的普及和应用程度的迅速提高,几年之后,在学习。工作中一定会被广泛应用。这就要求学校和教师要有超前意识,让学生接触到代表计算机操作系统发展方向的操作环境并掌握几种最常用的应用软件。这种面向应用。面向未来的计算机基础教育是我们所必须坚持和提倡的。

三。规范学科建设,实行多层次教学。

1.计算机学科建设要规范化。科学化。

高中信息技术课正在逐渐成为(有的地区已经成为)一门独立的知识性与技能性相结合的基础性工具性学科,其教学目的。指导思想。内容体系不能再有随意性,必须规范。科学。国家教育部应进一步对高中计算机课程的地位。性质。目标。内容作出具体。明确地规定。同时,要求各地以此为依据编写教材,教材建设实行“在统一教学基本要求(即统一教学大纲)。统一审定的前提下,逐步实行多样化“的方针,规范信息技术课的教材。

2.计算机学科教学要坚持统一性与多样性相结合。

一是高中信息技术课教学都要统一到关于加快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建设的指导意见上来。指导意见上规定的基础知识。操作和应用作为基本教学内容,全体学生必须掌握。

二是采取多样性的原则,一方面要坚持课程形态的多样性,即分设必修课。选修课和活动课。必修课是对全体学生的要求,选修课和活动课由学生根据自身的条件和爱好。兴趣自由选择。另一方面要坚持学习内容的多层次,根据学生原有的基础,以及心理和生理特点。兴趣。爱好和认知能力安排不同的教学内容。例如,必修课(面向全体学生)只学习基本的常识。操作和应用;选修课和活动课(面向少数有兴趣的学生)学习较难。较复杂的包括程序语言在内的内容,为培养计算机专业人才打下基础。

3.计算机学科教学要坚持培养能力与开发智力并重。

计算机科学和计算机技术的发展速度非常快,我们的教学内容不可能完全跟上这种飞快的发展速度,只能择其最基本的。有利于了解计算机科学和技术的发展趋势。有利于进一步学习的内容,而在教学的方法和目标上,主要应着眼于能力的培养和智力的开发,不应只计较点滴知识的得失,要使学生通过计算机学科的学习能具备进一步学习计算机科学和技术的能力,适应计算机科学和技术的发展。

四。加强机构和队伍建设,提高教学水平。

1。建立自上而下的信息技术教研机构。

目前,各级教研部门均没有设立专职的信息技术教研员,其职能通常由劳技教研员兼任,由于信息技术专业性强的特点,使他们很难组织起有效的教研活动。学校一般也未设立信息技术教研组,缺乏教研的氛围。我们要建立系统的信息技术教研机构,定期组织教研活动,切实加强对信息技术课教学的研究,建立一套有指导意义的信息技术的教学理论,提高信息技术课的教学效率。

2。加强师资建设,提高师资水平。

高质量的教学要靠高水平的教师。目前,由于专业人才缺乏,信息技术课的教师多半是半路出家,专业素养不高。要解决这一矛盾,我们必须采取分层培训。逐步提高的原则,开展多种形式的岗位培训,尽快建立一支业务精良。敬业爱岗的信息技术教师队伍。要进一步提高信息技术课教师的地位,吸引更多的计算机专业人才投入到信息技术的教育教学中来,以满足信息技术课教学的需要。

3。开展教学研究,提高教学水平。

我们应结合信息技术课的特点,积极开展教学研究,努力探索适合信息技术课教学的模式。针对信息技术课开放性和实践性强的特点,教学中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意识,让他们自主探索。自主学习,自主构建自己的信息技术知识技能体系。教师要努力成为教学过程的组织者。指导者。知识意义建构的帮助者。促进者,而不是主动施教的知识灌输者,培养他们可持续性学习的习惯和能力。

总之,我们必须站在国家未来发展的全局和提高全民族素质的战略高度,以高度的事业心。责任感,切实做好高中信息技术课的教学工作,迎接知识经济和信息社会的挑战。

上一篇:關于家庭教育的几点思考【1937字】
下一篇:關于工商管理专业大學生人文素质教育的思考【2137字】

马尔库塞海德格尔式的马...

马克思社會批判理论研究述评【2827字】

马克思的就业思想及其當代价值【2903字】

马克思的重建个人所洧制...

马克思晚年的跨越论与东...

马克思恩格斯教育思想及...

马克思哲學观中的社會批判之维【3495字】

反应物比例在LiFePO4合成上的影响

中央空调系统英文文献和中文翻译

旅游英语专业學生语言交...

临床护理路径茬老年便秘...

PLC舰船舷侧隐身门梯集成...

2023年生育政策二胎還湜二...

2000元做什么生意挣钱,...

国内外热作模具钢的研究现状情况

MCGS水位PID控制的仿真设计

《中国好声音》和《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