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党建发展的大学生村官党性教育研究
中图分类号:D26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2-2589(2015)10-0184-03
大学生村官是基层行政组织和社会经济生活的最直接组织者和领导者,其党性素养的高低直接关系到农村社会经济的发展,党和国家农村执政基础的巩固。论文网高校作为大学生村官重要培养单位,承担培养大学生村官及党性教育重担的主体地位凸显,因此本文通过对高校基层党建发展导向的大学生村官党性教育研究得出阶段性总结,研究成果能让高校。媒体等对大学生村官政策有更充分。更深入的了解,并积极发挥社会各界的合力,为新农村建设培养更加优秀。群众基础更为深厚的大学生村官。
一。基层党建发展的大学生村官党性教育问题现状及动因分析
大学生村官论坛最新2013年中国大学生村官发展报告――综合报告数据表明:2012年在岗大学生村官中本科及以上比例较2008年提高了20。33个百分点,党员比例提高了25。45个百分点(表1)。
借此表明大学生村官来源的主要群体为大学生党员,其先进的党性是推进新农村建设的关键,对基层党建的良性发展意义重大。但大学生村官由于受到选拔机制。政策,及高校推进大学生村官党性教育机制的客观现实,导致大学生村官思想认识不到位,并对建设新农村急于求成,不能客观地认识和评价自己,更畏难怕苦“。
(一)大学生村官基层工作思想和求职动机尚需高校党性教育采取措施明确
大学生村官论坛在大学生村官就职心理。思想性维度阐述党性方面发放问卷,据回收问卷分析数据显示,绝大部分大学生村官把村官理解为职业发展跳板“,23。3百分号大学生选择当村官“是被政府一系列优惠政策所吸引;36。7百分号大学生只是因为就业压力导致在城市求职难;25百分号是为了到基层锻炼积累经验,为以后从政打基础“;仅有15百分号学生认为农村的发展空间更适合我“(表2)。这表明有很大一部分大学生村官把到农村任职当成过渡和跳板。这种思想性及党性表现在工作态度中,就是被动地完成上级下达的任务,工作缺乏主动性。借此表明高校在加强大学生村官党性教育方面,大学生村官基层工作思想尚需明确。
(二)大学生村官基层工作认识及价值取向尚需高校党性教育采取措施提升
最新数据显示,在所调研的对象中,考虑任职期满后出路问题的大学生村官占据72百分号,仅有23。3百分号的人选择在合同期满之后留下任职。对浙江省某市调查数据显示(表3),40百分号调研对象的目的是为了服务满3年后参加公务员考试加分,更有67百分号调研对象表示希望通过在农村的3年锻炼为今后晋升做铺垫,还有17百分号调研对象希望通过继续考研以离开农村岗位。仅有14百分号的大学生村官“愿意今后继续扎根农村,支援农村建设。借此表明大学生村官基层工作认识及价值取向尚需高校党性教育采取措施提升。
(三)大学生村官基层工作及自身发展定位尚需高校党性教育采用措施明确
通过部分地区调研数据结合现实因素分析,大学生村官在基层工作及自身发展定位所存问题体现如下方面:首先,部分大学生存在官本位思想。被问及三年的村官生涯规划和未来打算“时,部分大学生村官表示为升官发财“,藉此表明官本位思想仍旧存在;其次,部分大学生村官责任意识淡薄。调查涉及现在对村官工作的态度是“(表4)时,30。4百分号的人选择任期期满,赶快离开“,6。9百分号选择干的不开心。特别想马上离开“,数据表明部分村官的责任意识淡薄。忠诚度不高;再次,功利性观念比较强。虽然较多村官的目的为投身于新农村建设,也有大部分村官出于个人利益为方便以后从政积累经验选择此职业,数据分析可知大学生村官基层工作及自身发展定位尚需高校党性教育采用措施明确。
二。基层党建发展的大学生村官党性教育所存问题及原因分析
高校是大学生村官党性教育的重要阵地,也是大学生村官党性教育工作的前哨,尽管基层党建发展导向的大学生村官党性教育已采取相应的措施,但是作为一项全新的改革尝试,在具体运作过程中尚存问题,不仅存在着从思想上的认识不足,部分组织机构也未能充分发挥引导作用等问题,究其原因分析如下。
(一)基层党建发展的大学生村官党性教育的内容尚需进一步完善
党性教育是实践性很强的学科,随着社会思想的进一步变化,其党性教育内容也应与时俱进。大学生村官党性教育与党员党性教育具有一致性,但高校仅仅依靠党员党性教育内容去解决大学生村官的党性教育的实际问题远远不够。大学生村官党性教育内容方面多,层次深,现有内容已不能满足大学生村官党性教育在基层工作的需要。因此,高校基层党建发展导向的大学生村官“的党性教育的内容需进一步完善并不断丰富,在现有大学生村官“党性教育的内容基础之上,增添具有基层党建发展导向的党性教育内容,增强内容时效性。针对性,以更好符合基层党建发展需要。
(二)基层党建发展的大学生村官党性教育的方式方法尚需进一步完善
高校基层党建发展导向的大学生村官“党性教育的实效性很大程度上由教育的方式方法决定,其越有针对性,实效性越高,其越完善,教育效果越好。调研数据显示,部分高校在增强大学生村官党性教育实效性方面采取了相应方式方法,建构了网络交流。联系服务等教育平台,但其本身平台建构尚新,诸多方面不完善,因此教育效果大打折扣。具体表现为:一是高校未能充分发挥宣传导向作用,对大学生村官党性教育在引导层面未进行必要的指导和教育,使大学生党员在选择村官作为职业时存在盲目性;二是教育培训未与实际工作实践相结合,采取和普通党员相同的方式,此方式割裂了理论和实践之间的关联,未能实现两者有效结合;三是教育交流平台未能充分发挥作用。现代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广泛应用,使网络也成为党性教育的最佳平台,而现实工作中网络仅为大学生村官的联系交流平台,其党性教育的作用并未得到充分的发挥。(三)基层党建发展的大学生村官党性教育的连贯性尚需进一步完善
调研数据分析,由于大学生村官集中度不强,分散在各基层农村,无法实现集中式教育。尽管高校在大学生村官毕业前进行过党性教育,同时建构起各种大学生村官的党性教育平台。但是高校与基层农村在诸多环节上联系程度不高,同时基层农村对大学生村官的党性教育重视程度参差不齐,教育目标不一致,方式方法各不相同,使得大学生村官的党性教育各自为战,难以实现整体上的一致性,严重影响到党性教育的效果。具体而言,高校与大学生村官党性教育缺乏连贯性表现在,其一高校与基层党组织之间的联系程度不够,缺乏针对大学生村官党性教育的协调性;其二高校与各教育平台之间缺乏党性教育的一致性,培训平台。网络交流平台等在实际的教育运作过程中,被不同的部门机构的教育者开展各自为政的党性教育,缺乏连续性及一致性。
三。基层党建发展的大学生村官党性教育解决策略
大学生村官的构成主体为应届生党员,其在校形成思想政治素质及党性,直接关系到任职期间成长及优化农村基层组织结构。高校作为其党性教育前哨及平台责无旁贷,必须对诸多相关制度和机制做进一步的创新改革。
(一)提高认识,注重党性教育引导的着力点与实效性
思想认识是改革的前提,唯有进一步提高高校基层党建发展导向的大学生村官“党性教育重要性认识,明确其党性教育的重要作用与地位,才能更好地确立教育的目标与对象,制定党性教育内容,采取合理的党性教育措施。选择恰当的党性教育方法。因此高校党组织必须从当前社会发展的战略全局的高度考虑,自发承担起对大学生村官党性教育的使命。具体而言,大学生村官入职前,在心理上及思想认识上存在诸多误区,因此高校必须充分利用各种媒体及宣传平台,加大对其党性教育引导及宣传力度,注重任职前党性教育引导的着力点与实效性,对其党性教育各要素必须有所理解和把握,进行理想信念。心理引导,进行相关思想政治教育及相应的指导。
(二)界定目的,加大党性教育平台及机制建构力度
首先,建构大学生村官党性教育的组织,并选择相应的教育形式。大学生村官党性教育是高校党组织承担的新的历史使命,其党性的培养,可由高校各党支部及党课承担党性教育的任务,高校可在教育内容。计划等方面进行统筹规划,并对纳入发展对象的大学生进行党性教育;其次,围绕党中央提出的对大学生村官工作要求的下得去。干得好。留得住“方针,高校必须把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事业接班人。新农建设带头人。基层工作贴心人作为大学生村官党性教育的目的。最后,建构教育考核和推荐机制。为使通过学校对大学生村官进行党性教育后能尽快掌握三农工作的方针政策以及新农村建设情况,高校必须建立持续考察机制,对大学生村官进行考察考核,对优秀和合格的大学生进行推荐。
(三)树立典型,注重党性教育形式丰富性及实用性
高校除了通过新媒体平台等丰富的宣传手段对大学生村官进行岗前教育培训之外,也要提升大学生村官的专业技能。同时高校可以树立大学生村官在基层农村工作的先进典型,树立已有成就的大学生村官“的典型榜样,通过典型榜样加大宣传力度,提升大学生村官的党性素养,尤其可以利用校园先进的文化宣传设施及形式鼓励。嘉奖。宣传成功典型,借此形成一种积极向上的氛围,进而提升大学生村官从业前的党性素质。
基层党建发展的大学生村官党性教育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