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析西安市城乡义务教育差距形成的原因及对策
长期以来,社会实施城乡对立的二元结构体制,造成农村地区各方面条件与城市差距较大,教育领域办学条件的差距也随之产生。西安地区农村学校的办学条件与城镇学校相比差距明显,也是全国城乡发展不均衡的一个缩影。
1。城乡二元结构体制的影响
城乡二元结构体制作为一种不平衡的结构体制,使城市经济明显优于农村经济。教育发展的不平衡,就是这些政策体制在教育领域的延伸和体现。西安市和全国其他地区一样,城乡义务教育发展不均衡的现状,是在城乡二元经济体制和教育政策体制下形成的。
2。城市偏向的公共政策
义务教育是一种特殊的公品,从公共服务均等化角度来看,政府在配置义务教育资源时,应该一碗水端平“,公共教育政策既要体现城市居民的利益,也应重视农民的利益。然而,在长期实施的重城轻乡“的经济发展战略下,城市集团已经掌握了较多的政治。经济和文化资源,农村则成为相对弱势的利益集团,从而使义务教育资源配置制度与政策具有明显的城市偏向性。
以西安市为例,一些市级学校为了达到重点“或示范“学校标准,不惜斥巨资用于学校硬件建设,建造塑胶跑道和人造草坪操场;而边远的农村中小学和农村教学点却由于经费短缺无法开设生化实验课程。城市偏向的公共教育政策带来的是城市义务教育蓬勃发展,农村义务教育的发展却举步维艰,城乡义务教育严重失衡。
3。城乡义务教育师资力量发展不均衡带来的影响
目前,西安市教师资源分布呈城镇中小学教师超编与农村中小学教师缺编并存的现象。一方面,城镇中小学教师课时不足,隐性下岗也不愿到农村任教;另一方面,农村中小学教师人数不足,大量不具备教师资格的代课教师充斥于教师队伍之中。由此引发了农村教师队伍中存在着老年教师占多数。中年教师断层。青年教师不安心的现状。可以说,目前西安市的教师资源分布严重失衡。
农村相对落后的生活条件。发展空间对教师缺乏吸引力,不计回报不畏艰难甘于奉献的农村教师只是极少数,优秀教师想尽办法要往城市里调动。农村教师的生活条件差。工资收入低。医疗和养老等福利保障差。培训进修机会少等,是导致城乡师资配置失衡的重要原因。
对农村教师而言,向城市流动成为他们的生活目标,以为子女将来的发展创造良好条件。一旦有机会,他们就很愿意甚至会义无反顾地流向经济教育发达的地区;而新毕业的大学生宁可在城里打零工也不愿去农村当老师,即便有人去也是新手,等成为中坚力量之时又与前一类教师一样很可能被好学校挖走,农村教育的师资力量因此越发薄弱。良好的师资是保证教育质量的基础所在,缺少了这一有力的基础,农村教育工作很难顺利运转,而良性发展就更难了。
二。缩小西安市城市与农村义务教育差距的建议
从上述分析可以看出,西安市城市与农村义务教育之间的差距是多方面的,因此必须进行改革。
1。加大对农村学校的经费投入
(1)大力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地方财政收入。在西安市现行义务教育低重心。分散化的投入分工制度下,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地方财政收入,是解决农村教育投入问题的关键。让农民拥有财富,享受不断提高的现代物质文化生活。只有农村地区经济发展了,才能为农村义务教育的发展提供更大的财政支持。
(2)调整教育经费投入。首先,将农村义务教育经费纳入各级财政预算,加强中央和省级财政对义务教育投入的力度,认真落实中央关于新增教育经费主要用于农村的政策,并力争逐年提高。
其次,建立和完善发展农村义务教育的转移支付制度,增强财政困难县义务教育经费的保障能力。
再次,利用政府。社会和市场相结合的方式,以国际合作渠道引进资金,推动农村义务教育的发展。
最后,对政府投入的责任应加强监督,建议设立专门的监督机构检查全市的义务教育经费投入是否及时到位,尤其要加强监督公用经费的投入。
2。加强农村学校教师队伍建设
教师队伍素质是决定一所学校办学水平和教育质量的最重要的因素。目前,西安市城乡学校之间发展不均衡。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师资水平之间存在差距。学生择校“,实际择“的是老师。要想尽快缩小城乡之间的差距,促进西安市内教育均衡发展,必须着重抓好教师队伍建设,建立优化人才培养与流动的机制。
首先,建立农村教师工资的保障机制。国家和省级财政在农村教师工资的支付方面应承担起更大的责任,教师工资由省里统一发放,以专款形式拨到县财政,由县负责直接发放到每位农村教师手中。同时,为了保证农村教师工资的及时发放,需要建立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加强监督和操作的透明度。
其次,加大对农村教师队伍的补充力度。由于贫困学生大多来自农村,所以可以通过扩大免费师范教育的实施范围,以定向培养的方式将具有较高学历的教师分配到农村学校;建立公正的代课教师遴选与补偿制度,免费组织代课教师参加专业。系统的教师培训,并进行统一考核,然后与考核合格者签订合同,授予教师资格证,聘请其为公办教师,并派回原学校任教,提供和当地公办教师一样的待遇。此外,还可以通过建立城乡教师流动机制等方式对农村教师队伍进行一定程度的补偿。
第三,健全继续教育经费的保障机制,由政府。学校和个人共同承担,增加农村教师接受继续教育的机会;逐渐规范继续教育制度,加强农村教师继续教育单位的师资力量;改革继续教育的形式和内容,负责培训的师范院校不能仅限于学历教育,还应该在一定程度上承担起专题培训的任务。此外,可以通过建立城乡学校有效地互动和合作机制,采取送教下乡“的方式,让城市教师为农村教师提供教育教学等方面的指导与帮助。
3。完善法律及制度方面保障
(1)法律保障。健全的教育法律体系是实现义务教育城乡公平的前提。实现教育法制化,保障教育公平,从法律方面保障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义务教育法第六条。第二十二条在教育资源分配和保障教育公平方面都有明确规定。用法律的形式保障城乡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不仅意味着每一个适龄儿童。少年都有平等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也蕴涵着义务教育阶段各个学校(不分城市。农村)在办学经费。教学设备。师资等方面也应该享有同等的待遇。如何落实法律规定,强化责任追究,是地方政府需要认真对待的问题。
(2)制度保障。西安市在近年来出台了很多义务教育的制度,如从2012年起在城区推行大学区“管理改革试点,在全市组建74个大学区,目的是让所有学生共享教育资源。此后,全市区域教育资源均衡发展步伐明显加快,优质教育资源总量日益扩大,不同体制的学校正在由封闭走向开放,广大师生正在由学校人“实现到学区人“的转变。
西安大学区教育的改革,不仅是学校之间的联系加强了,老师自身的素质也得以提升。大学区内大力推进校本研修,构建骨干教师体系,实施中小学名校长培训工程“和名师工程“,大学区内开展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活动,加大体育。美术等薄弱学科师训力度。
通过大学区的实施,奥数热“择校热“都有所降低,大学区的成功经验也在不断的推广。若在农村和县城教育中也能实施这一制度,将进一步促进城乡教育水平的均衡发展。若能实现这一制度,就能有效的遏制西安市城乡义务教育差距的进一步拉大。
解析西安市城乡义务教育差距形成的原因及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