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英语课程在学校教育中的必要性
[中图分类号]:G642。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3)-14-0-01
英语课程在全国范围内推广已有多年,不少省市由小学三年级就开始教授,但仍有许多人在质疑其必要性,反对的理由有很多,比如论文网师资薄弱,英语学习环境不利,年幼学生理解能力不够,进入社会的成人使用英语的机会也很少,等等。这些理由都有道理,但是为什么仍然坚持不懈地推行英语课?本文将从课程论的角度讨论在开设英语课的必要性。
一。对英语的认识
中国人的母语是汉语,中国不似新加坡。马来西亚。南非等国家,以英语为第二语言(中国没有第二语言),英语在这些国家是通用语,事实上,英语对于中国人来说就是一门外语,它的外来性(外语不具有全社会通用的语言环境[1]和法语。意大利语。俄语等之于中国是一样的。中国人在日常生活中没有英语环境,更没有与英语相应的文化环境,英语本身更不承载本土的中国文化。但英语与其他外语又有所不同,首先,英语在全球范围内使用的广泛性是其他外语望尘莫及的。据Crystal[2]在2001年的统计结果显示,全球有57个国家以英语为第一语言,67个国家以英语为第二语言。十余年过去,英语的使用人数也必然日益增多。最重要的是,世界发达国家大多都能熟练使用英语,最先进的文化,科学技术等大多由英文记录,大部分的计算机编程语言也与英语紧密相连,在这个信息技术时代,互联网发达的当前,英语的普及更是空前。英语对中国人来说,是一门实实在在的外语,但这门外语对当代中国的发展有极其重要的战略意义,而中国的发展当然要从教育抓起。
二。英语课程与学生发展
2011年国家新英语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学习英语课程对青少年未来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义务教育阶段的英语课程具有工具性和人文性双重性质。其实不仅是义务教育阶段,包括其后的高中和大学阶段,英语课程的工具性和人文性都是相辅相成的。这双重属性对学生的成长发展起到了不可磨灭的作用。
1。英语课程的工具性
英语课程的工具性在于培养学生的综合英语素养,不仅包括英语的听说读写各项基本能力,相关的英语语言知识,使用英语与他人交流的能力,同时也有促进学习其他科学文化知识的功能。在全球化的时代背景下,英语作为目前全球第一广泛使用的语言,学会并能够使用这门语言,从个人出发,对中国学生来说无疑增强了其国内竞争力甚至国际竞争力;从国家和社会出发,促进了国际交流,并且为学习到世界先进的科学与文化,促进国家和人类发展增添了可能性。
2。英语课程的人文性
理想的英语课程能够提高学生的综合人文素养,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与健全的人格,促进智力的发展与审美能力的发展等。前文提到英语对中国学生来说具有外来性,这个外来性决定了英语学习的外在性,即学生是在零接触“的状况下开始学习英语,学生的学习先行“于日常的接触与使用,学习中推理的成分大于归纳的成分[3]。因此,英语这门外语的学习是十分困难的,学生为了学好这门语言,必须不断摸索适合自己的学习策略,并通过各种测验。交流等方式得到评价反馈,在这个过程中,他会受到各种挑战,面临各种选择,这些经历有助于培养其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形成独立思考,自主学习的能力,有机会在失败中总结经验教训,在成果前增强信心,促进形成有效的学习方式与学习策略并正迁移到其他学科和终身学习中去。英语语言本身的美学价值和英语课程承载的内容的美学价值也能促进学生发展健康。高尚的审美观和审美情趣。优美的英文诗歌。散文。戏剧等众多语言表现形式可以帮助学生感受英文这一语言的美,无数优秀的英文著作讴歌的高尚情怀。人性光辉等也起到帮助学生感受美。认识美,促进学生形成健康的审美观的作用。同时,尽早向学生介绍外语能增强学生的文化意识[4],英语课程的内容不仅展现了英语这门语言,也展现了英语国家的民族风情。烹饪风格。名胜古迹。历史文化等各个方面,学生可以通过学习英语,在既学习外国文化的同时,也升华对本族文化的意识,增强民族文化认同感。人文性的英语课程能够鼓励学生用不同的视角去表达或审视自身的信仰[4]。接受外国文化,了解其各种意识形态,有助于结合中国自身的文化,去粗取精,树立起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目前的现实是的英语课程对人文性方面不够重视,但是英语课程本身的人文性的确对学生的发展大有裨益,英语课程执行者在这方面的失败不能归咎于英语课程本身,更不能由此质疑英语课程的必要性。
三。结论
鉴于国内各种对英语课程必要性的质疑,本文从课程论角度,结合学生发展,论证了英语课程在学校教育中的必要性。作为一门外语课程,英语课程工具性与人文性并存,两者共同促进学生的健康发展。英语的国际地位是选择将英语作为第一外语学习的决定性因素,英语课程的人文性与工具性又相辅相成,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进而促进国际间人才与科学文化各种交流。
论英语课程在学校教育中的必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