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准职业人培养理念在大学教育中的实践
一。引言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知识经济时代来临,社会对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对人才技术含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社会需要的是综合能力都非常强的全方位实用型人才,这与目前高等教育的学历教育高于一切的理念相冲突。由于长期受到学历教育观念论文网的影响,大学生认为凭着大学学历就能够得到应有的待遇,这与用人单位对人才的要求是相对立的。用人单位认为,学生需要凭着自己的能力来证明自己的知识水平,需要通过自己的能力来给用人单位带来一定的经济价值,学生所拥有的知识和能力以及各方面的素质都应该能够为单位服务,能够实现校企之间的无缝对接,到单位之后就能够直接派上用场。只有这样,才能够给与学生相应的待遇,这种能力才是用人单位所购买的。学生与用人单位这种观念上的冲突导致了学生的就业观和用人单位的用人观的冲突,导致了学生的能力水平和就业岗位的需要不符合,导致了学生的择业观和用人单位的人才观的冲突。而这也是导致高校就业率较低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当今社会上许多用工荒与找工作难的矛盾也是这样产生的。在这种严峻的就业形势压力下,社会对大学教育培养人才提出了全新的要求,也就是以市场的发展为导向,依照市场的要求,来培养真正符合社会需要的人才。
二。准职业人“培养理念
准职业人是指即将进入企业的人,依照企业对员工的标准来严格要求自己,使自己具有职业人所应该具有的基本素质和能力,可以符合企业对人才的要求。简单来说,准职业人就是职业人的前身。
大学生“和职业人“之间存在着很大的区别。首先,大学生看重的是丰富的专业理论知识,但是职业人要求拥有实践经验和操作技术。其次,在学校教育方面,学校注重对学生进行专业理论的学历教育,但是职业人培养要求学校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职业方面的知识以及素质。
准职业人培养理念要求大学教育转变教育理念,面向社会,按照社会和用人单位的要求来针对性的培养人才。准职业人培养理念要求大学教育回到职业教育轨道上来,注重对学生进行职业人培养规划,把以注重学术研究的专业划分转变成按照行业岗位的要求来划分专业。
三。当前大学职业素质培养的现状
(一)学校人才培养与企业用人需要存在脱节
很多高校长时间以来对大学教育的培养理念的理解存在偏差,在培养人才时具有片面化和功利化的倾向。片面化的把大学教育理解成岗前教育和技术教育,同时,也功利化的把大学教育的作用看成是单纯的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服务。将大学教育片面化地看成解决就业问题,大学教育过程中只看重课堂教授行为,造成了重技能而轻素质“的畸形现象,没有看到大学教育对学生可持续发展的作用。
(二)培养方法的选择确有浮躁与低效现象
职业素质的培养是具有独特性的,这就决定了职业素质是一种可以践行的知识。所谓践行,是一种可以按照职业的要求来进行的东西。但是,当今社会,大学教育过程中,教师通常是经过灌输行为和教授行为来向学生输出职业素质方面的知识的,忽略了践行,没有运用职业活动来培养学生的职业素质。这种违背人的行为的培养方法,使得大学的职业素质培养效率较低。有关职业素质的培养只是单纯地通过教师不断的重复进行,没有获得学生心理上的认可,必然会加大了大学教育的难度。
(三)学生毕业后从校园到职场环境转变不适应
大学生离开校园之后,走进了新的工作岗位,这时候大学生就有了另一个新的身份――职业人。大学生面临的工作环境。生活环境各方面都发生了变化,工作环境与学校生活的差距比较大,使得很多大学生进入职场后,在很长时间内都难以适应这种变化。大学生的思维方式离职业人的要求还有很大的差距,大学生在承担责任和探讨问题方面的角度都与职业人存在差距。
三。大学教育准职业人“的培养
我校在具体的教学活动过程中,对准职业人“的培养进行了一系列的探索:
(一)树立准职业人“意识
对于刚进校的学生来说,辅导员成为他们在大学生活和学习的指引人。同时,辅导员和大学生年龄相差不大,并且他们拥有很高的工作热情和对学生的责任感,大学生非常乐意从辅导员那里获知学校的各方面的情况。
按照我校的培养目标,安排辅导员对学生进行宣讲大学教育的基本特征和准职业人培养的意义,让学生对自己专业的准职业人培养有一个比较感性的认识,来提高学生对本专业学习的兴趣。
在专业学习上,我校按照专业和班级给每个班配备了导师,导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全程的跟踪,从学生进行专业学习开始一直到修满学分毕业为止。在这个过程中,导师通过自己的师德风范,把学生对准职业人的感性认知深化成理性认识,让学生把本专业的准职业人意识逐渐融入到平时的学习和生活以及社会实践过程中去。让学生尽快的建立一种准职业人意识,将准职业人培养贯穿到学生大学生活的始终。
(二)建立适应培养准职业人的课程体系
在对学生进行准职业人的培养过程中,需要循序渐进地提高学生的基本技能。岗位能力。职业素质以及综合素质。在准职业人培养过程中,应该重视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不仅仅是依葫芦画瓢,更重要的是要将事情的来龙去脉掌握到位。准职业人必须具有一种能够自我发掘潜能的素养,这不单单要依靠准职业人培养方案,跟需要对准职业人的培养课程进行改革。根据准职业人的培养要求,需要大学教育根据学生的实际以及社会需求实际出发,对教学老套路进行改革,培养目的是为了把学生培养成企业所需的优秀员工。在此基础上,对大学教育进行改革,大力推行各种项目课程,注重社会实践活动,建立满足大学生全方位发展的课程体系。
(三)创设适应培养准职业人的育人环境
准职业人的培养需要有准职业人的育人环境,大学毫无疑问成为了熏陶大学生成为准职业人的重要阵地。因此,大学需要建立一种满足准职业人培养需求的管理方式,培育适宜的准职业人发展环境。这对大学教职工来说是一个极大的挑战。
在大学建立准职业人的育人环境,需要大学教职工改变工作方法,进一步提高为学生服务的意识。同时,这需要学生绝对服从学校的安排,只有这样才能够真正的在大学构建准职业人的育人环境。比如,大学校服能不能按照各个专业的不同进行有针对性的设计呢?比如,能不能让会计专业的学生穿着白领的职业服装,让装潢专业的学生穿着工装?通过这样的改变,能否让在校学生更具有职业性呢?比如,能否根据各个专业的不同特点,来设置各专业的假期,让学生有充分的社会实践的机会?
总之,大学教育的本质就是对学生进行从业前的教育,这种准职业人教育归根到底就是以培养职业人才为目标,把准职业人培养教育渗透到大学教育的每一个角落。通过准职业人教育能够培养学生掌握社会对人才的各种技能要求,使得学生不仅具备基础知识,更具备娴熟的职业操作技能,成为真正的高素质的复合型的实用型人才。
浅谈准职业人培养理念在大学教育中的实践